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重生之科技兴国 > 分卷阅读39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95(1 / 1)

们在越城一直待到过完元宵节才回去。 两人怕老爷子睹物思人,想把老爷子接回越城去,但被老爷子拒绝了,老伴儿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觉得她还没离开,他不愿意让老伴独自在这里等他。 远夏知道,老爷子说的可能是对的,因为人是有灵魂的,否则他也不会有过去的记忆。 希望来生,两位长辈还能像今生这样,相濡以沫,皓首相伴。 远夏和郁行一离开之后,郁知文和特力克搬回到了父亲这里居住。之前郁知文在帮木拉提带孩子,夫妻俩都住在木拉提家里,现在老母亲去世,家里就剩一个老父亲,快九十岁了,不能让他独居。 至于木拉提的孩子,他们打算请一个保姆来照顾。 远夏知道郁行一情绪低落,但又不知道怎么劝解,毕竟这种事情只能交给时间去排解。 好在过完年后,他们开始忙碌起来,郁行一既要教学又要科研,一忙起来,悲伤的情绪便慢慢被排挤掉了,只是偶尔闲暇的时候还会想起来曾经有些来不及弥补的遗憾,心中难免有些伤痛。 今年的计划很多,要成立两个分公司,需要办的事非常非常多。 好在司红锦在过完年后就过来了,她工作能力很强,在公司待了两个月,熟悉了公司和工厂的流程之后,就去了上海,为上海分公司开张做准备,最重要的当然是招工。 工作地点在上海,肯定不能在越城招工。远夏为她从越城抽调了一名熟悉生产的骨干,让他去上海负责生产,协助她招收技术工人。 远夏亲自去各大高校春招,为上海分公司招收研发人员,虽然公司的研究中心在越城,但上海以后也要分担一部分研发任务。 除了上海分公司,远夏还在安排印度子公司的事。 去年12月从印度接回的那些单,果然如远夏预料的那样,有很多的麻烦,退货的、付尾款时要求再降价的、还要求追加赠品不给就要求退货的,总而言之,什么人都能碰到。当然,也有比较好说话的印度客户,但这种真的不算多。 远夏想将印度子公司赶紧建立起来,从中国派人过去管理,在当地招收员工,以后印度销售的事就让印度本地人去处理好了,他们自己人解决问题应该比较有经验吧。 大家都不想外派去印度,远夏开出了优渥的驻外待遇,果然就有人愿意去印度驻扎,创办子公司。 五月份的时候,远夏亲自跑了一趟印度,在班加罗尔注册了一家行远印度公司。 这事办起来并不太容易,因为印度的办事效率太低了,远夏五月份去注册的公司,一直到八月份,才给申请下来,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6月16日,上海分公司揭幕,远夏和郁行一亲自到场,他们还邀请了上海市的领导前来剪彩,筹划了三年之久的上海分公司终于成立了,行远的征程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第233章 迪拜 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经济发展都放缓了脚步,由于我国及时采取了宏观调控政策,推出了十大经济措施, 拉动了内需,所以成为经济危机之后世界上极少数还保持快速增长的经济体。 4万亿经济计划实施以来,国内的工程机械需求量大增, 各大工程机械企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2009年, 中国的工程机械产量、销量与销售额均超过了美国与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行远搭上了政策的顺风车, 年产量和销量增长迅猛,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产能赶不上需求, 上海分公司的成立, 大大缓解了越城总公司的生产压力。 公司在上海分公司组建了一整套挖掘机流水生产线, 产能比原来提高了一倍,新开发的挖掘装载机也在上海生产, 因为主要用来出口。 越城总公司的挖掘机生产车间有一间改为液压泵车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 上海分公司成立之后, 陶阳终于从上海回到了越城, 继续协助远夏管理公司。 这一年, 行远的研发团队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 臂架泵车高度突破到62米, 成为世界第一高的臂架泵车。 远夏知道,特种钢材的臂架达到这个高度, 已经逼近极限, 再往上就很难突破了, 必须要从材料上进行突破, 才能实现更高的泵送高度,所以他将这个思路提供给了滕志飞。 滕志飞表示愿意从碳纤维复合材料尝试一下。 任何科技产品,做到最后,都是在材料和工艺上做文章,因为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被限制的只有现实条件。 七月份,远夏去了一趟深圳,找到远冬,打算跟旻西科技进行合作,委托他们设计挖掘机智能芯片,以应对即将尝试的电动智能挖掘机。 在这之前,工程机械上虽然也需要使用集成IC,但都是比较简单的芯片,是由屈文渊率领的团队设计的,比电脑缝纫机的芯片还简单得多。设计好后,委托给芯片生产厂商制作就可以。 但智能芯片比较复杂,远夏想要更多的功能,打算找更专业的团队来设计,也算是支持远冬的事业吧。 远冬听大哥说明来意,说:“这个应该不难,哥我帮你设计吧。” 远夏点头:“这不是我私人委托给你的,是我们公司委托给你们公司的。你如果不方便,让你公司的同事设计也行。” “好。”远冬满口答应。 “你们公司情况怎么样?”远夏知道晏旻自立门户,肯定是要在半导体行业闯出一片天地来。 远冬说:“还行。我们一边做芯片代加工,一边自主研发产品,已经有了自己的电脑和智能手机,效益还过得去。” 远夏拍拍他的胳膊:“那还不错,继续加油!”远夏觉得旻西的思路是对的,将芯片加工掌握在自己手里,总比受制于人要好。 远冬点点头:“哥,芯片你们什么时候要?” 远夏问:“多久能做出来?” 远冬说:“如果要得急,三个月内就能出来,不急的话,今年之内能出来。” “不用太着急,今年之内出来就行。还是要签个合同,在商言商。”远夏说。 远冬笑了:“那就签吧。明天你去我公司。” 远夏点头:“好。” 第二天,远夏去了旻西科技,接待他的不是业务主管,而是晏旻本人。 晏旻热情地跟远夏握手:“没想到远总会来找我们合作,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远夏笑着说:“我家远冬就在你们公司上班,我这是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念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们。” “谢谢远总的支持!我听远冬说了您的需求,是要设计一款智能挖掘机芯片?可以跟我具体说说需要什么功能吗?”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