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小曲儿入睡,迷迷糊糊中便睡了过去。 第二日醒来,外头的雪已经停了。 梧桐树枝冒出新芽,伴着缭绕春色,橫入檐下。 顾长晋一早便去了刑部,横平与常吉没跟去,留在了梧桐巷同容舒道别。 待得那辆雕金嵌玉的马车消失在巷子口,常吉压着嗓儿低声道:“其实少夫人与主子……真的配。” 少夫人身上有种特质,与主子是一样的。 常吉很难说那是怎样的一种特质。 只能说那是一种十分难得的会惹人忍不住瞩目的品性。 “横平,你觉不觉得主子对少夫人——” “别说。”横平冷声打断常吉,目光微微泛冷,道:“感情之事不得勉强,主子不喜少夫人,和离了也是好事。” 常吉眉心一跳,拍了拍自个儿的嘴,道:“也对,主子自成亲后,性子一日比一日阴沉,还是和离了好,免得你我整日里提心吊胆的。” 一墙之隔的梧桐树下,安嬷嬷与林清月静静立着,不知站了多久。 林清月红着眼眶,一只手被安嬷嬷紧紧攥住。 “昨儿你偷偷跑去松思院,你以为我不知!”安嬷嬷狠狠拽了一把李清月的手腕,道:“给我乖乖回去!不把那本毒经默个十遍八遍别想出来!” “安嬷嬷,林姑娘,你们怎地在这?”常吉跨过大门,笑吟吟道:“你们也是来送少夫人的?” 林清月望了望他身后的横平,悄悄别开了头。 安嬷嬷冷着脸道:“以后这里没有什么少夫人。” 说着,硬生生拉扯着林清月离开。 常吉望着二人离去的背影,缓缓皱起眉头。 夜里顾长晋从刑部下值归来,常吉一五一十同他汇报了清晨的事。 “主子,安嬷嬷瞧着是来捉林姑娘回去的,林姑娘也不知为何一大早地也跑了过来。”常吉说到这便瞥了横平一眼,道:“诶,横平,你说说,你是不是最近对林姑娘做了甚?我看她眼眶都红了。” 横平不悦地皱眉,惜字如金道:“无。” 他整日里避着林清月,哪有什么机会招惹她。 林清月打小就跟在安嬷嬷身边,说起来,他们几人与林清月还有闻溪都是一同长大的。 只常吉与横平很清楚,不管是林清月还是闻溪,都是六邈堂那头的人,不是自己人。 顾长晋摘下官帽,端起杯冷茶啜了口,淡淡道:“少夫人——” 他停了下,改口:“容姑娘,何时到的鸣鹿院?” 常吉道:“少,容姑娘辰时四刻出发,到得申时方到鸣鹿院。” 顾长晋蹙眉:“今儿的路不好走?”从梧桐巷到鸣鹿院至多三个时辰的马程,辰时出发,未时便能到,怎会耽误到申时? “容姑娘离开梧桐巷后,便去了长安街那家十分有名的早食铺排队吃他家的汤包。出了城门后又绕路去了趟西郊,听说是在那儿买了几块地皮子,之后才从西郊边踏春边缓缓往鸣鹿山去。” 常吉说到一半便觉出不妥来。 少夫人和离后又是排队吃好吃的汤包,又是去看新买的地皮,还特别有兴致去踏春。 怎地好似和离得格外开心? 一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快意飒爽。 反观主子…… 常吉壮着胆子觑着顾长晋,虽还是同先前一样,面色淡淡,但常吉能察觉到主子的闷闷不乐。 顾长晋不是没注意到常吉的目光,只他懒得去搭理了,又或者说,没甚心情去搭理。 “都出去吧。” 二人走后,顾长晋慢慢饮尽茶盏里的冷茶,慢慢换下官服,在书案前坐下,提笔沾墨慢慢写牍文。 夜色渐深。 男人直到腕间传来酸痛感,再也写不动字了,方掷下笔,头枕椅背,闭上了眼。 心很沉,很堵,似有千万缕针芒擦过。 他知道自己不对劲儿,要搁往常,他会毫不犹豫地将这些近乎软弱的情绪彻底扼杀。 可他放任了,带着点凌虐般的无力感,任由这些密密麻麻的疼激荡在四肢百骸。 好似要用这些疼痛令自己尽早忘了这份情愫。 顾长晋睁开眼,从一边的木屉子取出个精致古朴的匣子。 这是昨日她递来的木匣子。 指腹寸寸抚过她触碰过的地方,心口那沉沉的闷痛感愈发强烈。 良久,男人唇角渐渐勾起一丝嘲弄。 真有那么喜欢她么? 可他有甚资格谈喜欢呢?对他而言,喜欢一个人本就是极奢侈的事。 想想阿爹阿娘,想想阿兄阿妹,想想阿追。 顾允直,你没有喜欢一个人的资格。 顾长晋望了眼空空荡荡的屋子,脱下外袍上榻。 昨夜他一宿没睡,本以为今儿也要失眠,殊料不到一刻钟的光景,他竟沉沉睡去。 可没睡多久便被一道声音唤醒。 “郎君。” 顾长晋睁眼,发现他竟又坐回了书案后头的官帽椅。 “郎君,好看吗?”那声音再次响起。 顾长晋掀眸望去,不期然对上一双笑意盈然的桃花眼。 第三十七章 她在作画, 他知道,她其实很擅长丹青。 她喜欢来书房,也不扰他。他看案牍时, 她便安安静静地画画。偶尔发现他撂下了笔, 便会从画里抬起眼, 给他看她的话,问他:好看吗? 她画的画总与旁人不一样。 画春天,她只画冰雪渐消时屋檐上的一窝雏鸟。画夏天, 她爱画溪流里几尾跃出水面的虾。画秋天是一碟子桂花糕,画冬天是雪地里的一篝火。 她眼中的四时四令充满了童趣,充满了细碎的常人无法发现的美好。 明明她的过往也称不上多好,她那祖母与她那父亲, 从来就不待见她。可她好似半点也不在乎, 这人间在她眼里,极好极美。 顾长晋眼帘微微垂下,落在她画里的一对儿斗鸡。 两只小斗鸡雄赳赳的,脖颈昂扬, 黑眸熠熠, 瞧着便让人忍不住一笑。 顾长晋的确是笑了,唇角微微提起, 道:“好看。” 那姑娘似是有些意外他竟笑了,愣怔怔地望着他,直到笔尖一滴墨“啪嗒”一声落在画纸上, 方匆匆垂下眼。 可不过一个呼吸的片刻, 她忽地又抬起眼, 望着他, 冁然一笑。 顾长晋微微敛了笑。 想起从前在浮玉山, 阿娘最爱点着一盏灯等父亲归来。 那时阿娘说,唯有父亲归来,方觉家中灯火可亲。 此时小姑娘的笑靥绽在灯色里,她周遭的灯火渐渐与浮玉山的灯火重叠在一起。 这大抵就是阿娘说的,有一人在,灯火可亲。 顾长晋再次勾了下唇角,道:“该回松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