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 > 分卷阅读23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31(1 / 1)

了算?” 楚云和一拍大腿:“我听懂了!崽儿的意思是用买棉花的钱去买粮食,相当于一亩地换来十倍、百倍的粮食!” 楚溪客笑眯眯地点点头。 楚云和笑道:“这么一说,还挺划算。” 在场之人纷纷怔然,这买卖确实划算啊,为啥没听说有人借此发财? 实际上,不是没有,而是他们不知道。 不怪他们没有商业头脑,主要是这个时代粮食产量低、交通不发达、经商不被鼓励等种种因素造就了这个时代士人阶层固化的思维模式——种粮、囤粮,以备不时之需。 很少有人敢于耕种大面积的经济作物用来交易,转而再去买粮食,一来没必要,二来官僚清贵们多多少少有些看不起这种所谓的“商贾勾当”。 话说回来,楚溪客并不认为平川折冲府就一块良田都找不到,毕竟是被后世称为“塞上江南”的地方,大片的湿地和冲积扇平原,别说种粟米和大麦,就算撒下一片稻种都能长得郁郁葱葱! 楚溪客甚至忍不住在想,回头让人去传说中的“占城”薅几棵禾苗回来,没准一不小心就能把“占城稻”给研究出来呢! 再不济,他还能重操旧业,卖烧烤!指不定三五年后,楚记小烧烤就能开到当年霍去病打下的狼居胥山去呢! 楚溪客非常乐观地想着。 姜纾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算可以买粮食,去哪里买,如何运输,怎样防止朝廷从中作梗,你可曾想过?” 楚溪客一摊手:“我只是一个阅历浅薄的后生崽,这么重大的问题就交给阿爹阿娘去想吧!” 姜纾失笑:“既然你已经考虑清楚了,那就去平川军吧!” 家长发话,一锤定音。 *** 接下来,就是繁忙的准备工作了。 今上不会昏迷太久,为了防止他醒来后派兵追击,楚记一行人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平川。 这种时候,就用到贺兰康的排兵布阵能力了。 他把人分成了三拨。 第一拨是数名斥候,率先赶往平川安排接待事宜;第二拨是上千名平川军,护送楚记数百员工和猫猫狗狗随后出发;第三拨则是数百平川军精卫,这次他们押送的是一年来楚溪客赚到的大把银钱。 剩下的数万平川军由楚云和与林二郎带领,暂时留在凤凰谷,一来是看顾谷中财务,二来也是为了防备今上突然发难。 至于蔷薇小院和翠竹大宅的一家人,则是伪装成前去灵州赴任的官宦人家,一路走官道,顺利的话会比第二拨人更早到达。 姜纾已经提前办好了所有人的路引,这未雨绸缪的能力,毫无疑问换来了楚溪客一大波彩虹屁。 四月初六,诸事大吉。 楚记的队伍自凤凰谷出发,一路向北,去开辟他们的新天地了。 官道上,一辆宽大的马车疾驰而过,车旁还跟着数匹矫健的骏马。 接连路过数个村庄,马车都没有停留,一直到了远离人烟的郊外,赶车的年轻人才勒紧缰绳。 “阿爹,就在这里野炊好不好?” 如此鲜活的声音,是楚溪客无疑了。即便枯燥的旅程中,他也能把艰难的风餐露宿称为“野炊”。 再往前走就进山了,这里刚好位于一片开阔的谷口。路边有一棵槐树,树冠周正,遮下一片阴凉,不远处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可以用来灌满水囊,溪流对岸便是绿意融融的麦田。 姜纾愉快点头:“依山傍水,是个好地方。” 于是,云娘子和云浮等人便从车上跳下来,帮着楚溪客和云飞一起收拾起来。 几个骑马的郎君则是喂马的喂马,捡柴火的捡柴火,顺便活动一下饱受折磨的腿脚。 突然,云柱惊叫起来:“水里有银子!” “哪呢哪呢?我看看!”楚溪客闻着银子味儿就跑过去了。 一众小辈都跟了过去。等到看清水中“银子”的模样,大伙纷纷笑起来:“哪来的银子,这明明是鱼!” 楚溪客找来一个木瓢,在水里晃了晃,便有一条银色的小鱼主动跳了进去。 “还真是鱼啊。”云柱有些失望地挠了挠头。 楚溪客却十分惊喜:“是银线鱼,非常难得,好久没吃银鱼扒蛋了,今日有口福了。” 云字辈四人组当即找来水罐,分分钟捞上来两大罐。 这种鱼之所以叫银线鱼,是因为鱼通体银色,又细又长,在水中游动的时候就像一条银色的丝线。 银线鱼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用去除内脏,可以直接煎着吃。 因此,楚溪客只是用水淘洗了几遍,然后放在一旁稍稍晾干,再依次摆到平底锅上煎。 煎到五成熟的时候,就可以浇蛋液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蛋液要浇得厚实一些,不能搅拌,直接盖上锅盖。 只有保持一个密闭的空间,蛋液才能膨胀起来,形成一个焦黄色的鸡蛋片。鸡蛋片凝固之后就可以翻面了。 这时候鸡蛋液和底层的银鱼便融合到了一起,银色的小鱼头尾相接排在金黄的鸡蛋片上,就像一个香喷喷的“银鱼披萨”! 到这里,还不能吃。 最后还要调一个浓稠的鱼香汁,均匀地涂抹在“银鱼披萨”上,楚溪客自创版的银鱼扒蛋就出锅了! “唔,好吃!” 依旧是云字辈担当气氛组,并十分给面子的一边忍着烫一边大口吃。 楚溪客同样吃得美滋滋。 桑桑和二桑也分到了属于自己的部分。小家伙们不光自己吃,还不忘照顾自己的好朋友——浴缸里新来的银线鱼。 为了感谢那条主动献身的小银鱼,楚溪客没有吃它,而是挑了几条活蹦乱跳的和它一起放进鱼缸里,跟那几条从蔷薇小院带出来的小金鱼作伴去了。 是的,姜纾撤离长安的时候,把家里的花花草草和小金鱼都给带出来了…… “扑通”一声,桑桑往鱼缸里丢了一块鸡蛋碎,上面还挂着半个可疑的鱼脑袋。 早已和桑桑熟悉的小金鱼们争相冒出头,开心地啄着鸡蛋吃。新来的几只银线鱼则缩在缸底,瑟瑟发抖。 离家千里,舟车劳顿,因为有了楚溪客的美食慰藉,一家人不仅没觉出辛苦,还受到楚溪客的感染把这段旅程当成了野炊。 *** 过了延州,一下子变得荒凉起来。 村庄不再一个连着一个,往往是走上大半日都看不到一处人家。道路两旁也不再是绿油油的田地,换成了沟壑万千的黄土高坡或者灌木杂乱的荒地。 越往北,天气越凉,人们的穿着却愈加单薄。确切说,是破旧。 路上偶尔有一两个行人,远远地听到马蹄声,不是好奇地观望,而是慌乱地躲起来,直到楚溪客一行人走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