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重生之科技兴国 > 分卷阅读1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8(1 / 1)

“爷爷,我想带冬冬去越城玩几天,让他帮我处理点事。” 远德厚说:“啥事啊?” 郁行一跟他撒谎:“远夏让朋友从温州寄了点东西给我,可我从没卖过东西,想让冬冬帮我去卖。” 远德厚对温州这个地名分外熟悉:“是不是海波给你寄的?他现在挺好的吧?”司海波在他们家住了一段不短的时间,他印象深着呢。 “对,就是他。他现在挺好的,生意越做越大了。”郁行一说。 “那去吧,冬冬跟着去帮忙,别给你行一哥添乱。”远德厚嘱咐他。 “知道了,爷爷!”远冬满口答应。 等拿到火车票,远冬惊讶地说:“行一哥,怎么是去北京的票?” 郁行一笑眯眯地说:“就是去北京啊。” “去北京干嘛?不是去越城帮你卖东西吗?” “我没什么东西卖,骗爷爷的。你哥说想让你去北京玩,我也想去玩,就带你一起去了。” 远冬搂着郁行一的肩猛摇:“行一哥你太好了!” 郁行一说:“别晃我,是你哥好,我不过是顺便送了个人情而已。” 跟着郁行一去北京,自然用不着去找刘杨,他们直接在旅馆住下,然后开始游北京。 第一站去的不是天、安门,而是清华和北大,这是他们此行来的首要目的,让远冬感受一下中国第一学府的魅力。 远冬看着清华和北大校园,顿时便将复旦忘到了脑后:“行一哥,大学竟然有这么大吗?宿舍和教室也隔得太远了吧,教室和教室也隔得远,大学上课又不是固定教室,要是两个教室隔得远,岂不是要迟到?” 他们没有自行车,全靠双腿丈量两个校园,说走得脚痛并不为过。 郁行一说:“最好是买辆自行车。” “那也太贵了吧!一辆车都要两百多呢。我要是来这里上学,就天天跑着去。”远冬说。 郁行一看着车棚里停了很多破旧的自行车:“旧车应该很便宜。有些毕了业的人,总不能把车子也给带回去吧,几千里呢。” 远冬点头:“说得也是。” 参观完后,郁行一问:“想上清华还是北大?” 远冬嘿嘿笑:“能不能都上?我都喜欢!” 郁行一哈哈笑出声:“你小子可真够贪心的。不过也不是不可能,你可以在一个学校读本科,考另一个学校的研究生,这就两个学校都读到了。” 远冬说:“开玩笑的。我想学电子工程,这个好像是清华比较好吧。” “对。” 远冬一扬手:“那就这么决定了,考清华!” “加油啊!” 到了北京,自然还是要去看一下刘杨的。 他们根据远夏提供的地址找到刘杨家,发现他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一家五口挤在两个房间里,住宿条件并不比远夏家好多少。 刘杨已经从家里搬了出去,住在工厂宿舍里:“北京这地方就是这样,人太多了,房子太少了,没地儿住。不过我们厂已经在建职工宿舍了,等分到房子就好了。不过是按资排辈来分的,分到我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呢!我有时候真想下海啊!”他说到这里仰天长叹。 郁行一笑着说:“远夏说你们厂前途非常好,要你好好干,将来就是大型国企的骨干领导。” 刘杨瘪瘪嘴:“承他吉言,希望真能混成那样吧!” 第54章 职称 刘杨还尽了地主之谊, 叫了一个开出租车的发小,拉着郁行一和远冬将几个著名景点都玩了一遍。 远冬还是头一回坐小轿车,兴奋得不行。 刘杨的发小有着典型北京出租司机的特性, 特能侃。 闲聊的时候,远冬得知一辆桑塔纳新车的价格二十万, 差点把下巴都惊掉:“这么多钱?!也太多了吧, 普通人一辈子能赚那么多钱吗?” 刘杨发小说:“在单位上班是别想了, 只有干个体的做生意的才有可能。” 郁行一说:“这车不值这个价。德国大众公司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辆桑塔纳的价格无论如何都值不了二十万, 只是整个中国市场就他一家, 自然是漫天要价。老百姓没有选择的余地,掏得起钱的自然是要多少给多少。” 关于桑塔纳的价格,他和远夏也讨论过, 一致认为桑塔纳不值这个价。 他们了解过一些国外汽车市场, 哪怕是更高级的品牌, 在国外也卖不到二十万一辆。 如此不合理的价格却被人疯抢, 只是一些暴发的国人愿意用这个来彰显身份罢了, 纯粹就是为虚荣心买单。 刘杨的发小开的是一辆不知道倒了几手的红旗轿车, 其实非常破旧了, 就算是这样, 他的生意也好得不行, 他笑得非常得意:“经常有老板包我的车,我一个月能赚几百块。杨子跟我说,他辛辛苦苦读完四年大学,到头来竟然还不如我!” 私下里只有两个人的时候, 远冬对郁行一说:“刘哥肯定很憋闷。读了那么多年书, 还比不上只念了初中毕业的发小赚得多。” 郁行一说:“这也都只是暂时的, 谁知道将来会怎样呢?再说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赚得多,难道都去卖茶叶蛋不造原子弹了?人的价值不是赚钱多寡来决定的,而是你在有限的生命中做过多少有意义的事。” 远冬点头:“行一哥说得对,人应该有更高更有价值的目标。” 这趟来北京,受到的冲击不可谓不大,他觉得他和大哥做生意赚的钱就不少了,但跟坐出租车开桑塔纳的人比起来,只能算九牛一毛。 “对,你要做的,就是好好读书。当今的世界变化越来越快,诱惑也越来越多,但你始终要牢记你的初心,不要被斑斓多彩的世界迷乱了双眼。” 远冬嘿嘿笑:“行一哥,你说话跟我哥好像。” 郁行一看着他,想起了远夏,嘴角忍不住扬了上去,自己跟远夏很像吗?确实有些是跟远夏学的。 他们回去的时候,除了带了些纪念品,还买了不少书。 要说北京最让郁行一和远冬满意的地方,就是书店,书店规模巨大,门类齐全,几乎什么书都有,他们不辞辛劳,背了不少书回去。 买书的钱都是郁行一掏的:“你哥放了钱在我这里,回头我跟他算账就行。” 买回来的书,郁行一自己留了几本,大部分都让远冬带回去了,家里的租书店也该增添新书了。 除了小人书、文学作品,还有金庸的武侠小说,自从81年邓公接见金庸之后,他的小说就在内地解禁了,武侠小说热已悄然兴起。 远夏为店里买过一套《射雕英雄传》,异常受欢迎,早就被翻得快掉页了。远冬这次又买了几套回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