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重生之科技兴国 > 分卷阅读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4(1 / 1)

看收钱吗?” 远夏笑了:“收啊。不收钱,借了不还怎么办?” 他们厂里绝对算经济条件不错的,一天一分钱,这些人还是出得起的,那些家长要是知道他收钱,想必也不会怪他钻钱眼里,毕竟一家老小都衣食无着呢。 远夏伸了个懒腰,起身出门。 远秋问:“哥,你不睡了?” “不睡了,出去干活了。” 远夏去隔壁借车,马建设和他爸都在家睡午觉。马建军在翻看从远夏这里借去的《三国演义》小人书,还别说,小人书不光小孩子喜欢,大孩子也喜欢看。 马建军将车借给了远夏,他骑车出去买订书机。 远夏骑车去百货商店,一路上留意着大街小巷,琢磨租书摊开在那个位置比较合适。 最好是租个门面,不过门面肯定不便宜,先看看生意怎么样,如果好,再租门面。 起码得找个能避风雨的台阶,毕竟书是不能淋雨的。 县城最热闹的肯定是中心街,因为百货商店就在这儿,唯一的新华书店也在这儿。 远夏想过在新华书店旁边开租书摊,但又觉得不太好,有抢客的嫌疑。 最后他想到一个好去处,在少年宫附近摆摊,少年宫就在人民公园附近,县体育馆也在那儿,中小学生都喜欢往那边跑,年轻人也爱往那边跑。 买完订书机,远夏骑车去少年宫附近转了转,最后敲定了一个地方,就在少年宫公交站后面一座房子的走廊上,那房子看着没人住,不知道是什么用途,将来如果有人来问,再视情况而定。 远夏找好地方,兴冲冲骑车回家,和弟弟妹妹一起包书皮。 远德厚根据远夏提的要求开始做书架,为了方便,他还做成了可拼拆的架子。他的手艺这个时候发挥出了优势,做出的书架既美观又轻便。 远夏说:“如果生意好,咱们就租个门面,就不用每天搬来搬去了。” 在路边支摊只是权宜之计,现在还在暑假中,他们能帮爷爷搬运书架和书本出摊,等开学了,谁能帮他呢? 远德厚不舍得花钱:“不租门面也没关系,我可以做个小推车,每天推着去就行。” 远夏听到这里忍不住笑起来:“什么问题到了爷爷这里都不存在。” 远德厚也有些得意:“所以会手艺还是有点好处的。” 远夏对弟弟妹妹说:“听见没?掌握一门技能多么重要,技多不压身,你们想学什么都去学。” 卖完冰棍回来的远冬举起手:“我会做收音机。” 远夏点头:“不错。” 远秋看看兄弟姐妹:“我什么都不会。” 远夏说:“你写得一手好作文,也不错,到时候可以给报社杂志社投稿。” 远秋眼睛一亮:“我可以吗?” 远夏点头:“当然可以。你若是喜欢别的,也可以学。现在没钱学,将来也可以。” 他想要培养弟弟妹妹的兴趣爱好,但现在的条件显然不可能,将来有条件了,一定鼓励他们去学。 重阳举起手:“我会唱歌。老师说我唱歌可好听了。” 远夏笑着说:“是吗?那唱给我们听吧。” 重阳张嘴就唱:“小燕子穿花衣……” 远夏惊讶地发现,重阳还真会唱歌,清脆的童音宛若天籁,音色和音准都很好,不过平时很少听他唱。 等重阳唱完,远夏用力鼓掌:“阳阳真的好会唱歌,好听,像百灵鸟一样。以后多唱给我们大家听啊。” 重阳受到鼓励,兴奋地点头:“嗯。” 远春歪着脑袋想了想:“我就会踢毽子跳皮筋,这算技能吗?” 远冬哈哈大笑:“那有什么用,只能玩。” 远春噘着嘴,不太高兴。 远夏说:“也不错,可以锻炼身体。不过你以后还可以学别的技能,唱歌跳舞写字画画都行。” 远春点头:“嗯。”朝二哥扬了扬下巴。 重阳说:“我喜欢画画。” 远夏笑着说:“喜欢画就多画,哥给你买美术本子。以后你们几个都练练字吧,哥给你们买字帖、墨汁和毛笔,写旧报纸上。” 远秋说:“不用买字帖,春儿学校有大字本。” 远夏说:“那个也行,不过还有别的字体,我过两天上新华书店看看。” 一家人忙了两三天,终于将东西都准备好了。 书包好了书皮,书架也做好了,书也编了号。远夏还找人刻了个印章,在书侧和扉页上都盖上章子。 印章刻的是“远方书屋”,为什么叫这个?因为远夏记得这么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书中有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也能为遥远美好的未来搭建桥梁。 正好他们一家姓远,这个名字也正好契合。 远夏还亲自设计了一个借记本,登上书名,写好借还日期,有无破损情况等,方便查看账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租书摊定于7月18日正式开张。 开张之前,书就被厂里的孩子们租借走了几十本。农机厂的条件在本地排得上号,职工收入属于比较高的那一拨,家长们给孩子的零花钱也多一点,他们有钱租书看。 为了防止借出去的书丢失,押金都定得比书的定价高。 比如一本小说的押金比定价高几角钱。这些书如果被人拿走不还,就相当于将书卖了出去,也不亏。 小人书的押金种类就很多了,比如单行本是三角,上下册的是五角,十本一套的借单本押金要一元,借全套则是两元。 小人书跟小说不一样,有很多是成套的,要是丢了其中一本,这一整套书就等于毁了,没法再外借。 但如果是在现场看书,押金则可以便宜一点,甚至不收押金。 尽管设立了如此多的关卡,还是不希望书被借去不还。本地新华书店书籍种类有限,他这里的很多书新华书店都找不到。 要买还得去越城,非常不便,而且也很难再买到这么优惠的书了。 7月18日一大早,吃过早饭,远家祖孙就出发了。 今天远冬没去卖冰棍,他想去看租书摊,能挣钱,还能坐那儿看书,多美啊。 远夏也没让远冬去,他开租书摊,就是不想让家人再走街串巷做小生意。 远夏用自行车驮着书架、折叠桌子、马扎和一部分书,其余的书都被爷爷和弟弟妹妹们背着,人多力量大,一趟就轻松搞定。 现在放暑假,大家都在家,能帮忙,要是开学了,爷爷一个人摆摊就难了,碰上刮风下雨更麻烦,所以还得有店面。 到了地方,远夏折了根树枝,将台阶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将书架组装起来,周围的行人都有些好奇地看一眼,但也没人停留。 终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