了。虽然李锦年之前换过泥瓦,但墙面还是有很多脱落的黄泥。更重要的是现在家里养的畜牲多了,这天气味道也不好闻。就算积极清理脏污,但还是引来不少蚊虫。家里人身上都被叮了好几个包。之前是夏天太热不好动工,如今秋收之后,正是家家有劳动力闲着的时候。现在动工,过年之前就能住进新房子了。 李春花被说动了,孩子们也被新房子吸引了,开始梦想着住进新房子了。李锦年再问他们对房子有什么要求。李春花笑道:“房子不都那样吗,四四方方的。如果有什么要求的话,那最好是朝南面,能照到太阳。这样平时晒被子也方便。”李锦年在脑海中记下她的要求。 李锦年问玲玲对房间的要求,玲玲不好意思提要求只说和现在一样就好。再经过李锦年的鼓励下才红着脸说到:“房间里想要有一面镜子,还要有花。”李锦年听着玲玲的要求,意识到玲玲也是个爱美的女孩子。到时候得把房间弄得可爱一点。 问到小杏的时候,她歪着头想了想说:“房间里要放许多糖,还要许多玩具陪她玩。”李锦年只好也把她的喜好记下来,不过到时候究竟是怎么样还是他说了算。 王元 现在和李春花住在一起,李春花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大海还在书院,暂时不了解他的想法,但李锦年会记得之后问他。 最后,李锦年才问到小泽对房间的安排。虽然这个房间他们共用,但小泽的要求就是他的要求。小泽看着现在房间里的一切,突然不知道该提什么要求了。他觉得现在的房间就挺好的。最后还是在李锦年期待的目光下说:“如果房间再大点就行,和现在一样的布置就行。”李锦年笑了笑,“好。” 李锦年开始画房子的平面图。按家里人口分最起码要有五个房间,但是还要多准备房间当客房。大海沉迷学习,该准备个书房。还要准备待客厅,淋浴房,厨房,杂物房等。七七八八李锦年就画出了一张大面积的房间分布图。 房间位置分布好了之后,再看房间布局。一切家具都要重新打造。房间里都要配套衣柜,双人木板床。女孩的卧室配置梳妆桌,大海的卧室是书桌。到时候再在书房打造一套沙发方便看书。淋浴间装个大水箱,用管子连接厨房,这样烧饭时就可以直接烧热水了。李锦年想着心里的布局,慢慢把它呈现在纸上。 之后李锦年就开始雇人盖房子了。刚好村里人正闲着,一听李锦年家要盖房子,纷纷踊跃参与。他们帮过李锦年挖树种树,也帮忙挖出池塘,都知道在李锦年家干活伙食好也不欠工钱。这次盖房子自然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李锦年负责去买材料,青砖,黄沙等材料都一车车的被送过来。他还要去请专业的瓦匠木匠师傅来衡量房屋尺寸,再把自己画的布局图给他们看,务必把房子按照他想的样子建起来。 画房子简单建房子难,光是地基处理都用了好些天。不过地基也是最难处理的,等处理完地基,其他的都简单一点了。现在李锦年上午去开店,一般下午就能回来和大家一起建房子。看着房子由这一砖一瓦慢慢累积,李锦年心里也越来越安定。 这日,李锦年从县里回来路过正在修建的自家房子,就见二哥在旁边搅拌泥沙。李锦年和二哥打声招呼,表示等把驴车拉回去就来和他一起搅泥沙。若是平时,二哥肯定会响亮的答应一声好。但今天却笑着对李锦年说:“不急,不急,你慢慢来。”一边说着还一边对李锦 年挤眉弄眼。这而且二哥身后的人似乎也都看着自己笑。仔细一看平时都在房子上忙活的小泽今天似乎不在。这一切把李锦年弄懵了,这是怎么回事? 李锦年满脸疑惑的赶着车回到家。心里想着小泽难道生病了,不过早上还好好的。而且如果生病了,大家也不会都对自己笑才对。李锦年把驴车赶到院子里,才看到家里大堂似乎来了客人。李春花正陪着说话。 李锦年先让玲玲去休息,他在院子里给毛驴喂了吃食和清水后才往大堂走去。李锦年看了一眼那位头上戴朵花还抹着胭脂的婆婆,朝李春花问道:“这位是?” 李春花正准备回答,就被旁边的人抢先开口,“哎呀,你就是李锦年吧,长得真是俊俏。我是你们隔壁刘家村的,你叫我刘婆婆就好了。”说完还用手绢遮着嘴笑起来。 李锦年看着刘婆婆眼光紧盯着自己,似乎要把自己看光似的。他实在有点招架不了。而且看刘婆婆这打扮,他心里有点猜测。这不会是媒婆吧?这下终于明白二哥为啥对自己挤眉弄眼了。他把目光转向李春花,却见李春花也无奈的看着他。 果然那刘婆婆看了一会李锦年,见没人接她话,便自顾自说起来了。“锦年啊,你一天能赚不少钱吧。我可听说了,你那一块面团子都要卖到好几文钱。更别说还有那冰棍,都是我们乡下人不舍得买来吃的。” 李锦年连忙回道:“都是小本生意,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赚不了多少钱。” 那刘婆婆接着说道:“哎呀,一块面团子用得着用什么好东西吗?你就是不懂得精打细算。这就是家里没个女主人的原因。要是有个能持家的女人,你也能更放心的做生意,赚更多的钱。你看我们村的刘莹莹就不错。她父母在外忙着做工,她在家照顾弟弟。不仅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还有一手的好厨艺。要是娶了她,你那双儿女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顾。还能再生几个儿子,到时候……” 李锦年打断她的滔滔不绝,“不好意思,我没有想过要娶妻。家里有家姐照顾,事情都被处理得很好,我在外面做生意也放心。” 那刘婆婆笑了一下,转而对着李春花说到,“不是我说你,春花。你本来就是外嫁的女儿,和离回来能被收留也是你有个好兄弟。但是你也不能阻止锦年 找媳妇啊。我可听说了,你女儿可是天天和锦年去开店的。这外甥女跟着舅舅开店,虽说锦年的儿女现在还小,但他们长大了可不知会怎么想。” 李锦年听着这挑拨离间的话,冷笑道:“这是我们的家事,就不劳刘婆婆操心了。我说过不会娶妻就不会娶,这里面也不关家姐的事。我看天色也晚了,刘婆婆还是请回吧!” 那刘婆婆平日里做媒都是被好言好语招待着,哪里被人赶走过。她这时也生气了,如果不是看李锦年最近赚了钱,就看他以前那样,谁愿意过来给他做媒啊?看李锦年实在态度坚决,气呼呼得就走了。 看着那刘婆婆走出去,李锦年才坐下来倒杯水喝。他看着李春花欲言又止的样子,忙拉她坐下来。“姐姐,不要把那刘婆婆的话放在心上。我们一家人的生活用不着别人多嘴。” 李春花心里感动,又有些担忧,“锦年,刘婆婆是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