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0(1 / 1)

好的人了。”乔扬托着下巴看向季文煊,“前脚刚说没好节目可以录,后脚人央视就把邀约函发来了,你的意思呢?” “我先看看。” “注意看最后一行没,这档节目注意公益推广,钱少得可怜。”乔扬故意提道。 季文煊在沙发上坐下,接过郑非的手机把邮件一字不落地看完,再抬头时就确定地答道:“去!” “这跟钱多钱少没关系,这节目对我国古典诗词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有百利而无一害,如果我能像之前那样,以一己之力带动青少年主动接收传统文化教育熏陶,哪怕不给钱我都去。” 这一番话说得郑非心服口服,自打他季哥做明星走红之后,真是把社会影响力用得明明白白,不是督促人好好学习,就是推广古诗词,背后还要默默无闻搞公益事业助人为乐,谁粉上是谁的福气! 确定参演后,那边就发过来一份简单的台本让他先熟悉台词,总体流程比较简单,一周后去总台彩排加录制,现场衔接好旁白的节奏就行。 台词都没什么好背的,就是李白一生中不同阶段的代表作,旁白先解说背景故事,他在对应情景下作出不同情绪表演再现场作诗。 现场彩排当天倒是遇见了个让季文煊意外的人——季正风。 季正风作为现场特邀嘉宾也参与了彩排,看到季文煊上台时他的心情就激动起来。这个名字一模一样,样貌又有几分相似的孩子每次一出现,他都荒诞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仍以另一种形式活着。 上次节目拍完后他私下请司机邀请过季文煊,却被对方婉拒了,这次彩排完成后,季正风干脆亲自出马,掐着时间去季文煊的休息室外等。 季文煊换完衣服出来猛一看到季正风还有点恍惚,险些开口叫爸,他愣了一下随即招呼道:“季主席,好久不见。” “好,好孩子,确实许久未见了。”季正风点点头,直接说明来意,“孩子,我说句心里话你别介意,我第一次见到你,就觉得你特别像我过世的儿子,你们连名字都一样,每次见到你,我这心……” 即使过去对季正风再不满意,他也见不得亲生父亲红着双眼说这些话,于是劝慰道:“您别太难过,相信他在天之有灵,也会希望您能够健康平安。” “是啊,道理我都懂,但难免思念成疾,哎!”季正风叹了口气,看着他说:“所以叔叔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请你一起出去喝喝茶吃顿便饭,陪叔叔这个空巢老人说说话。” 话说成这样,季文煊也没好意思再拒绝,但他下午还有别的工作安排,于是问季正风介不介意去楼下的咖啡店,季正风一口答应下来。 “咖啡这个东西,还是没有我们的茶香。”季正风尝了一口就放下手里的拿铁,皱着眉头嫌恶道,“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这种东西,愿意喝茶的人越来越少,真是崇洋媚外。” “大多茶初尝清苦,后口才回甘,年轻人不愿意浪费大好时间去等待,所以选择苦中带甜的咖啡罢了。”季文煊听到季正风有失偏颇地抨击年轻人,不自觉就出言辩驳,说完之后才惊觉,自己在面对季正风的时候,早已没有过去那种压抑感。 “或许你说的也对,但像你这种自小经过传统文化熏陶的孩子,还是跟那些附庸风雅的假洋鬼子不一样,骨子里透出来的书香气就不是他喝咖啡的人能比得上的,他们口口声声向往自由民主,却只学那些资本主义国家放浪形骸的坏毛病,你就不会,你的形象干净、正面……”季正风说个不停,话里话外地捧他,对他下定义,不免又让季文煊想起过去的自己。 季正风总喜欢用他眼中绝不可违抗的条条框框把儿子死死困在道德制高点的囹圄之中,让他几十年如一日谨小慎微地活在父亲设定的规则里,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树立起标杆形象让别人去模仿去学习,却唯独没有为自己活过一天。 “季主席。”季文煊打断季正风的侃侃而谈,不去例会他因被打断讲话而微皱起的眉头,“我并不觉得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就应该如同古人一样迂腐刻板,研习书法也并不意味着我不能欣赏和接受咖啡别具一格的醇香,而且……我也算是离经叛道之人。” 季文煊看一眼手机上刚发来的消息,莞尔一笑抱歉道:我男朋友来接我了,不好意思,先走一步。” “什么?”季正风从惊讶到反应过来后满脸生吞苍蝇的恶心表情只用了短短几秒。 “您没听错,是我男朋友。”季文煊站起身,第一次“无礼地”俯视着季正风说:“这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坏毛病,这是爱情,仅此而已。” 转身离开后,季文煊心里再清楚不过,经此一辩,季正风以后只会绕着他走,绝不会再主动和有悖伦理且逆天行事的他有任何瓜葛。 停车场内,乔扬早已等候多时,见季文煊过来,献宝似的从西服外套里掏出个烤红薯来,边给剥皮边自夸道:“来的路上看见卖烤红薯的,专门停下来给你买一个垫肚子,怕凉还专门塞衣服里给你捂着,啧啧啧,我这么好的对象再上哪找去!” “再找不着了。”季文煊接过烤红薯,咬一口,热乎乎的薯泥裹着焦糖甜味一股脑儿暖进肚子里,“所以这辈子得好好把握。” 第103章 通知 【来直播间开个短会】 如季文煊所想,第二天节目正式开始录制前,嘉宾们在台下互相寒暄问候时,季正风自觉离他八丈远,仿佛多看他一眼都要辱没自己般,连一个眼神都不屑投在他身上。 他觉得这样再好不过,省得以后分散精力去应付一份得不到尊重和理解的情感。 随着现场导演的一声令下,节目《中华神韵》开始录制。 全程按照李白的人生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儿童时期由一位小朋友来扮演,无忧无虑地坐在学堂里,跟着先生习字读诗。 随后由身着素雅衣衫的季文煊上台,扮演求仕阶段的李白,舞台上升起LED屏幕,照出一片山水风光,伴着清脆悦耳的笛声,他意气风发地和三五好友离家上路,在墙上信手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一身才学的李白奉召入京却未得重用,还受到权臣们的排挤,仅供职两年后便被逼无奈离开长安……”舞台随着旁白的故事递进,逐渐变换为气势恢宏的大殿。一身官服的李白在从远方落寞地踱步而来,伴奏的萧声苍凉孤独,边走边摘去官帽,解下官袍,仅着一身亵衣来到树下的矮桌前,他拎起银壶猛灌几口烈酒后长叹一声,执笔愤愤写下“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画面再转,重新穿起素衣的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