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三十六陂春水 > 分卷阅读4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7(1 / 1)

解释:“朕不能饮酒,是孟浪了些。” “……请陛下移驾。”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陶子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好好说话、huilixiang、jiaozi、禄少666、提子、dl、榛子婧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Crane 60瓶;陶子 20瓶;榛子婧 14瓶;Yilia、沉歌歌 10瓶;又没有晋江币了!、29248043 6瓶;lullaby 3瓶;Catherine、洛书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1章 长安(八) 等帝后到长信宫问安, 已经是日昳时,日过中天, 微微西斜。 郑太后面沉得似要滴下水来。 皇帝问过安后, 揉着自己的额头,沉默不语坐在一侧。 皇后礼节周全,行礼问安后, 在下首敛裾安坐。 外面骄阳流灼,殿里凉沁沁的。 太后不悦的目光在殿内逡巡了一道,投向了曹舒, 声音低沉愠怒:“早些年看着你还忠贞尽心, 怎么越来越不像样?” 曹舒惶恐不已, 唯知伏地请罪,眼神依依的向齐凌坐的方向偷望,冀图求救。 皇帝按着自己额头,非但无只言片语的开解,连目光也没往下面投,一派袖手旁观的架势。 郑太后说了几句,只有一殿前奴婢唯唯请罪, 便有些意懒,朝曹舒挥了挥手:“罚俸一月, 小惩大诫, 下去吧。” 她说完,便将目光转向了朱晏亭,视线有意无意的,在她脖颈上停留了一瞬:“昨日丞相持节迎亲, 皇后出殿的时辰怎会晚了一刻钟?听说长亭殿里拘了一个女史, 天地交泰的好时辰, 这是因何缘由?” 朱晏亭稍稍侧转过身,微倾上身:“兰池殿女史侍奉不周,用金簪划破了妾的颈项。妾也顾忌昨日是良辰,不好处置,暂且拘押,三日之后再行责罚。” 郑太后蹙了蹙眉:“哀家听说那兰池殿女史一直喊冤,可真有此举?” 朱晏亭答道:“戴罪之人束枷时,无人不喊冤,或意图减免处罚,或者意图脱罪。妾会广纳殿中之人所见,秉公处置,请太后放心。” 郑太后笑了:“……皇后伤到哪儿了?怎么不请太医令来看看?”朝魏仓下令;“去请少府太医令师广,让他携几个女侍医一同来。”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兀自休憩养神的齐凌突然按了按桌案,站了起身。 郑太后的目光倏然转至他身上。 “儿子还有要务,先行告退,飧食后再来。”齐凌说着,眼风扫过朱晏亭:“皇后替朕多陪陪母后。” “是。”朱晏亭面色如常,恭敬应诺。 郑太后没料到他这个当口要走,掩下惊色,蹙了眉:“大婚休沐,还有什么事这样忙?皇后的身体你也不上心?” 齐凌笑道:“今日午后儿子要在宣室殿见列国使臣。其远涉山河,上表恭贺,实不忍吝惜一面。”他含笑的目光扫过端坐的朱晏亭:“有母后垂怜,皇后身体定然无恙。” 郑太后沉默了片刻,劝道:“太医令会将脉案送去宣室殿,皇帝忙完,还是过一过目,否则哀家也要替皇后寒心了。” 皇帝满口答应:“这是自然,脉案送宣室殿不必过曹,直接递书房,儿会亲自过目的。” 齐凌走后,本就空旷的长信宫大殿愈显得安静,郑太后重新将目光投向了朱晏亭。 朱晏亭微微垂首,低眉顺目。 从她面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情绪,仿佛木雕陶塑的偶人一样。 她越是如此,郑太后目光就越深沉。 从魏仓出门去请太医令,到太医令师广携带四五名女侍医进殿叩拜,其间约莫一盏茶的时间,郑太后和皇后一句话也没有说,殿堂内安静得落针可闻,宫人们噤若寒蝉。 师广行过礼,按照太后的旨意,为朱晏亭验伤,号罢了脉,迟疑道:“殿下是施粉盖了伤痕?” 朱晏亭一动不动,面色逐渐变得有些难看。 郑太后在她一直不动声色的面上捕捉到一丝狼狈,终于有一点笑意浮上了眼角。 “你们几个”她吩咐女侍医:“扶皇后到殿内褪粉,让太医令诊治。” 朱晏亭猛然抬起眼睫,投向上首之人:“妾伤无忧,数日可愈,多谢太后关怀。只是……这伤口实在不必请太医令看验。” 太后见她慌张,笑问:“为何不能验?” 朱晏亭顿了顿:“伤口不雅,不宜宣之人前。” 然而她越是推拒,郑太后越是觉得可疑,她握着扶手,笑意满盈于目:“ 殊不闻扁鹊与蔡桓公?皇后不可讳疾忌医,毫厘之伤,也会腐侵肌骨,以后后悔莫及。” 太后又道:“那金簪究竟是刺伤,还是挑伤,是不一样的。诊法不同,治法也不同。” 这话一出,不啻于一道惊雷,滚在众人之耳。 师广不知内幕,也能察觉氛围怪异。魏仓等骇然生惧,恨不得未在此间,无生两耳。 “不知皇后可曾听闻最近长安有一首童谣?” 太后一句一句,娓娓道来:“哀家偶然闻之,惕醒不已。谶纬之言,事涉王孙,不得不慎查。” 朱晏亭着实被她一言惊住了,久久没有出声。 事实上,昨日的大婚关乎的并非她一人的颜面,也与皇帝休戚相关。这是齐凌亲拟的诏书,亲定的皇后,也是他登基之后自己做主的大动作之一。 故而,朱晏亭原本以为这等阴私丑事,顶多暗中博弈,无论如何不会闹到明面上,让各自太难看。 然而当下的场面却是——不管郑太后是否背后直接有参与童谣之事,她都觉得这是个可趁之机,不惜撕破表面的温情脉脉、同伤皇帝颜面,也要借此给自己重重的打击。 她怔然半晌后,微微笑了,轻声问:“太后疑我?” “是哀家老眼昏花,记不得皇后颈下是否有‘青砂’了。” “太后,那童谣说的是‘鸾’,妾既聘与陛下为妇,为何是鸾,而不是凤?” “可哀家记得,从前明贞太主起宫台,作了‘丹鸾台’” “妾母封爵比诸王,用鸾不僭越。妾住的是从前太后所居的椒房殿,执的是太后用过的金印,便真是谶言有所指,也该是凤吧?” 郑太后冷冷一笑:“是凤是鸾,就要看有无‘青砂’缠颈了。” 朱晏亭哑然片刻,将目光从太后身上挪开,直视前方,面无波澜,语气笃定,淡淡道:“我颈侧无痣。” 郑太后覆掌于膝,好整以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