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重生之科技兴国 > 分卷阅读42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27(1 / 1)

到高考成绩出来才回到越城,似乎并不担心他的成绩。 分数还是他妈帮他查的,考了575分,全省排名前2788,超过一本线55分。 冬至听完之后,先是高兴了一阵,然后上网查资料,看看北京和天津的大学录取分数线,一查心哇凉哇凉的,想去的那个都上不去。 文博在一旁帮他查,说:“冬至哥,来越城师大吧。去年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是535分,排名8000多就能上。师大也是211,名气还可以,将来考北京的研究生应该比较容易。” 远秋也说:“小博说得没错,冬至来越城上大学吧。平时还可以住在大伯或者大姑家里,想吃什么大姑都能给你做。” 冬至看看文博,又看看远秋,远夏和郁行一也在一旁点头:“来越城挺好的。你大姑父还在越城师大当教授呢。” 冬至点头:“好吧,我会慎重考虑的。” 第二天他就坐高铁回深圳去填志愿了。 这边远夏和远冬夫妇也沟通了一下,他俩倾向于让冬至报考华南师大,因为学校排名,华南师大比越城师大要靠前,两个院校的历史专业各有优势,就看冬至对哪阶段的历史更感兴趣了。 远夏也倾向于让冬至自己选。 钱崇懋得知冬至的分数去不了北京,便劝他报考陕西师大,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整个城市就建立在历史遗址之上,又有藏品第二多的历史博物馆,是历史研究者的天堂,读历史,难道不该来西安吗? 而且西安这么多美食,来西安上学绝对是首选! 不过最后冬至自己选择了越城师大,因为他对近现代史更感兴趣,而越城师大的近现代史研究是最权威的。 家里人都很意外,近现代史对中国人来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许多人学历史的时候都下意识地想回避掉这一段,他居然会对这段历史感兴趣! 冬至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够近,史料够丰富,有大量值得挖掘研究的东西。而且中国古代辉煌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在近现代被打趴下,难道不该研究一下为什么,以令国人警醒吗? 这理由让大家都无话可说,有如此清醒的年轻人,难道不是家国之幸吗? 第255章 投资 填完高考志愿不久, 就是暑假了,过去三年他们自驾将国内几乎玩了个遍,今年暑假, 他们准备走出国门,去国外见世面。 第一站去的是欧洲, 重阳和艾玛两口子带队, 远秋夫妇、郁知文夫妇,加上远家的五个孩子,以及木拉提的大儿子和索娜尔的大女儿。他们兄妹前两年又都生了二胎, 孩子还小, 一般出门不带他们。 一行十几个人,浩浩荡荡,非常热闹。 郁振兴离世之后, 郁知文终于有了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远夏和郁行一包揽了所有的旅行费用, 也算是回报姐姐姐夫这些年作出的牺牲。 第一站去的是德国,远夏和郁行一也跟着一起去了, 因为德国分公司二期建设完工, 暑假期间正好可以投入使用了。 郁知文夫妇和文博是头一次出国,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出过国,一般都是以小家庭为单位出去旅游,以中国周边的日本、新马泰为主。 上班族没有太多的时间, 只有黄金周、小长假这样三五七天的时间, 所以去的地方也不能太远。 全家人一起参观了行远的德国分公司, 期间一起参加了波鸿分公司二期的开张仪式。 之后远夏和郁行一陪大家一起游玩了德国和法国, 才又回到德国工作。 屈文渊见他们回去工作, 也想跟着一起走, 被远夏劝住了, 难得有机会陪远秋出来转转,就别着急工作了。 德国的马斯特公司是行远接手后的第四年才实现盈利的,研发人员将马斯特和行远的技术结合起来,再加上智能系统,让混凝土机械实现了技术升级。 2016年,马斯特的混凝土机械又重回了欧美市场的巅峰,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泵王。 行远的水泥泵车技术同样也实现了升级,不仅是动力系统,行远材料研究所与中科院合作研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使得臂架泵车的高度达到了91米,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最高,从原来是70多米一下子飞升到这个高度,这让业内同行只能仰望。 波鸿分公司建设算是完成了,产品线也得到了完善,生产的都是欧美市场比较紧俏的产品,以小而精为主。 由于采用的全新的生产设备,成本相对比较低,市场竞争力比较强,加上智能系统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也有比较强的竞争力,销量也是以比较可观的增幅在增长。 远夏和郁行一在德国工作的时候,其余人则继续在欧洲旅游。 他们从西欧到南欧再到东欧、北欧,最后一站是冰岛,暑假也差不多结束了,大家再从冰岛直飞回北京。 文博回来的时候,给远夏和郁行一带了不少礼物,都是他一路购买收藏的,有些有实用性,有些则是纯粹的装饰品。他俩都很高兴,儿子长大了,知道给他们买礼物了。 冬至先回深圳,才来越城报到。本来他还想拒绝父母送他来上学,不过远冬说要顺便回来看看大哥大姐,冬至没法拒绝。 远冬心里也是百感交集,没想到兜兜转转,最后儿子还是考回了家乡的大学。 尽管在外人看来略有遗憾,但他们夫妇还是满足的,儿子的成绩虽然不如外人期待的那么好,也已经很不错了,关键是三观正,品行端正,有理想,做父母的并没有什么遗憾。 远夏和远秋说:“冬至在这里上大学,你们就放心吧。” 常乐笑着说:“没什么不放心的,他是个男孩子,去哪儿我都不担心。” 远冬说:“其实我以为他不会报越城的学校,他从小就心大,说要去没有熟人的城市上大学,没想到他最后还是报考了这里。” “我是不想来越城上大学的,我这么大的人了,上大学还离家里人这么近,就跟没断奶的娃儿似的,有点没面子。谁叫我没考好,能选的范围有限。”冬至说着还耸了耸肩。 远秋闻言忍不住笑:“你这么大的人了,我们不会去学校看你,你想回来就回来,不回来也不催你,给你足够的自由和空间。” 冬至抱拳:“谢谢大姑理解。” 文博说:“冬至哥,我要去你们学校找你的。” 冬至抬手勾着他的肩:“当然没问题,咱们是同龄人,算不上长辈照顾。” 冬至来越城上大学,最高兴的自然是文博,他又多了一个玩伴,比钱崇懋幸福多了,他一个人在西安怕是要羡慕坏了。 远冬在越城停留了两天,跟远夏闲聊时说起了工作上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