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于广交会、广州门店,以及销售员的上门推销。 远夏也不是没想过去上海开店,不过立人肯定不高兴,这不是抢人饭碗么。 倒是司海波提供了他一个思路,说可以去温州开个门店,因为温州一带的鞋厂、皮革厂特别多,需求量比较大。 远夏认为,温州这一带的厂商还是喜欢去上海采购,在这里开店,效果也不会太好,而且客户量还是不够,倒是福建那边可以一试。 福建离台湾近,是台湾人转移产业的首选,许多台湾人在福建建鞋厂、服装厂等。 台资企业可能直接用外国品牌的缝纫机,但福建本地人若是创业,肯定会开源节流,有便宜的机器他们肯定会优先考虑。 而福建离广州和上海都不近,跟越城又能直通火车,运输也比较便利,在那边设门店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到做到,厂里忙着赶货的时候,远夏就带着一个技术员跑到福建考察市场去了。 他从福州一路南下,到莆田、泉州、厦门等地调查市场,这些地方的乡镇企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到处都是小作坊,一派生机勃勃的模样,看着让人热血沸腾。 最后远夏拍板,将门店定在泉州,为什么是泉州?因为它位置折中,北部紧挨着莆田,南部是未来的鞋都晋江,再往南去是厦门和漳州,这些地方都是未来制造业相当集中的城市,潜力无限。 远夏跑了这一趟,便将门店给定了下来,在当地最繁华的鞋子批发街租了一个门面,装修好之后,才回去拉样机过来。 同来的那名技术员以后便常驻泉州,跟王时元差不多的待遇,为了方便跟当地人沟通,远夏还从当地招了一名本地销售员。 司海波听说他不在温州开门店,反而跑到泉州去了,有点生气,嚷嚷说远夏看不起浙江人。 远夏当然知道他是开玩笑的,也不在意,笑着说:“哪能呢,我最佩服浙江人,所以一开始就是往你们那边跑的。温州确实是个不错的门店位置,我也考虑过,但问题是你们不通火车啊,我的货运到上海还得换船,太麻烦了。兄弟,你要理解我啊。” 司海波说:“气死了,我们大温州这么多厂家,每年为国家纳那么多税,国家竟然都没想着给我们修一条铁路,简直岂有此理!不行,我气不过,我要去给市领导提意见,这条铁路非修好不可,哪怕是我们自己捐钱,也要将它修起来!” 远夏顺毛捋:“要想富先修路,你们都富起来了,这条路应该很快就能修了。相信不久就能直接坐火车到你那了。” 司海波哼哼了两声,说:“你什么时候有空过来玩啊,我儿子都能打酱油了,会叫爸爸了,他才见了你这个干爹几面?” 远夏笑着说:“是我的不对,这不太忙了嘛,对不起我干儿子。” 司海波说:“这样吧,我再买一批缝纫机,你亲自给我送货过来。” 远夏笑着说:“你什么时候要?到时候我要有时间,就亲自给你送过去。” 司海波想了想:“年后吧,现在还没那么急。你真不考虑来我们这里开门店吗?我们这里多了好多工厂,大量需要电动缝纫机啊。” 远夏说:“你要是不怕麻烦,就在你店里给我摆个样机吧,摆一盒名片,有需要的打电话联系我们。” 司海波咋舌:“啧啧,远老板你也太会节约成本了吧!” 远夏哈哈笑:“没办法,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司海波说:“给我报一下你们家里人的鞋码,快要过年了,给你们寄点鞋过去穿。” 远夏忙说:“不用了,你年年都给我们寄,去年的还没穿坏呢。” “过新年就要穿新鞋。赶紧报码,过期不候!”司海波说。 远夏笑嘻嘻地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于是他将家里所有人的鞋码都报了过去,包括郁行一和爷爷的。爷爷一开始不穿运动鞋,嫌挤脚,后来试了一下,真香了,因为这鞋子暖和,还防水,南方冬天雨水多,穿这鞋子不怕湿鞋。 远夏报完鞋码,说:“海波哥,你什么时候有空也可以来越城玩啊,带老婆孩子来故地重游。” 司海波说:“你和郁行一什么时候结婚?你们结婚了,我就过来,” 远夏听得笑死了:“我们两个男人怎么结婚?” 司海波说:“我是说你俩分别结婚,不是说你们两个结婚。” 远夏心说,我们就是想两人结婚,可惜结不到啊,他嘴里笑:“我不着急,忙着创业。行一就不知道了,他也许忙着搞科研吧。” “结个婚都那么难吗?结婚多美啊,老婆孩子热炕头。”司海波嘟囔。 “没合适的人选啊。海波哥,员工找我有事了,回头聊,谢谢你的鞋子。”远夏赶紧找借口溜了。 交完广交会的货,差不多就到年底了,今年是个丰收年,除去成本,给越大上交了分成款,纳完税,账面上剩了两百多万,当然,这些还要拿出一部分来发年终奖。 剩下的钱远夏要留作大用途的,等国家政府允许土地出租之后,他就要买地来盖厂房了,到时候行远机械才算是真正创立了,他的宏伟目标才算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过年时,远夏和郁行一又回到了肃阳,尽管肃阳的家很小,一家人也住得零零散散的,但还是家,有家人的地方才叫家。 他们比去年早了两天回去,因为马建军结婚了。 马建设的婚事还没着落呢,他这个当弟弟的倒是先结婚了,没办法,女朋友怀孕了,再不结婚,孩子都要成黑户了。 马安民和李玉英虽然有点埋怨建军这小子毛毛躁躁,赶在哥哥前头结了婚,但也还是高兴的,毕竟马上就要抱孙子了。同时又有点犯愁马建设,大儿子条件这么好,居然还没找到合适的对象。 虽然是未婚先孕,马安民夫妇还是对儿媳很看重,该有的礼数都不缺,三金都买了,三大件也都购置了,就是没没房,只能租房。 马建军也算争气,这些年开车也谨慎,没出过什么大事故,钱挣得不少,冰箱、洗衣机、电视机都是自己买的,电视机还是彩色的,光电视机票就花了三百。 远夏和郁行一一起送了台双响录音机,这下电器就齐全了。 郁行一看着新房里的洗衣机,凑到远夏耳边,说:“要不咱们也买一台洗衣机吧,给爷爷用,他老人家那么大年纪了还要自己洗衣服。” 远夏看着他笑:“还是我们行一孝顺。我拿不到洗衣机票,得去买,你能弄到吗?”其实爷爷冬天的衣服都是重阳洗的,不过有了洗衣机,就能将重阳解放出来了,毕竟这孩子也上初三了,功课挺忙的。 郁行一说:“我回去试试,学校里好像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