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重生之科技兴国 > 分卷阅读16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67(1 / 1)

的,毕竟是老同事,一起也能有个照应。 远夏说:“我听说梁厂长父亲住院,他正在医院里照顾,我准备去医院看他。” “那我也顺道去看看吧。”乔明生倒是很干脆,推上车出来,要和远夏去找人。 远夏吩咐宋小亮:“小亮,麻烦你帮我去通知一下另外几个师傅,今晚在鸿宾楼吃饭。” 宋小亮点头答应下来:“没问题。” 路上,乔明生问了一下远夏工厂的情况,远夏说了一下自己的大致状况,虽然没说具体的盈利情况,但乔明生还是猜到了远夏赚得不少,不然不会跑过来挖人。 两人在路上买了点水果和补品,提去医院。 梁洪昌的父亲有肠胃病,年纪大了,经常会犯病,已是医院的常客。 远夏到的时候,梁洪昌正在给老人擦身,见到他们,梁洪昌有些意外:“小远你怎么来了?” 远夏笑着说:“我回来办档案的事,想过来感谢梁厂长帮我办妥了停薪留职的事。” 梁洪昌问:“你打算将档案提走?” “本来想提的,但是人事张姐说不用提,可能又不提了。”远夏说。 梁洪昌说:“没有接收单位,提走也没地方放,不如先放在这里。厂里有几千人的档案,肯定会妥善保管的。”他显然也猜到远夏担心厂子倒闭档案遗失的事。 “嗯。”远夏应了一声,“梁厂长,晚上我在鸿宾楼请几个相熟的同事吃饭,您也赏光一起来吧。” 梁洪昌替父亲拉好衣服,盖好被子:“我怕是没时间,就不去了。”说着端起水去外面倒水。 乔明生跟着出去了,应该是帮远夏当说客去了。 过了一会儿,梁洪昌和乔明生回来了,乔明生在门口叫:“小远,你出来跟厂长聊聊。” 正在陪老人聊天的远夏笑了起来,走了出去,梁洪昌领着他,出了住院部,找了棵有阴凉的大树,才说:“听明生说,他准备到你厂里去做事了?” “是的。我厂里缺技术员,正好乔工他愿意去帮我。”远夏说,“我还想冒昧问一句,梁厂长有没有换个地方的打算?” 梁洪昌抬眼看着远夏,含笑说:“我可不便宜,你发得起工资?” 远夏笑着说:“梁厂长只要愿意来,您开个价,只要我出得起。” 梁洪昌说:“五百,一个月,你也愿意给?” 远夏笑了:“愿意。” 梁洪昌愣了一下,他其实就是随口说的,要知道,省长的工资也差不多就是这么些,他摆摆手:“我就是开个玩笑。” 远夏认真说:“我没有开玩笑,五百块钱一个月,我愿意请梁厂长。我是真诚请你来我厂里当副厂长,帮我管理工厂。五百块只是工资,还有奖金,每年年终还会分发一定比例的利润分红。” 梁洪昌见他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叹了口气,说:“其实我没打算离开。” 远夏点头:“我理解,厂长对红星厂感情很深,不一定舍得。” 梁洪昌望着远方,但是视线并没有焦点,喃喃地说:“我从参加工作起,就在红星厂,干了二十几年,看着它一点点壮大,以为这是我唯一的归宿,谁知道结局竟会是这样。你进厂才一年多,肯定体会不到我的心情。” 远夏说:“其实能够理解一些。我知道厂长是个有抱负的人,红星厂变成今天这样,其实也不全是一个人的错,只是时代在变革,它没能在变革中抓住机会,所以才变成今天这样。厂长你不想换个地方,换个领域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吗?” 梁洪昌好笑地看着远夏:“让我听听你的抱负。” 远夏说:“我虽然是民营企业,但一样为国家提供税款,为人民提供工作岗位。我还准备发展科学技术,赶苏超美呢。” 梁洪昌听得笑了起来:“小伙子好样的,有志气。” 远夏认真地说:“我真不是开玩笑。梁厂长,我真诚邀请您加盟我们行远机械,一起为中国的机械制造添砖加瓦。” 梁洪昌听着这话,觉得有点像大人听小孩写作文,满篇都是不切实际的宏伟理想,但也不忍心打击对方。 远夏见他不说话,便说:“我是诚心想邀请梁厂长来我们厂的。您不需要现在回答我,多考虑一下吧,我随时恭候您的加盟。” 远夏这次去建宁,并没有请动梁洪昌,但也不算是空手而归,至少把乔明生给请来了。 乔明生是远夏回去后一个星期来报到的,远夏已经提前将他的宿舍准备好了,就在新竣工的宿舍里。 李宝根等人也搬到了新宿舍里,原来那间用来当仓储。 马东方没搬过来,因为琪琪要上托儿所,住厂里不方便。 乔明生过来的时候,厂里正在加工电动缝纫机。 这批发动机是司海波帮忙采购的,买了一百二十台,海波自己要了二十台,留一百台给远夏去参加秋季广交会。 厂里的设备平时是远夏亲自维护的,那几台机器虽然老,也没任何问题。 乔明生没事做,便帮着一起组装机器,顺便熟悉电动缝纫机的方方面面。 远夏请乔明生过来,不完全是为了维护那几台螺丝加工设备。 他卖出了三百多台电动缝纫机,还许诺了售后服务,一旦客户的缝纫机出问题了,他还要找人去维修,总不能自己跑去维修吧,请乔明生来,就是为了这个准备的。 等这次广交会结束之后,他准备在广州设个直营店,同时还兼顾售后服务中心,到时候最好是能从红星厂再挖两个技术员来。 上次请老同事吃那顿饭,有人似乎也有点心动,远夏觉得应该还会有人愿意来。 九月中旬,柳新风陪着母亲和姨妈来到肃阳,还带了两个小萝卜头,一个是柳新风的小女儿,一个是二姑妈的小孙子,都还没上学。 远夏从越城赶回去招待客人,家里只有快80岁的爷爷和还在上学的弟弟妹妹,怎么都没法招待好客人。 远德厚已经79岁了,明年就80了。不知不觉,他在肃阳已经待了八个年头,年近耄耋的老人身体还算硬朗,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不仅还能看店,也能帮孙子做饭。 远夏曾经想过找个保姆帮忙做饭,但是爷爷不让,说这活儿又不重,他自己做得过来,他每天走动走动,身体能更好。 远夏只好托房东和马建军帮忙多照料一点。 两个女儿来看望他,老人还是很高兴的,一方面又担心太花钱。直到柳新风再三保证,自己已经是万元户了,他才放下心来。 那年远夏给柳新风介绍了司海波这条门路,他从摆地摊卖杂货开始,现在已经在县城开上了杂货铺,由于品种齐全,生意非常红火。 远夏的二姑妈则接受远夏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