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安瑟尔谟(2 / 2)

当然,首先于象征而言——例如圣餐是基督的象征,便代表一种只有通过超越感官外表才能领悟到的真理。

而人们观看这些圣像时,便不应只停留在它们的表面表达上,而应该超越感官外表,意识到它们只是图像,是真实的图像,而不是真理本身。

大多人都会错误地将这些感官圣礼视为仅代表自身,而不是超越自身的更高真理。

相似的,对于我们口中的[词语]而言,词语是指向其他东西感知的符号,首先指向一个概念,通过这个概念,指向现实中的一件事物。然而,并非所有词语都意味着存在的事物,根据安瑟尔谟所提出的:

1) 用其名称指示、通过心灵构思的,并实际存在的东西(例如石头);

2) 具有名称和心理概念,但不真实存在的东西(例如从未被证实的海怪);

3) 仅有名称而没有相应的概念的东西(例如[无]);

4) 既没有名称也没有概念,也没有任何存在。

简单而言,存在三个语言层次:口头表达、心理表达及不能归因于任何语言的层次,当然,若按照之前《论解释》的说法,这些概念是事物的自然相似物,所以适用于所有人。

从而便产生三种方式谈论一件事情:通过感知的感官标志(通过身体感觉);在内心思考,而那些标志则在外部是感知的;以及不使用任何标志,在我们的头脑内部进行表达,通过肉.体形象或根据事物本身的不同性质的理性概念。

当然,感官一向是与外界相接触最直接的途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加深我们的回味与记忆。

或许我该将这点作为论据,来向你解释每日深夜拜访的缘由,亲爱的。

你的

盖尔

ps:信交给猫头鹰了,不过我打算在猫头鹰送到信之前出现在你的面前。亲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