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穿成年代文对照组后 > 分卷阅读39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99(1 / 1)

忙了。 叶未歇则在位置上坐下,然后拿出本子开始写最近的安排,只是没过一会就听到了来回走动的声音,他抬头看去,就见陆忠正忙进忙出的把热水壶都装满热水。 他赶紧放下笔站起身过去,“需要帮忙吗?” “不用。”陆忠侧开身躲开了叶未歇的手,一边让他回去坐着一边道,“这些事平时我都干习惯了,而且只是装个热水而已,不用你帮忙。” 想到什么,他又补充道,“你要是觉得无聊的话,就去后面的书架看看,那上面都是我们这些年发行过的杂志。” “虽然估计很快就没了,但之前那些还是值得看看的。” 叶未歇闻言,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就见在办公室的最里面放着一个小型的书架,上面密密麻麻的摆满了书籍。 让人看了就觉得沉甸甸的,因为那上面装载了西雅杂志社过去几十年的历史。 是无数人的心血付出。 见叶未歇没动,陆忠又催了一遍,“去吧,在我们杂志社不用那么拘谨。” 这次叶未歇没再拒绝。 当初为了了解西雅杂志社,他把近两年的二十四本杂志都翻了一遍,但再前面的就没有在看了。 现在有机会,他自是要了解一下西雅过去的历史。 考虑片刻后,他直接从西雅公转私那一年开始看,也就是十年前。到时候两相对比一下,基本能摸出杂志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看书是一件很容易让人沉迷进去的事情,加上叶未歇是一边看一边记笔记和列信息,所以很快便沉浸到工作中,半点没注意到,办公室里进了人又互相打着眼色离开。 “怎么回事?”旁边的会议室里,几个人把陆忠围在中间,七嘴八舌的询问叶未歇怎么在他们办公室里,是不是卖杂志社的事情已经谈妥了。 “不是。” 陆忠解释了一下缘由,“事情就是这样,我也不知道社长是怎么想的。” 几个人听完,脸上都露出了失落的情绪来。 虽然不舍,但他们还是希望杂志社能卖个好价钱,也不至于让社长倾家荡产的,晚年也能有一个依靠保障。 年纪最大的孙兴华,老孙道:“我一进门就看到了人,还以为事情已经成了呢。” 校对何莲也道:“我刚看到的时候也以为是。”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失望。 可惜了。 近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人来询问,但没一个谈成的。 不过想想社长提的条件,谈不成好像也挺正常的,毕竟没人能接受花了大价钱买下杂志社后,最后连对杂志社的宗旨都没有自主权? 所以也难怪卖不出去。 但决定是社长下的,他们作为员工的也只能支持。 唯一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的让社长别吃亏了。 “那社长有说让谁带人吗?”何莲问。 “没有。”陆忠道,“社长的意思是,看他想学什么,让他自己在杂志社里找老师跟着学就行。” 众人:“……” “啊……这?”好吧,果然很社长。 叶未歇听到的时候也是一脸懵,“你们这么随便的吗?” 竟然让他自己找老师学。 陆忠经过这段时间的各种打击后也看开了,闻言还开起了玩笑来,“反正马上就要停刊歇业了,就随便点吧。”反正也没多长时间了。 那是够随便的,叶未歇心道。 “那你看看你想从哪里开始学?”陆忠问。 叶未歇当然是想要从头学到尾,但他还是假意思考了一下才道:“按照杂志发行的流程来的话,我应该先跟谁学?” 陆忠:“你是想从头跟一遍吗?” 叶未歇点头。 “这样的话,”陆忠想了想道,“那要不你先跟着我吧?我的资历虽然比较浅,但杂志出版前的所有工作我这边几乎都是全程参与的,你可以跟着我过一遍。” “期间我再和你说一说注意事项,就差不多了。” 这自然是最好的,叶未歇道谢,“谢谢陆哥。” “没事,”陆忠不怎么在意道,“之后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你直接问我就行,不用客气。” “哦,对,”他突然想起来还没问叶未歇的个人情况,就一边端起茶杯喝茶一边道,“还没问你呢,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学的什么专业?” 如果专业对口,学起来应该很快。 叶未歇道:“我还没有毕业,现在是F大编辑专业的大一学生。” “噗——”陆忠一口茶全喷了出来,他惊讶的看着叶未歇,“你才大一?” “是。” 陆忠:“……” 人比人,是真的会气死人的。 惊讶过后,陆忠先带叶未歇去认识了一下杂志社的其他员工。 杂志社一共四位编辑,除了陆忠外,另外三位分别是孙兴华、赵长虹和李婉秋,而其中孙兴华和李婉秋还兼职记者的工作。 另外还有校对何莲、财务洪丽和发行农国超。 剩下两位则是打扫卫生的阿姨七婶,和门卫刘大爷。 大概是杂志社很久没来过新人,大家见到叶未歇后都很欢迎,态度也热情,让叶未歇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可以来问他们。 他们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此和谐的气氛让叶未歇差点忘了西雅杂志社马上要停刊的事情。 认识完人后,陆忠又找了一叠资料出来给他,“今天下午是我们这个月的选题会,你可以先看看我们往期的会议内容和大致流程,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 “好的,谢谢。” 叶未歇很快翻看起来。 当初了解西雅情况时,他已经把近两年的杂志过了一遍,但因为时间紧急,所以只是囹圄的看了一遍,具体的主题也只是看了个大概。 现在一边看会议记录一边翻着对应的杂志,对杂志当时的主旨倒是清晰明了了不少。 而且细看之下也发现了一些细微之处,比如西雅的每一期杂志都含有不同深意。 就拿上一个月的来说,表面上看,各篇文章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但通读下来就会发现文章的内核是有共通之处的。 因为每一篇文章的最终落点,都是落在了同一点上。 但缺点也非常的明显。 杂志每一期的文章的立意和文笔都不错,单独拎出一篇来都能当范文。但问题是,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喜欢看这样说教式的文章。 而因为国情的原因,现在国内的杂志消费群体基本上都是以年轻人为主。 无形中,杂志和消费群体间就产生了隔阂。 加上西雅杂志又不像是科学期刊一样有固定的读者群体,那销量不低才怪。 所以如果西雅杂志想要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