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吃,可以用刀切成小块,配上二两青梅酒,也可以切成碎末,配着主食吃。 楚溪客准备了两样主食,刚好是有西北特色的,肉夹馍和青稞面。 云浮大声赞美:“以前也不是没吃过小郎君做的肉夹馍,为何每次吃都觉得比上一次更好吃!” 云竹也习惯了争相表达自己的喜好:“拌在青稞面里也很不错,比寻常臊子更入味,还不油腻。” 关键是,楚溪客做的青稞面不是用水煮的,而是蒸熟的,蒸出来的面条麦香味更浓郁,也更有嚼劲,油滋滋的坛子肉拌进去,两相中和,回味无穷! 其余人都没说话,因为一直在埋头吃,根本顾不上说了。 两刻钟后…… 五公主放下饭碗,娇声道:“真遗憾,这么好吃的餐饭,回到长安就吃不到了。” 众人听出她的言外之意,纷纷愣住。 平日里楚溪客跟她斗嘴最多,此刻最担心她的也是楚溪客:“你要回长安?不怕被你父皇穿小鞋吗?” 五公主扬了扬下巴:“总得有人留在长安,为平川军打通粮道,帮你看好那个位置,你说说,除了我,还有谁能胜任?” 楚溪客毫不吝啬地说:“没有人,绝对没有!” 五公主轻哼一声,像只骄傲的小凤凰。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回长安的路绝不轻松,尤其没了贺兰康的护佑,一不小心甚至会丢了性命。 楚溪客低声问:“想好了吗?” 五公主点头:“想得不能更好了。” 是楚溪客让她触摸到了思想深处的那层壁垒,一旦触碰到了,就再也无法忘记。 所以,她要回去,她是大昭的公主,她身上流着贺兰家的血,她有贺兰氏的勇气和智慧,也有独属于她自己的抱负。 “那就麻烦你帮我一个忙吧!” 楚溪客从房中取出楚记所有的房契与配方,郑重地交到五公主手上:“帮我重开楚记吧!” 这下,轮到五公主愣住了。这个小箱子里装的不仅仅是成山的财富,还有楚记的势力。 她忍不住问:“你想好了?” 楚溪客借用她的话回答:“想得不能更好了。” 五公主噗嗤一笑,大大方方地把箱子接了:“也好,我就当帮你看着,等你这个平川王做腻了,想回长安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这些必翻倍奉还。” 楚溪客眨了眨眼:“什么平川王?” 五公主笑道:“羁縻州就是一个小王国,当权者自然要称平川王了。难不成你不喜欢这个叫法,不然,鹿崽王?” 不是,等等!关键是,平川王为何会是他?! 第125章 五公主笑问:“不然你以为会是谁?” 谁都没以为! 他压根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五公主一脸无语:“那你现在可以想想了。” 楚溪客绕着桌子看了一圈, 首选当然是博学睿智脾气秉性一级好的自家阿爹了,阿爹如果不愿意的话,准阿娘勉勉强强也可以。倘若两位长辈坚决推辞, 这不还有东曦兄么! 他甚至连桑桑都考虑进去了,就觉得吧, 让成熟稳重又绅士的桑桑猫做“平川王”都比他合适。 最后, 还是林淼说服了他,只用了一句话:“姜先生要做首辅,贺兰大将军要带兵,户部是个要紧衙门, 还是交给钟离公子更合适,所以……” 所以, 不会带兵,不会管钱, 更当不了首辅的他就只能做这个没啥用,也不需要什么才艺的平川王了呗! 楚溪客自动补全了后一句。 林淼笑道:“你只要坐在那里, 我们所有人就有了方向。” 可以说是很有礼貌的安慰了。 楚溪客:……好叭。 就这样,楚溪客正式成为了准·平川王。 成为准平川王的日子……呃, 也没什么不同,还是要早起读书, 读完书就和云娘子搭伙做早饭, 吃完饭全家人都出去工作了,他就四处跑一跑,玩一玩,顺便找点儿活干。 今日, 楚溪客的工作就是搭鸭子窝。 小白鸭被他抓回来已经三天了, 好食好水地在院子里养着, 直到小白鸭熟悉了地盘,看上去也没有要逃跑的意思。 就是吧,这小家伙还挺记仇,每次看到楚溪客都要追上去啄一口。如果哪天没啄到,它就会跑到楚溪客的窗户下面,嘎嘎叫半晌,直到楚溪客妥协了,主动站出来让它啄,小白鸭这才罢休。 一人一鸭,一个跑一个追,已然成了全家人的快乐源泉。 虽然天天被啄,楚溪客还是任劳任怨地拉来一车土坯,给小白鸭做窝。 他现在住的地方在军营外围,除了蔷薇小院和翠竹大宅四面八方都是空地,因此可以无所顾忌地挖池塘,种芦苇。 唯一不方便的是附近没有河流,不方便挖渠引水,只能打了井水往水塘里灌。好在小白鸭看上去并不介意,游得还挺欢快。 鸭窝就垒在池塘边,四四方方的一间小屋子,其中一面没有墙壁,直接和池塘相通,楚溪客还用木板搭了一个缓坡,方便小鸭子随时游水。 鸭窝里铺着干草,放着食槽,干草每隔一天就会换一次,保证干燥卫生,出口两侧还种上了芦苇,这样会让小白鸭更有安全感。 做这些的时候,楚溪客特别有耐心,就像布置自己家一样。 鸭食也是他亲自做的,粟米糠掺上豆粕,再剁上两把小鸭子喜欢的草根草茎,早晚各喂一次,小白鸭总会全部吃光。 除了这些,还常常有加餐。 那些从长安城跟过来的孩子们,不知道从哪个大兵头嘴里听说了“白鸭神”的传闻,每天都会尽职尽责地抓来虫子和蚱蜢,毕恭毕敬地放到小白鸭经过的地方。 几日下来,小白鸭也熟悉了这样的流程,基本到了“约定”的时间,就会赏脸地过去吃一吃。 孩子们常常躲在草丛里,一脸紧张地看着,等到小白鸭吃完离开了还会跑过来看一看,确认一只虫子都没剩下,就会高兴地欢呼起来。 被兵士们杜撰出来的“白鸭神”,已然成了这些远离故土的孩子们小小的慰藉。就连大人们也会偶尔过来,撒一把谷子,对着小白鸭拜一拜。 楚溪客每每看到,总会哭笑不得。 刚好,今天长辈们都不回来吃饭,楚溪客干脆骑上马,去了一趟楚记员工的临时落脚地。 为了保护女眷,楚溪客没让大伙住在军营,而是在靠近城门的地方租了一个大院子,楚记的大人小孩就挤着住了进去。 倒不是他抠门舍不得多租两间,实在是因为这地界地广人稀,还很穷,有些人家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直接找个土坡挖个窑洞就住进去了。如今这个院子,还是当地唯一的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