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96(1 / 1)

涨价。 别说涨一倍,就算涨十倍,他也赚翻了! 金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瓷器修复能力和鉴赏能力,两全其美。 解决了这一问题,接下来便到了大三下学期的考察实践。 古玩鉴赏作为S大的小众专业,实践比理论更重要,占了不少学分。 从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下学期,有近一年的时间都属于实践内容。 空出一个月的时间供各位学生找实习单位,从3月份开始,每两个月提交一份古玩鉴赏报告到学校系统,并附上自己鉴赏古玩的照片,绝不是随随便便能混过去的。 实习日期不低于六个月,最后还要实习单位盖章、签字,届时会有电话核查,不容许有作假行为。 不过这对于本专业的学生都不是什么难事。 “小舟舟,大少,一凡,看来咱们明年才能再见了。” 洪海依次抱了一下舍友,语气有几分不舍:“本来想去别处试试,结果被老爸驳回了,只能待在家里的古玩店。唉,真没意思,你们呢?” 徐泽神色有些沉重,“老头子身体不好,从年中开始我就要试着管理公司了。” 从大一开始他便跟着爷爷学习门店的运营和管理,各个分店已经巡视过不止一次,各大分店的店长和公司高层也都见过了,然而当这一刻真正来临之时,他仍旧觉得压力巨大。 “大少,放轻松,你一定可以的。”洪海拍了拍他略显僵硬的肩膀。 另外两位舍友的眼中同样充满了鼓励,云舟的语气中带着绝佳的信任,“大少,我相信你一定能管理好公司。” 徐泽看着他们,冷峻的眉眼柔和下来,唇角忍不住勾起,“我会的。” 传世珠宝在最近几次的缅国公盘均有收获,又有独一无二的龙石种满绿翡翠和玻璃种帝王绿首饰作为镇店之宝,品牌价值始终保持在前三位。 而同属于珠宝行业巨头的灵越珠宝,却因为两年前在缅国公盘赌垮了标王而一蹶不振,现金流无法周转,彻底跌出了前十,悄无声息的退出了大众的视野。 总体来看,传世珠宝发展势头良好,没什么可担心的。 他会先去私立博物馆实习,有了经验之后,再准备市博物馆的事业编考试,争取一毕业就去做文物保护的相关工作。 “对了,小舟舟你去哪里啊,要不来我家的古玩店实习?”洪海问道。 “海哥,谢啦。”云舟浅浅一笑,“不过我已经有了打算,就待在S市,离家比较近。” 他跟珍宝阁的吴掌柜说好了,跟着他做半年的学徒,实习薪资可以不要,就当积累经验。 吴掌柜当场表示绝对不行,该给的必须要给。 开玩笑,对方送他的那只鸡血紫檀木笔筒在店里摆了两天就被老客户买走了,直接开价40万! 占了这么大的便宜,怎么可能不给实习薪资? 不仅要给,还要按高级学徒的薪资来给。 他当即向老板说明了情况。 老板有其他产业,平时全权将店交给他打理,何况这不是什么大事,欣然应允。 离开学校之后,云舟将东西收拾了一下,第二天便来珍宝阁报到。 吴掌柜满脸笑意:“小舟,合同我拟好了,你看看。每月基本薪资6000,上五休二……” 这个待遇对于实习学生来说十分优渥,他做好几年学徒都拿不到薪资。 当然,这个薪资之于云舟不算什么,就是表明一个态度。 除了实习薪资,上五休二这一点在古玩界可以说是优待了。 比如吴掌柜自己,基本上全年无休,一年365天都待在店里。 虽说时间长,但是没客户的时候居多,平时比较清闲。 更何况,他还有店里30%的股份,自然格外上心。 让云舟过来实习,一是有上次的厚礼和情分在,二是他是杜老的学生,自然要好生对待,没准今后又是一位大收藏家。 毕竟对方的运气真是太好了,光他见识过的捡漏就有四五件。 但是对于物品鉴定方面,他是没抱什么希望的。 毕竟年轻嘛,还没毕业的学生,缺乏经验。可以过来实习,但不能让他砸了珍宝阁的招牌。 云舟对于合同条款没有异议,很快签好了字。 一上午都没什么人过来。 现在还是2月中旬,天比较冷,加上刚过年不久,确实没多少生意。 吴掌柜和杜老爷子喝茶下棋,怡然自得。 云舟则在打量着博古架上的各种古玩,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又有新的收获,和三年前的感觉完全不同。 就这样一直到了下午。 这时,一位中年男人抱着大箱子匆匆忙忙的进了门。 他的年龄大约40多岁,身材壮硕,穿着一身黑色的棉衣,边缘处露出了一点棉花。皮肤因为常年风吹日晒显得黝黑干裂,眉宇间带着一股急躁。 吴掌柜见有客户过来,立刻迎了上去,邀请对方一边喝茶一边聊。 云舟听到之后,便准备去泡茶。 中年男人粗声道:“没工夫喝劳什子的茶叶,我着急得很,先看看这宝贝值多少钱?” 说着,从箱子里拿出一对青花缠枝莲纹的书灯放在了柜台上。 云舟和吴掌柜的神情同时愣了一下,书灯这种器型可不常见。 第81章 晋江正版(捉虫) 书灯顾名思义,即在书斋阅读时所用的灯具。 古代没有电灯,只能用油灯和蜡烛照明,因而便产生了盛放照明物的器具,材料和样式繁多。 从战国时期的青铜灯,到明清最为辉煌的时期,用金、银、铜、铁、陶瓷、玉石、玻璃、珐琅等材料制作的烛台,以及用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的宫灯等等,各式各样,品类繁多。 至清代,帝王亲自批阅奏章,时常工作到深夜,便需烛台照亮书案。此类烛台便叫做书灯,属文房器具。 书灯与佛前供奉的供器相比,尺寸较小,由承盘、灯柱及灯座组成,专供清宫书斋照明所用,为雍正、乾隆朝独有的文房雅具。① 眼前的这对青花缠枝莲纹书灯仅有15cm,小小的一对,却极为精致。 云舟与吴掌柜各拿起其中一个仔细查看起来。 他手中的书灯整体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的托盘为放置于桌面的底座,表面绘制缠枝莲纹与卷草纹,中间连接一段凸起的圆柱。 中层为蜡盘,用来承接蜡烛滴落的蜡油,内外口沿分饰花卉与海水纹,构图饱满; 用圆柱相连的上层为灯盏托盘,口沿绘制一圈如意云头纹,顶部有固定蜡烛的金属蜡芯。 整件瓷器保存得十分完好,没有任何磕碰。 绘制纹饰繁复,有十余层,青花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