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 “当了账房先生,就是不一样了。”戚昔做势点了点,“嗯,这下是彻底还完了。” 小孩近年来手头逐渐宽裕。 自从开始帮着铺子里算账,因加起来的时间也是半个月,戚昔就按照正常账房先生的一半,也就是一月二两银子给他。 一年十二个月,发了月钱,小孩有时候给他一钱银,有时候给他一两银。 他阿爷那治腿的十几两银子也就还尽了。 戚昔捏了捏小孩的脸蛋。 看他已经到了自己肩膀高,颇有些感慨笑道:“长大了啊。” 原本又黑又瘦的小孩儿长成了高高壮壮的少年。 “都是大哥哥养得好。” 戚昔拍他脑袋:“就你嘴甜。” 他低声感慨:“大孩子了,都能养家了……” * 戚昔忙完铺子里的事儿,又几天,又带上燕小宝跟着燕戡去了大营那边一趟。 如今无战事,老兵伤病都给了银子放归,大营剩下将士三万,今后依旧要驻守着边疆。 快新年了,大营这边采买了不少东西。一车一车的板车拉着牲畜送往火头营,肉香早早溢出。 将士们就等着吃肉,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光着膀子在雪地里都打斗。 吆喝声从大营里传出,光是让人听了都热血沸腾。 今年打了胜仗,战士们都得了赏。不过一个二个顾家,军营不缺吃穿,都让回乡的同伴将赏银给带了回去。 这会儿火头营里炖着肉,燕戡去见士兵去了。戚昔抱着捂得严实的小娃转到火头营那边。 “夫人来了!” “随意瞧瞧。” 进了帐篷,燕小宝立马探头出来。这个叔叔好,那个叔叔好,嘴比谁都甜。 大家看着,脸上尽是笑意。招呼过来燕小宝,一人塞点心,一人塞鸡腿,直把他那小兜兜塞得装不下。 戚昔在里面看了一圈,问:“快过年了,大家吃什么?” “那可就多了,土豆烧鸡,猪肉粉条,还有大萝卜……” “挺丰盛。” “那是,副将说今年要让大伙吃肉吃个够!” 戚昔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再出钱加个肘子。”轻飘飘的一句话,大营的伙食又翻了一倍。 “这可怎么使得!” “要肘子!要肘子!”燕小宝嚷嚷得比谁都积极。 戚昔见他爹也不这样,怀疑是不是自己小时候饿着了,才生出这个馋嘴的娃娃。 “你只管做,我让人将东西送来。” 燕戡慢悠悠的声音从后头传来:“夫郎可真大方!” 戚昔挑眉:“比不得你。” 燕戡厚脸皮一笑,拉上戚昔闲逛。 “小宝就在这里待着。” 顾着吃的娃没注意自家爹爹说什么,只点点头,继续吃。 戚昔他们则出去,看了藏在山另一边的马场,不知不觉又上了城墙。往外一片,是那绵延的积雪与群山。 燕小宝终于在火头营里填饱了肚子,后知后觉发现见爹爹走了。 他忙护着小兜兜跑出去,仰头一看。 哇!爹爹在那么高的地方! 他吭哧吭哧爬上去,戚昔看得眼皮子一跳。 小崽子立马被他爹用大披风一裹,整个包住。 “这么冷的天儿,不是叫你待在下面营帐,你说说你凑什么热闹!” “就要!” 燕戡弹了他脑门一下,“不听话。” 说完,他看着辽阔不已的草原,问戚昔道:“来年,夫郎可要在这一片养羊?” 燕小宝奋力从他爹热乎乎的胸口衣服里支棱出小手,一挥:“羊!” 戚昔将他爪子收回去,脑袋捂严实:“我养什么羊?” 燕戡:“我养,不过需要夫郎赞助赞助。”没有战事,那这片草原不能浪费。草原羊养起来,也好帮着斜沙城更好致富。 戚昔抖了抖空空袖摆:“你听。” “什么?” “两袖空空。” 燕戡摸摸鼻子:“当我借?” 戚昔:“你以前不是不要,现在怎还问着要?” 燕戡闷咳一声,生硬地转移话题,指着前面辽阔草原:“那什么,夫郎可还想种地,我去给你打来!” 燕小宝:“打!” 戚昔连拍两只爪子:“打什么打!可回去吧!” 城墙根下,将士们啃着羊腿肉,望着城墙上那两人。 “大冬天的带夫人上城墙,咱将军是怎么想的?” “可能将军脑子有包?” “或许吧,也没见哪个将军掏空自己家底不说,还要掏空夫人嫁妆也要养将士的将军。” “咱夫人是明媒正娶的,不过嫁妆这事儿确实不咋地。” 下了城楼,一家人再没出去。 又睡到了燕戡的营帐。小孩睡中间,两个大人睡外边。燕小宝热得脚一抬,踢了被子。戚昔立马给他盖上。 睡得迷糊间,他摸了摸燕小宝的额头。 耳垂一痒,听燕戡低着声音道:“没事儿,睡吧。” * 又是一年除夕夜。 纷纷扬扬的雪飘落,将院中人的青丝落成了白发似的。鞭炮声在城里噼里啪啦不曾断绝,只是听听就热闹。 肩头披来衣服,戚昔长睫一颤。 “看什么呢?” 天上灰蒙蒙的,也不见能让人思乡的月。燕戡拥住戚昔:“想什么都不行,想我。” 戚昔轻笑一声:“幼不幼稚。” “你俩!那么冷站外面做什么,还吃不吃了!” “小宝,叫你两个爹吃饭!” 燕小宝笑嘻嘻地张开手冲着雪地里的两个爹跑过去,一手抱一条腿仰头笑:“爹爹,吃饭饭!” 戚昔看清燕戡眼中的温柔,也看燕戡将燕小宝抱起,另一只手伸过来。 他展颜,覆手上去,十指紧扣。 转身,看那泛着晕黄烛火的屋中。 周子通忙着叼住一个大鸡腿,顺手给徒弟捞一个。阿兴跟他抢,周子通还拉着魏朝挡。 叽叽喳喳,嘻嘻哈哈,闹得简直不像话。 鞭炮落尽,院外又是一片火树银花。 “你们仨!还不快点,都抢没了!” 一家三口笑着,回到屋里。也融入了那一番吵闹,融入了人世的喧嚣。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愿每一人都有这般平常而又温暖的日子。 ——完—— 第102章 年后, 最忙的就是春播。 去年粮食收成减产,今年大家都铆足了劲儿,似要将那损失的补回来。 西边的蔬菜地已经不用戚昔操心。 除此之外, 去年留下的菜种用不完的, 他们放到询事堂去, 也有想要种子的人家过来买。 姜潮家户户菜篮子丰盛了, 就是单卖菜也能赚几个钱。 庄稼的事儿自有人看着,目前手中要紧的, 就是把那葫芦工坊筹建起来。 地方是有了, 工坊也建好了。接着就是招人。 胡今芹早在一开春时就上门来找过戚昔,如今这会儿都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