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理出牌。你今天就是为这事要庆祝?” 远夏笑眯眯地说:“对啊。奥运会开幕式那天咱们不是打了个赌,谁赢了就可以提个要求。” 郁行一虽然输了,但也很高兴,毕竟这绝对是好事一件:“我输了,愿赌服输。你想要什么尽管说。” 远夏笑着说:“晚点再说,先去吃饭。” 吃饭的时候,远夏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等放暑假了,我们出去旅游吧。” 郁行一说:“去哪儿?”他不由得想起了那年五一黄金周去桂林游玩的事。 远夏说:“去云南避暑去,去大理住上半个月。自从工作以来,除了过年,我们都没放过什么长假,更别提出去玩了。” 郁行一看着他:“带文博吗?” 远夏挑挑眉:“当然不带,送他去重阳那儿学画画,就咱俩过二人世界。” 郁行一顿时眼睛发亮:“好啊。” 远夏说:“到时候搁洱海边上租个民宿,天天坐在湖边吹风钓鱼晒太阳,啥事都不管。” 郁行一被他说得开始神往起来,那年在桂林,为了避开人群,他们在当地农家住了两天,还别说,那种惬意令他记忆犹新,属于二人的悠闲时光实在是太少了:“好!” 远夏问:“挖掘机进度怎么样?” 郁行一摇头:“赶不上春季广交会。” “那就赶秋季的。第一次做,尽量完善一些。”远夏说。 “好。” 远夏知道,现在4G网都还没有,电动智能系统还只能算是尝试,要想实现全智能化也没那个条件。 时间过得飞快,参加完春季广交会,马上就到五一了,远夏和郁行一计划五一假期带文博去哪儿玩。 说实话,真不适宜出行,假期人多,最好是在家里待着,可好歹也有三天假,孩子平时也很少能出门,当然想趁假期待着出去玩两天。 最后这个计划被马建军的一个电话定了下来,他的儿子五一结婚,想请他去参加婚礼。 远夏想着自己好多年没回肃阳了,也有很长时间没去看望马安民和李玉英夫妇,还有老朋友马建设,便跟郁行一商量了一下,带文博去肃阳看看,那儿是他长大的地方。 郁行一也乐意,肃阳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充满温情回忆的地方,记录了他和远夏暧昧阶段的最美好时光。 于是五一前夕,一家三口便驱车回到了肃阳。 时间过得真快,马建军的儿子都要结婚了,当然,应该算英年早婚,那小子今年才23岁,才刚过了法定结婚年龄,跟他老子一样,也是奉子成婚。 老友重逢,少不得要寒暄,马建设如今已经是建宁水利局的副局长了,算是官运亨通,身材发了福,倒是跟他的领导身份颇相称。 但跟远夏在一起,还是像从前那样百无禁忌,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官架子。 郁行一陪远夏一起忆苦思甜,他们带着文博去远夏看以前生活的农机厂,还有他读书的学校,儿时经常洗澡的江边,两人曾经摆渡的渡口如今已经修了桥,再也没有了同船渡的浪漫。 不过幸运的是,万物皆非,当年一起渡船的那个人还在,这就足够了。 油电混动挖掘机是6月份研制成功的,安装上智能芯片后,许多简单的操作都可以用过指令来实现,比原来的操作方式要简单不少。 不过也只能算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善了一些,还算不上颠覆式突破,至少在动力系统上,还是以柴油发动机为主,因为挖掘机功率太大,电池续航能力太短,只能用作辅助。 在不少人看来,这个电动系统有点鸡肋,但远夏知道,电动系统是未来的趋势,现在抢跑绝对是正确的决断。 机械赶在暑假之前研制出来了,远夏很高兴,这样郁行一就不用在度假期间还得关注研发进度。 他已经在着手订机票找民宿,准备等郁行一学校放假就去出发去大理。 他的工作到时候交给陶阳处理,决断不了的,给他打电话汇报请示就行。 还没到放假,远夏就接到了司海波的电话:“远夏,你在越城吗?” 远夏说:“我在啊。难不成你到越城了?” 司海波的声音充满了疲惫:“是啊,最近烦心事有点多,想找个地方躲清静,就过来了。” “怎么了?”远夏关切地问。 司海波说:“一言难尽,见了面再说吧。” 远夏说:“行,你在哪儿?要去接你吗?” 司海波说:“不用,我自己过来就行,已经在出租车上了。” 第236章 度假 司海波说是来躲清静并不夸张, 4月份开始,温州发生了民间借贷危机, 很多从当地民间金融机构借贷的企业偿还不起债务,偷偷卷款跑路了。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欠下打工人血汗钱跑路的江南皮革厂的老板黄鹤”,从江南皮革厂开始,温州很多企业纷纷开始破产倒闭。 司海波的公司当然不至于倒闭,因为他当初听了远夏的建议,并没有从民间借贷,而是推动公司上了市, 经营状况也还不错,前两年还开始走出国门, 到欧美市场打天下去了。 不过金融危机打断了他进军国际市场的脚步, 他只得专注国内市场,虽然赚得少了点, 但经营状况绝对还是优良的。 最近民间借贷危机出现,许多企业破产,老板跑路, 民间金融机构出现了很多烂账坏账,借出去的钱收不回, 新的贷款自然也就不敢再借。 很多企业需要用钱,从民间金融机构贷不到款, 便想从银行贷款。但国家对银行贷款政策收紧了, 想要从银行贷出款来,必须要有人担保才行。 作为上市公司老板的司海波无疑是个好选择, 因为他的公司没有参与民间借贷, 经营状况良好, 并且还在盈利, 自然是最佳担保人。 于是从四月份以来,司海波一直被各种各样的人找上门来,请求为自己担保贷款,有合作商、亲戚、朋友、甚至拐着弯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人等等,司海波烦不胜烦,最后以视察市场的名义遁了。 “天天有人来堵门,家里、公司,甚至连我宁波和上海的家里都有人能找上门来,我头都要大了,手机也设置陌生号码不接,生意都快不能做了。”司海波愁得一个头两个大。 远夏笑着说:“要躲还不容易,随便找个地方一住,把手机一关就清净了。关键是你的公司还得管吧。” 司海波苦笑:“是啊,就是这点令人心烦。所以来找你讨主意。” 远夏无奈摇头:“这事我还真没什么主意,你在温州这么多年,人脉关系网都在那儿,有人来找你帮忙是正常的。” 司海波叹气:“唉,是啊。其实我早就想将厂子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