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可能还会以自己家人为原型来创作。 郁知文主要写散文,她的文字功底不如远秋好, 但胜在人生阅历丰富,有厚度,写出来的内容也很真挚动人。不过她没有投过稿, 只是发在博客上, 跟读者互动一下。 远秋知道她写文章, 还特意问过她的ID要来看了, 觉得很不错, 鼓励她投稿试试,自己还可以帮她向熟悉的编辑推荐。 郁知文还挺不好意思:“我就自己瞎写打发时间的,写得不好。” “写得挺好的,大姐,试试吧。要是发表了,就会有更多读者看到。”远秋鼓励她。 郁知文止不住心动:“好吧,回头我整理一篇,你帮我润色一下。” “没问题。” 如果不是南方的冬天太冷,远夏还真的想让二老在这边一直住下去。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进入11月份之后,天气就开始转凉了,头天只穿两件衣服,隔天穿毛衣都会觉得凉。 远夏和郁行一给二老买了御寒的衣鞋,让二老在家开着空调别出门。等到这波寒流过去,远夏便给二老买了卧铺车票,送二老踏上了回北京的列车。 远夏也跟着一起去了,毕竟两位身体不太好的高龄老人,让郁知文一个人陪着还真不太放心。要是有高铁就好了,几个小时就能抵达,可惜还没有,再等四五年高铁才能开通。 送二老回到北京,远夏就赶紧回来了。公司里事挺多的,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寒冬,得提前做好准备,煤、油一类的燃料得备足,还得准备充足的发电机,否则到时候电一停,就没法开工了。 远夏给家里也买了发电机和柴油,甚至还准备了一些木炭,怕到时候停电没法取暖,只能靠抖。 郁行一见他买了木炭回来,有点意外:“你买这么多木炭做什么?” “等过年孩子们回来给他们搞烧烤。”远夏骗他。 郁行一咋舌:“烧烤需要这么多炭?” “多了吗?我看人家卖的只剩下这么两袋子,我就都要了,回头送一袋到远秋那儿,让他们烤着玩。”远夏说。 从11月开始,低温就成了普遍现象,今年的寒潮特别频繁,降温幅度也大。 11月下旬,越城下了一场雪,这在往年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但今年出现了,预示着今年天气的不同寻常。 不过大家都没意识到,只是感觉到惊喜,南方人很少看到雪,更何况还是这么早的雪。远夏也不太记得从什么时候起,雪就不是南方每年的访客了。 进入12月份,气温就一直持续在10℃以下,往年差不多得要元旦前后才会这么冷,但今年12月上旬就是这个低温了。 元旦过后,一场蓄谋已久的暴风雪席卷了整个长江中下游的十几个省市,面积之广,实属罕见,积雪之厚也是多年未见的。 刚开始,人们还是高兴的,因为很多年没看到这样的大雪了。大家不畏严寒,兴高采烈地堆雪人打雪仗。 但这场雪并不像往年的雪那样,今天下了,明天就开始融化。人们发现,降到零度以下的气温怎么也升不上来了。 积雪堆积在地面上不融化,路面被踩过压过之后,就融化成了水,但第二天水又变成了冰。 而且雪和冻雨还在持续不断,没有停歇的迹象,一层层地将原本的积雪凝结得更硬更厚,天气预报里未来一周内都是这种极端低温天气,各级政府呼吁大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头几天,人们还觉得挺兴奋,很快,大家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积雪一层一层地往上堆,足有办人高。 而且时不时会停电停水,因为常常会出现积雪和坚冰压断压倒树木,将电线压断的情况,水管也会因为不耐低温出现爆裂的迹象。 出个门,一不留神就会摔个四脚朝天,年轻人还好,年纪大的一摔就出问题。车子在路上开着,也极容易失控,一不留神就滑出去了,撞得人仰车翻,事故连连。 医院因为各种意外住院的伤患激增。 远夏早在第一天下雪的时候,就赶紧让厂里的工作人员检查了所有暴露在外的水管和水龙头,用棉布等东西包裹起来,以免影响大家用水。 厂区路面的积雪和冰块每天都安排人清理,以免给大家带来危险。 家里也都仔细检查并且包裹起来,趁着没停电,先买上几包蜡烛,毕竟囤积的柴油有限,要是停电时间长了,不可能每天都发电。 数天后,灾情持续,而且越来越严重。远夏安排公司的司机开着铲车,每天为厂里和工厂所在区的路面清理积雪和坚冰,以减少车辆意外事故。 1月8号起,全城停电,原因是输送电流的高压电塔被积雪和坚冰压塌了,整个线路瘫痪。 电力公司应该是这个时期最繁忙的,到处都是报修电话。 最怕停电的就是工厂了,因为一停电,所有工作都得停工。远夏采取备用方案,用柴油机发电,供公司开工,同时不断安排人去加油站买油,填补损耗的部分。 慢慢地,柴油和汽油价格一路飙升,再后来,再贵都没有卖的了,限购了,只能开车去加油。 因为雪灾,车辆故事太多,高速公路全都封禁了,油也运不过来。 本地有炼油厂的还好,还能慢慢补充,没有炼油厂的,就只能等雪灾过去。 更糟糕的是,因为雪灾,物资运不出来,城市里连吃饭都要成问题了。超市里早就抢购得差不多了,新鲜蔬菜水果补充不上来,早早就清空了,一些方便食物也都被抢了很多。 蜡烛卖得最贵,最开始一块钱买五根,到后来五块钱一根都买不到。 好在市里每天都在安排人清除积雪和坚冰,远夏和郁行一还能平安回家,就是岚溪庭苑那段上坡路有点麻烦,因为临山,坡度有点陡,结上冰,就非常危险了。 刚开始,小区里还用撒盐来除雪,后来发现每天都会结冰,根本就没那么多盐可撒,改成了撒沙子,结果沙子也都不够用了,小区里的人出行就成了大问题。 停电之后,远夏和郁行一回了两次家,发现太不方便了,干脆从家里带了些日常用品和换洗衣服住到了工厂宿舍。 远秋一家也搬回了幸福家园的房子,尽管停了电,至少没有生命安全威胁。 对远夏来说,厂里几千号人吃喝是个大问题,虽然不至于断粮,但是没有菜啊。因为路滑,城外的菜也运不进来。 远夏便想了个办法,叫司机开着铲车去开路,让后勤的人跟着出去,到城外菜农的菜地里收购蔬菜,自己人还得帮忙去冰天雪地里刨菜,将萝卜、白菜、包菜一车车地往回拉,肉类少了点,但总归还是能下饭。 这场雪灾,真是影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