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重生之科技兴国 > 分卷阅读1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3(1 / 1)

事业!” 郁行一笑着在他肩上轻拍一下,不置评论。 两人坐了片刻,远夏说:“快吃饭了,我把杯子放回去。” 郁行一跟着他去办公室,被远夏制止了:“你别去,那里跟蒸笼一样,你在外面待着。” 郁行一看着远夏消失在办公室里,说心里话,他之前对远夏说要辞职自己干还是有点犹豫的,毕竟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捧上人人都向往的铁饭碗,可这个工作环境,明显就是夏热冬冷,他觉得离开也没什么不好。 第52章 觉醒 远夏出来的时候, 身后还跟着一个宋小亮,一口一个“远哥”,叫得可顺溜了。 郁行一朝他看了一眼, 远夏笑着说:“我同事宋小亮。小亮,这是我师兄郁行一, 在越大读研究生。” 郁行一听见远夏的介绍, 挑了挑眉, 他还是头一回跟人这么介绍自己。 宋小亮热情伸出双手去握郁行一的手:“你好你好!远哥都这么厉害了, 你是他师兄, 肯定比他更厉害吧。”眼中充满了崇拜。 郁行一轻咳一声, 这小孩怎么这么不会讲话呢,就不怕得罪远夏吗? 他还没反驳,远夏就笑眯眯地说:“当然, 我师兄肯定比我厉害, 他可是研究生啊。” 郁行一看着远夏, 露出略显无奈的表情。 远夏笑嘻嘻地抬手勾住郁行一的肩:“师兄, 走吧, 去尝尝我们食堂的美食, 保准你吃了就不想走了。” 郁行一说:“那我就不走了, 专吃你的大户, 行不?” 远夏哈哈笑:“求之不得, 就怕庙小留不住你。” 宋小亮看着前面的两个人,满脸都是羡慕,自己怎么就没关系这么好的哥们呢。 郁行一发现宋小亮果然如远夏说的那样,对远夏有些盲目崇拜, 远夏对他的态度, 顶多就跟以前在科技社里认识的那些师弟师妹一样, 热心又不乏严肃,俨然就是在提携一个后辈,遂放了心。 郁行一在远夏这里玩了两天才离开,远夏上班,他也没去别处玩。 白天跟着远夏一起上班,去车间检修设备,体验了什么叫高温炙烤,越发坚定了他想让远夏离开的决心。 设备科的同事知道郁行一是机械专业的研究生,对他态度非常尊敬,对他进出车间也没有任何异议。 傍晚再和远夏一起去游泳馆游泳,郁行一觉得这应该算得上红星厂的唯一优点。晚上两个人便躺在床上侃大山,勾画未来。 远夏是跟郁行一一起走的,郁行一回越城,远夏回肃阳。 弟弟妹妹要开学了,作为家里现在的主劳力,当然要送钱回去,他的工资还没发,但他可以说是提前支取的。 远德厚拿着孙子交给他的印着红星钢铁厂的信封,里面有三张大团结,他激动得有些手抖,孙子读完大学参加工作领到国家发的工资了,达生要是还在,他该多高兴啊。 远夏看爷爷伸手抹眼泪,说:“爷爷,您以后就不用担心店里的生意了,赚多赚少都没关系。我有工资了,以后我来养家。” 远德厚挨张摸过钞票,又将它放回信封里:“不用你养家。爷爷帮你收着,留着以后给你娶媳妇。” 远夏暗叹了一声,这恐怕没法让爷爷如愿了,他说:“爷爷,我还小,娶媳妇还早着呢,现在关键是要把冬冬、春儿和阳阳培养出来。” 远德厚说:“他们你不用操心,我开这个店能供得起他们上学。” 远夏说:“爷爷,您也别太节省,该吃的吃,该花的花,您年纪大了,弟弟妹妹都在长身体,要是营养跟不上,您身体容易得病,花钱治病得不偿失,弟弟妹妹影响发育,会耽误他们一辈子。” 远德厚点头:“我知道,我不省。” 在家住一晚,远夏就回厂里上班去了。远秋过两天才回学校报到,她不是第一次独自坐火车,远夏并不太担心。 担心妹妹没有错,但也要相信她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简单的事,她能够应付。 九月初,远夏领到了第一次工资62.9元,其中工资55元,还有一些加班费和奖金。 根本就没有试用期,并且还拿到了奖金,这绝对是领导对他工作能力的认可。 这可把杨升给气坏了,尽管远夏并没有跟人炫耀他的工资,但有心想查还是很容易查到的。 杨升分配到厂里之后,领了三个月试用期工资,结果到了远夏这里,一个月都没领,这也太不公平了! 杨升忍不住直接问起了乔明生。 乔明生眼皮都没抬:“工资是国家发的,我怎么知道?再说了,远夏的技术水平完全抵得上一个熟练工,他没有学徒期。” 杨升被堵得哑口无言,尽管已经工作了两年,迄今为止,他还不敢说自己百分百能找出所有设备的问题并顺利解决,但远夏可以。 梁洪昌和乔明生都明确表示组织上要栽培远夏,远夏表面上很高兴,内心却有些歉意,他是注定要离开红星厂的。 所以他平时指点宋小亮的时候非常尽心尽力,至少自己离开时,能给科里培训出一个能用的人。 远夏对自视甚高的杨升不大瞧得上,明明自己的基础并不牢固,却自视甚高,总在宋小亮面前装老师傅,对他指手画脚的,甚至还给错误示范。 远夏明确对宋小亮说了,宁愿顶着挨骂的压力去问黄师傅,也不要问杨升,他可是真会误人子弟的。 好在宋小亮心里也清楚,他不会的都是问黄师傅和远夏,根本不去找跟他年龄更相仿的杨升。 在红星厂的日子,远夏是忙碌且充实的,不是在检修机器,就是在学习,要么就是给散布在天南海北的同学与朋友写信。 几乎每个星期,远夏都会接到三四封信。郁行一和远秋来信最勤,每周都有,远冬的家信也比较多,再就是刘杨的信比较多了。 刘杨的信中无外乎就是爱情的苦闷,初入职场的不适,首钢那种大型国企,里面各种关系盘根错节,稍不留神就会得罪哪尊大佛,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令人头大。 不过远夏也从刘杨的信中看到了一些积极信息,首钢正在进行改革,打破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实行承包制。 各部门各分厂之间自主生产,缴足承包份额后,超出部分部门自留,赚来的钱各部门与各分厂自行处理,包括不限于发奖金、建职工宿舍、进行技术设备改造升级等。 承包制大大激励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像首钢这样的国有企业,占有着国家资源,只要积极性调动起来,效率与产量成倍增长是显而易见的,毕竟赚了都能进自己荷包,谁不乐意干活? 比如远夏第一个月工资拿了62.9元,已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