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拢着眉宇,眸色盖影,骤然抬眸看向太子。素来温缓的声音此刻秋水生凉,“求亲和诏。”
“是,求亲和诏。”
纳兰楮薄唇轻启,冷淡地吐出这几个字。
“桑邶呈至坦族的求亲和诏。”
“契雅公主……”温庭之捏着诏书的手不由收紧,“桑邶在逼迫大郢开战。”
太子殿下深幽的眸色生残凉暗光,事情在他眼里,只会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令他冷血沸腾,嗜之闻腥。
“试问坦族君王为何会这个时候出使大郢?桑邶又为何会在这时候,呈这求亲和诏?”
这个时候,进退皆困。
“温卿以为,这封和诏,该接不该接?”
温庭之指尖泛凉,不觉秋风卷袭。
“接或不接,都将是战争引线。”
不接,意味着拒和。桑邶若无法和亲守平,那么有理由可以对坦族开战。大郢若出兵镇援,那么兵力削减,边境则有了可乘之机。
接,意味着与大郢几朝和平的坦族,接受同桑邶的守和。那么契雅若真的嫁过去了,坦族这样的一个小国,与桑邶的和亲无异于代表着妥协。
那么在其他邻国眼中,在此战争暗涌一触即发的局势下,坦族自然失去了大郢的庇护,这个民族在他们眼里便再毫无威信可言。
和亲若成,坦族将被邻国虎视眈眈,肆欲妄图吞并领土。
一旨求亲和诏,时机天成。
桑邶对大郢带去的威胁,任朝代更迭,从未减弱。他们称强统治的道路上,大郢是一枚固在心上的钉子。
大理寺
席卷的冷风暗催愈烈,秦大人立在书桌前,垂眸望着册薄良久。他眼底神色无从可辨,身影沉直,背逆淡光。
半晌,秦大人合上桌上册薄,抬眼是静谧林深。
望着眼前刑部吏官,淡声开口,嗓音如木质纤稳,一字万沉,“令。”
第57章苦寒多萋侧(三)行令召办。
大理寺牢狱,苏书令身亡。
禁军层困,凡身铁骑。
毫无起伏的步伐踏声齐整沉重,几欲山外排山倒海。
上卿府水泄不通。
秦书站在书房外,不知是深秋萧瑟,还是因为衣裙单薄,周遭皆侵凉意。
裴郁卿缓步走来,金线滚边古玄冠逆光熠熠,身前的仙鹤刺绣栩栩如生,玄紫官服日月辉映,清贵如厮。
如初初相遇。
“不是太子,对不对。”
她问,声音意外地平静,心绪也出奇的安宁。
“阿珩,这之后,苏氏清白千古。”
他低声似自语,淡然无波,她却没来由地心下轻疼。
裴郁卿低眸看着她问,“殿下,倘若命途可改,结局天定,可还值得为之去做什?”
他要的并不是答案。
秦书眼底生涩,坚定不移,“值得的。”
人生一世,本就从来违抗天命。要你退,你便要披荆斩棘地向前走。要你死,你则在摧毁之中偏要生。
不死不屈中冶炼信念、所向披靡,谓之值得。
“等我回来。”
裴郁卿退了两步,朝她行礼。
正庭前院。
府邸大门开敞,温庭之自门外白石阶行步而来,绀青朝服孔雀羽翼姿态熠熠。
两相对立,景色作衬。
一个在门庭,一个在院阶,正中相逢。
“裴大人,大理寺行令刑部召办。”
裴郁卿微微颔首低眉,“但凭查遣。”
温庭之看向他,“局势生变,进刑部大牢这一遭,可也是上卿大人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