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重生之科技兴国 > 分卷阅读36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66(1 / 1)

不少天涯的网友过来帮忙顶贴,远夏也让公司的同事们帮忙转发顶贴。 远秋得知大哥在博客声讨许工机械,赶紧过来自助阵,她也来帮忙转发,作为作家,她的粉丝量要比远夏的大多了。 远秋在作协认识不少作家朋友,得知此事,也有帮忙转发。 她还让自己省日报社的同事过来采访大哥,帮忙写文章传播此事。 有了大家帮忙,声势一下子浩大起来了,各行各业关注许工机械收购案的人越来越多了。 远夏见关注量大了,又写了一篇《这些年,我们消失的民族品牌》,文章写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被外资收购和雪藏的民族品牌,从日化到家电行业比比皆是,表明这也将会成为许工机械的命运。 这篇文章一出,简直是炸开了锅,持有各种声音的人都出现了。 很多人表示才知道熟悉的产品都消失了是怎么回事,对民族品牌消失表达出了愤慨和惋惜。 但也有不少美分认为远夏故意在制造中外对立,引导网友对外资进行仇视,这是违背国家鼓励招商引资政策的。 远夏算是炸开了美分的窝。不过热度越大,对许工机械收购案的传播力度就越大,就不信不引起上面高层的注意。 终于在远夏写到第八篇的时候,《财经日报》终于跟远夏联系了,想要就许工收购案采访远夏。 远夏当然没有拒绝,欣然接受了采访。 采访中,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许工机械贱卖国有资产这一事实,作为具有军工厂背景的许城重工集团没有足够的自觉,忽略了许工机械的重要战略地位,竟将如此重要的产业交到美国人手里。 设若有一天中美开战,许工机械不仅不能为国出力,甚至还会成为一把制裁中国的武器。 远夏也直言了许工机械的领导阶层过于天真,他们以为可以为许工机械带来转机,却对外资完全没有设防之心,他们自以为能够确保万无一失的“毒丸计划”合同,在善于操控资本和金融的西方人眼里,简直就是一纸废书。 第212章 咨询会 《财经日报》很快就刊发了对远夏的采访。有了官媒的介入, 远夏心里就长吁了一口气,至少这事已经明面化,自己再也不是唱独角戏了。 远夏又继续写文章, 还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不过随着他在博客发文章的时间越久, 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有人认为他是恶意竞争,想破坏许工机械和凯斯的合作,因为许工机械一旦与凯斯合作成功,国内其他工程机械品牌将溃不成军。 远夏从来就不避讳这件事,他破坏这场廉价到发指的不正常交易,一方面是为了行远乃至整个国产工程机械企业的生存环境,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救民族品牌。 远夏在文章中指出那些总把全球化挂在嘴边的网友天真, 如果一切都会全球化, 为何欧美日要收如此昂贵的专利费, 为什么要为他们的高精尖技术设置重重壁垒,而不拿来贡献给全世界人民使用, 生怕其他国家的人学了去? 远秋现在都成了远夏的忠实粉丝,每天都会去看大哥的博客留言。 虽然远夏不直接跟读者在评论区对线,但他每条评论都会看,而且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写出对方质疑的答案来,而且骂人不带脏字,极尽嘲讽。 远秋忍不住跟远夏调侃:“大哥,你现在简直就成了一个愤青,我一直觉得你特别成熟儒雅,没想到你还会在线骂人, 哈哈哈。” 远夏笑笑:“不是不骂, 是没有遇到需要骂的人, 有些脑子不清楚的人就不能惯着。你觉得他是蠢,其实可能是坏。” 远秋说:“我大哥还是我大哥,犀利又有理,都能赶上批评家了!不过你这样天天写文章披露许工收购案的细节,他们都从来没有回应,会有效果吗?” 远夏说:“总会有的吧。我相信上层还是会在乎舆情的,更何况工程机械确实也能算得上是战略装备的一环,未来一打仗,许工机械就得生产战略物资,总不能将这么重要的企业交到敌人手里吧。” 远秋眨巴一下眼:“大哥的意思是,将来我们可能会和美国打仗?” 郁行一从门外进来,接过话茬:“这可不好说,台湾迄今还没有解放。谁知道将来会用什么方式收回来?美国显然不会让我们轻易收回台湾的,台湾一旦回归,第一岛链就失去了封锁作用,影响了他们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甚至他们还会觉得威胁到了太平洋对岸的国土安全呢。别忘了这几年美国人欠我们的血债,南联盟的空袭,还有在咱们领空撞毁我们战斗机,害死我们飞行员的事。我觉得说不定还得打一仗。” 远夏赞同地点头:“说得对。□□如何解决,我们谁都不知道。”就算是他有超前认知,他也没能看到□□得以解决。 远秋忍不住叹了口气:“战争太可怕了,还是不要打仗吧。” 远夏皱眉:“有些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以战争求和平,和平才能真正存在,这些我们的父辈已经用血汗为我们证明过了。”作为抗美援朝战士的子弟,远夏对此深有体会,也正是这场立国之战,才换来了数十年的和平环境。 远秋点头:“说得有道理。” 郁行一将手里的报纸扔在茶几上,说:“今天的《财经日报》看了没有?记者采访了许城重工的人,针对你提的那些问题做了一些回答,不过我怎么看都像是在掩饰。” 远夏和远秋赶紧拿过报纸,打开来看,上面果然是一篇对许城重工集团的采访稿,兄妹俩秉着呼吸将文章看完了。 远秋看完,笑着说:“好像说了什么,好像又什么都没说。” 远夏嗤之以鼻:“闪烁其词,避重就轻。” 郁行一总结:“我觉得他们的意思就是他们现在非常困难,所以不得不跟凯斯进行合作,但是已经跟凯斯争取了最大的利益化,绝对不是在贱卖国有资本。用简单的话总结就是:我没有,我冤枉。” 远秋忍俊不禁:“怎么最近行一哥说话也跟大哥一个味道了。两口子潜移默化这么明显吗?” 远夏撇撇嘴:“我说收购他们的时候,他们那不可一世的态度,好像根本就不稀罕什么投资。卖给凯斯的态度,就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得到了救赎,那叫一个感激涕零。我能说他们崇洋媚外吗?” 远秋说:“不用说,他们就是!” 远夏起身去楼上书房:“我要去写文章去了,再骂一顿许城重工!” 远夏针对《财经日报》这篇报道写了一篇针对性的文章发在博客上,言辞非常尖刻,重点分析了许工机械对行远机械和凯斯基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表明这差别对待的态度令人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