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未免太明显,属于康熙重点盯防对象,哪怕最后还是插了人手,但和胤祉比起来,天差地远。 这日,终于忙完的胤祉带着二福晋进宫向额娘请安,几人不可避免委婉聊一聊这几个月的惊心动魄。 胤祉用密语道歉:“汗阿玛对儿臣的防备心越来越重,是儿臣连累额娘。” “谈什么连累,现在我还轻松点。”马佳芸兰这话讲的绝对出自真心,管理后宫是帮康熙管理,哪有给自己干活更愉快的,难道她手里还缺工作吗? 至于宫中地位问题。 马佳芸兰再怎么说都是荣贵妃,名下有儿有女,谁管宫务都会给她几分面子,不管是瑾妃、宜妃,还是宣妃。 何况宣妃与她关系一向因蒙古和太后不错,瑾妃面上过得去,宜妃看似与她不合,实际上是个聪明人,佟皇贵妃和惠妃与她一样,宫里现在和以前几乎没差。 唯一可惜的还是马佳芸兰处理宫外之事的途径又断几个,之前是靠胤祉及其伴读,现在不得不靠两个孙子及其伴读,这种隐隐藏藏的程序的确麻烦了些。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胤祉能明显感觉到汗阿玛越来越针对自己,不管他使多少明谋暗谋,汗阿玛仿佛针对他一人多了十双眼睛。 近段时间撸了好几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二阿哥势力官职。 对胤祁胤祝的信任也不复重前,对他们也呵斥过多次。 每当对待诸位皇子时,并不能在政事上保持了绝对清醒。 胤祉明白汗阿玛这是在一步一步失控,已经不复年轻时的英明。 父子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冰点。 又过半年,北边传来消息,即大清与罗刹国的边界再次发生争斗,这和彼得一世的学成归来有关。 荣宪长公主即使送回消息,备注争斗事态未知,但蒙古完全有信心将其打退,她甚至不吝啬露出野心,扩张了中亚的她,想要拿下更多罗刹国在亚洲的参观。 朝堂上狠狠热闹了一波。 让胤祉注意的是,汗阿玛果真因对他的忌惮,打算插手这件事,让包括上三旗、太子、大阿哥等势力混入其中,这完全打破额娘和长姐在北方边境的计划。 没有人比马佳芸兰、胤祁、胤祝兄弟明白,胤祉与康熙拉扯的时间已经够久,准备的够久,也不打算再等下去了。 胤祉反了。 九门提督步军统领不再是佟家隆科多,是胤祉的人;内务府常宁与马佳芸兰暗中深交多年;再说兵权,康熙手中的上三旗这些年也被侵入不少关键小兵。 最重要的是没人预料到,胤祉现在并未陷入绝境,他在民间的声望依旧很高,在朝堂上也越来越旺,连太子都有些自暴自弃,绝对是下一任君主最佳人选。 这个年代多多少少讲些君臣主义,能够正大光明继任,为何要反。 莫非是因为固伦长公主?彦亲王竟会因固伦长公主被分权而反? 这……!!! 正因诧异,在康熙察觉到不对劲时,禁军防线已破。 康熙暴跳如雷,面前桌案上的东西全部掀到地上,怒极反笑:“朕的好儿子!朕的好女儿!朕的好爱妃!” 胤祉跪下,和曾经一样慎重承诺:“汗阿玛,儿臣愿为大清添砖加瓦,建设繁荣昌盛、国富民强的未来。” “朕没你这个儿子!”毫无疑问,暴怒中的康熙当然听不进任何话。 胤祉也未一点都不犹豫,“请”梁九功伺候康熙暂时移步慈宁宫,现在他还不能离开紫禁城, 等时局稳定,康熙可以择任意畅春园或琼瑶仙宫一处定居。 可能需要不短的一段时间。 还未正式上位,胤祉干的一件事是封额娘为皇太后,马佳芸兰早有准备,胤祁胤祝的福晋已经入宁寿宫陪太皇太后这个老人,她也计划暂时迁过去,盯着隔壁同样新上任的大清第一位太上皇。 马佳芸兰对康熙并无落井下石之意,在这一刻,一直悬在她头顶上的剑终于没了,入宫几十载,这个名为紫禁城的精致鸟笼终被她亲手打开大门。 而胤祉也终于一步步坐上龙椅,听见早已投靠他的臣子们恭喜新皇登基,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159章 一觉醒来,天变了是种什么体验? 知情者还好说,对于不知情者而言:“……”今天太阳终于从西边升起了吗? “???”卧槽,彦亲王居然反了? “!!!”卧槽,彦亲王反了啊,今天皇帝竟然换了一个?! 新任皇帝胤祉倒是已经忙活一晚上,关于朝内朝外的政见不同者,停职的停、撤职的撤,还有的被关,乃至于需要以杀来震慑,毕竟他不是正常上位,这些都是需要的。 再一一换上自己的人。 其实,他和额娘他们一起早有做计划A、计划B……计划N,甚至于失败后的计划A1、计划A2、计划An。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有些事情是不能预测的,尤其在涉及到人心的时候,只能靠随机应变,但总体上,有计划还是比无计划好的多。 胤祉处理了一批政敌后,朝堂上果然清明了许多。 至于后宫,忙于海外表革计划的马佳芸兰也不需要忙。 前二福晋·新任皇宫进宫,加上四福晋五福晋俩妯娌帮忙,太贵妃太妃太嫔都交由她们帮忙迁宫,胤祉后院的侧福晋、庶福晋,也交由主要是新任皇后定分位。 宗室已经知新帝并未杀父,只是效仿唐太宗,请太上皇在慈宁宫养老时,又有恭亲王和庄亲王的规劝,还算是和平过度。 诸位兄弟比较麻烦。 同胞兄弟不用担心,胤祉拥有两个最有力的帮手,一上位,直接封了五阿哥六阿哥当铁帽子亲王。 他的皇位都还没坐稳,自然也不担心朝臣跳出来反对。 都封了亲王,胤祁胤祝自然也被他拉出来当壮丁,连胤祝都没放过,胤祝哪怕不擅长处理政务,站在那里思考某科学理论,对于其他人来说也是一种震慑。 太子和大阿哥绝对未曾想过,胤祉这个最有竞争力上位的皇子竟然靠造反上位,老实说他们觉得自己更有可能。 尤其是太子,自索额图被处死后,他便有了破釜沉舟的疯狂想法,只是因势力不足、被盯太急、魄力不够,一直没敢行动,不料有人竟走在他前面。 也正因没预料到,等反应过来大势已去,他们的党羽大多也被斩掉,最有能力的纳兰明珠至今被关上他自己府上。 太子和大阿哥当然不服,想着如何能够推翻新帝,他们的汗阿玛太上皇还在宫里,也让他们看见一些希望。 剩下其他皇子多多少少对康熙有父子之情,哪怕父子之情不够,也得装够,他们同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