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版暴君居然还会问这种问题,忍不住笑道:“当然了。” 没想到小皇帝下一句就是:“那老师喜欢陈小刀吗?” …… 陆清则睁开眼,挑眉:“喜欢。” 都是他的好孩子。 宁倦想想白日里的一切,就十分委屈:“老师是不是更喜欢陈小刀一些?” 心里忍不住道:快,说更喜欢我! 陆清则沉吟了会儿:“不,我一视同仁。” 宁倦:“……” 作者有话要说: 宁果果:陈小刀还活着,但在我心里,他已经死了。 第十二章 翌日,陆清则醒来时,宁倦正在外间低声与长顺说话。 他想起身,但伤到了后肩,没人扶一下的话,很难在不惊动伤口的同时爬起来,口中又实在渴得厉害,耐心等了会儿,听交谈声停了,方才哑声开口:“可以给我倒杯水么?” 外面窸窣一阵,小皇帝噔噔噔跑进来,不等长顺动手,就亲自捧着水凑到了陆清则嘴边:“老师今日怎么样?” “好许多了。”陆清则就着小孩儿端着的茶杯喝了两口,干哑的喉咙得到滋润,舒服了点,抬抬眼问,“在外边说什么?” 宁倦笑起来:“长顺找来了几副面具,我在看哪副适合老师。” 面具而已,还有什么适不适合的? 陆清则唔了声:“拿进来我看看?” 宁倦拍了拍手,长顺便托着面具走了进来,当先就是一副格外花里胡哨的银面具,边上飞扬起一片银丝,宛若凤羽,精致华美。 宁倦眼睛亮晶晶的:“我感觉这个很适合老师。” 长顺也嘻嘻笑着拍马:“陛下说的是,陆大人仙姿玉貌,再适合不过了。” “……” 陆清则感到了一言难尽。 这也太骚包了,哪儿适合他了?他又不是孔雀,戴着这么张扬的面具成天开屏么。 宁果果,你这审美堪忧啊。 陆清则面无表情地指了指旁边一副朴实无华的银面具:“选得很好,下次不要选了。就它吧。” “……好吧,听老师的。” 宁倦颇为不甘心地点了点头,放下那副花里胡哨的,拿起陆清则指的面具,小心地给陆清则试戴。 银质的面具微凉,贴合着上半张脸,只露出嘴唇与下颌,不妨碍说话喝水,也没什么不便。 但也是因此,宁倦的目光就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陆清则的嘴唇上。 因为失血,还没养回来,那张唇线优美的嘴唇依旧是苍白的,没有什么血色,像一片柔软却干涸的花瓣。 宁倦生出了几分心疼。 老师的身体如此孱弱,他一定要保护好他。 “卫鹤荣要过来,”宁倦小心地扶起陆清则,垫着脚给他披上轻薄柔软的外袍,“说要顺道看望老师,要不要我帮老师推掉?” 陆清则想了想,摇头:“不必,我们一起见见他。” 他越狼狈,卫鹤荣也会越放心。 陆清则半身不遂地被照顾着梳洗了一番,没多久卫鹤荣就来了。 京中来了两个藩王,靖王势小但阴狡,蜀王又母家势大,卫鹤荣最近注意力多半放在那俩人身上,也没怎么注意陆清则和宁倦。 屋内散发着浓重的药味儿,他扫了两眼陆清则。 距离上次见面也没太久,陆清则似乎瘦得只剩把骨头了,病骨支离,又遭了回刺客,脸上多了副面具,侧躺在床上,生机枯槁。 原本风光无限的小状元,可惜啊…… 卫鹤荣心底凉薄地划过几个念头,冲宁倦随意欠了欠身:“微臣见过陛下。” 并未掩饰骨子里的傲慢与对宁倦的轻视。 宁倦坐在床头,似乎没看出卫鹤荣的无礼,露出笑容:“卫首辅为朕分忧国家大事,还要为这种事再跑一趟,真是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是微臣的分内之事。”卫鹤荣看向陆清则,“陆大人的伤可要紧?” 陆清则的声音虚弱:“多谢卫首辅挂怀,下官休养一段时日便好。” 说完偏头闷咳了几声,咳得沉沉的,仿佛全身内脏都在颤抖,听得人忍不住皱眉担忧。 卫鹤荣又看了他一眼,才别开视线:“微臣过来,是想禀报陛下,除了锦衣卫从刺客身上搜到的玉佩外,再没有其他证据能证明是蜀王殿下背后指使。此番蜀王被关,各地都有骚动,为安抚藩王,也不能再继续关下去了,陛下觉得,三日后请离蜀王殿下如何?” “卫首辅说得对,便依首辅所言吧。” 宁倦眼睛乖顺地低垂着,一副唯卫鹤荣马首是瞻的模样,眸光却沉了沉。 刑部尚书是卫鹤荣的人,换言之,刑部也算卫鹤荣的地盘,他没办法插手,让宁琮在里面吃足苦头。 三日后,宁琮不但会离开刑部,还要离开京城。 可是不狠咬宁琮一块肉,他咽不下这口气。 只是关几天罢了。 陆清则可是生生挨了一刀,他现在都还记得那沾着血腥气的梅香! 一想到这个,宁倦就恨不得把宁琮的皮扒了。 陆清则和宁倦的老弱病残组合非常真实,没让卫鹤荣试探太久。 卫鹤荣一走,小皇帝脸上唯唯诺诺的表情便消失得一干二净,沉着脸准备给宁琮找点不痛快。 “果果?”陆清则戳了下小皇帝鼓鼓的小脸,还以为他是因为在卫鹤荣面前装孙子不爽,“想什么呢?” 忽然被叫乳名,宁倦有点不好意思,可是又很喜欢陆清则这么叫他,眉宇间的阴翳一散,又笑得天真无邪起来,一团甜甜的孩子气:“想老师会不会想吃糖蒸酥酪。” 陆清则心口一软。 小皇帝总是板着脸,但笑起来真是甜滋滋的,跟朵小棉花糖似的。 之前浑身都是刺,纵使暗戳戳地注意着他,对他好一点也要遮遮掩掩的,假装浑不在意,现在会撒娇,也会明着对他好了,跟只求摸摸的小狗狗似的。 看来他的掰正卓有成效。 用过午膳,宁倦想让陆清则休息,陆清则坚强地摆摆手:“睡了好几日了,当真睡不着了,我检查一下你这几日的功课吧。” 宁倦踮脚摘下他的面具,看他精神确实还不错,勉强应了。 除了陆清则之前布置的作业,宁倦还额外看了许多书。 他看书很快,又过目不忘,什么都会看一些,颇有些好读书不求甚解之感,实在不懂的,就标记一下,等着陆清则给他解惑,短短几日,就垒起了高高一沓。 “老师,这句‘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是什么意思?” 陆清则扫了一眼:“我想你不理解的,应当是最后这一句,书中所言,旁人对你的过失,无需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