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不说, 咱家小郎君着实有那么点狗屎运在身上,怪不得喜欢粪土呢!” “谁说不是呢, 打个鸭子的功夫就能发现一片盐湖,这不是天命所归是什么?” “说到天命所归, 我是信的。那片湖你们知道吧,就是牧民们说的有五花马神迹的那个, 八成是花马神指引小郎君!” “我怎么听说是一只小白鸭呢?” “当真是白毛鸭子?那可是祥瑞!” “这样看来,咱们小郎君不仅得花马神眷顾, 就连白鸭神都瞧上他喽!” 于是乎, 军中关于楚溪客的传说又多了一条——众神眷顾的男人。 流言传到楚溪客耳朵里,他整整三天没好意思出门。 万一被人问起来怎么办?难道他要说是自己追鸭子追得太嗨,一不留神头朝下栽进了湖水里吗? 就让美丽的传说继续美丽吧!【微笑】 总归,除了楚溪客之外, 大家都是高兴的。 每个人都有了事做。 楚云和和林二郎快马加鞭赶了过来, 负责盐湖的安保。他们两个是唯一和各方节度使没有瓜葛, 同时也不会被今上收买的人。 林淼是楚溪客叫来的。 羁縻州正式运行起来之后,原有的行政区划就要打破,州内需要组建一套完整的行政体制,类似于朝廷三省六部。 所以,楚溪客就想起林淼了。 在《血色皇权》中,林淼可是做过宰相的人,管理一个小小的羁縻州不在话下。 事实证明,林淼比他以为的还会“做官”。他不仅有为政的才干,还有廉洁的风骨,最关键的是还很会做人,无论对上还是治下没有一个人能挑出毛病。 楚溪客打心眼里佩服他,所谓“外圆内方”、“长袖善舞”说的就是这种人吧! 钟离东曦也有了差事,姜纾给他组了一个营造局,让他去修王城,当做羁縻州正式确立之后三省六部办公的地方,也是未来“平川王”及其家眷的居所。 只冲着后面这一条,钟离东曦就劲头十足。 这时候,楚溪客还没意识到“平川王”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更加没有在意,这个头衔会落在谁脑袋上。 他就想着,既然他家东曦兄去建王城了,那他就建建他们的小家好了。 首先要把屋子重新修整一下。 因为天气干燥,风沙大,木料贵重,因此这边的普通民居多是土坯垒成,屋顶是平的,方便晾晒粮食。 而且,房子的布局也不像长安的屋舍那般,有前厅后寝、屏风挟屋之类,顶多就是四四方方的一间屋子,进门就是土炕。 楚溪客带着一帮楚记的小子们和泥、晒土坯、挖地基、盖房子,愣是把原本的三间小屋改成了豪华套房。 正中是一间堂屋,一家人日常吃饭啊,聊天啊,待客啊,逢年过节祭祖啊,就在这里了。 从堂屋出来,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大套间,每个套间都是一室一厅一书房的配置,一看就是父子两代人一起生活的。 每间屋子都是四四方方,门窗朝南,每个屋里都有炕。卧房的炕高一些,也大一些,用来睡觉;书房和客厅的炕则低矮狭窄一些,更像是矮榻,用来坐着喝茶或写字。 之所以都盘上炕,是为了取暖。 每一个炕之间都有火墙和烟道相连,一直通到后院的灶膛里。一日三餐烧火做饭的时候,连带着就把炕给烧了。 这样一来,所有房间就像铺着地暖,一整天都是暖烘烘的。当然啦,夏季是不能这么干的,到时候只需要把火墙和烟道堵上就好。 和西屋相连的地方还有一个小猫房,同样是一个正堂,两间屋子。 正堂里放着猫爬架、猫玩具、猫饭碗,东西两侧的屋子里则是猫窝和小帐篷,桑桑和二桑一间,阿晚和小猫崽们一间。 奶牛猫是五公主家的,偶尔过来转一圈,平日不在这里住,阿晚看上去也不怎么在意的样子。 最让楚溪客用心的还是前后两个小院。 后院有灶台,有陶瓷窑,还有一个宽敞的工作间;前院则搭上了凉亭,种上了桑树,挖开了池塘,养上了荷花和小金鱼,还多了几条银线鱼。 楚溪客笑眯眯地宣布:“虽然暂时没有蔷薇,但咱们的家依旧是蔷薇小院。” 姜纾点点头:“会有的。”说完又轻声重复了一句:“会有的。” 他把脸转到楚溪客看不到的方向,遮掩住湿红的眼角。 贺兰康揽住他的肩,往自己怀里拢了拢。 他知道姜纾为何会如此动容。 这里是军营驻地,屋舍都是统一的规模,拥挤而狭小。楚溪客和钟离东曦住进去之后,就没有多余的房间了。 所以,姜纾和贺兰康从长安回来后,一直住在军帐里。 彼此间谁都没有就此说什么。只有一次,夜半醒来,姜纾低声念叨了一句:“不知道鹿崽有没有踢被子。” 当时,贺兰康抱住他,一声叹息。 不管楚溪客有没有踢被子,都和他们没关系了。孩子长大了,总要分家单过。即便将来有了王宫,也是要和长辈分开的。 他们没想到,楚溪客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却做好了打算。 此刻,他的“打算”已经呈现在眼前了。 不光“蔷薇小院”,旁边还有“翠竹大宅”,云娘子一家也有了独立的套房。当真是一个都没有少。 “一家人,当然要齐齐整整了。” 楚溪客扬着下巴咧着嘴,一副等夸奖的模样。 全家人便用发自内心的喜悦来奖励他了。这也正是楚溪客想要的。 *** 为了庆祝新屋建成,楚溪客做了一顿坛子肉。 做坛子肉不能只用瘦肉,最好是四肥六瘦,这样炖出来的肉香而不腻,瘦而不柴。 肉选好之后,就连皮带肉切成婴儿拳头大的方块形,凉水下锅,煮到八成熟。所谓的“八成熟”其实没有那么严格,楚溪客的习惯是稍稍用筷子戳一下,肉块有弹性,又不会轻易戳个洞,就差不多了。 之后便是焖煮的过程了。 这里有两个很关键的细节,一是要找一个厚实耐热的坛子,锅身提前预热;二是肉块在锅里摆放时最好侧放,这样皮和瘦肉都不会焦黑,中间的肥肉还能融进汤汁里。 调料的添加也有讲究。 只需要放料酒、酱油、糖和桂皮就好,不需要再放盐,因为酱油和料酒已经代替了盐的功能。也不用额外加水,为的就是让坛子里的热度慢慢把肉焖熟。 最后用小火焖制就好,每隔一刻钟翻动一下,为的是让坛子底部的料汁均匀地渗透到肉块的每一个部位。 大约半个时辰,香喷喷的坛子肉就能出锅啦! 因为是大块肉嘛,很少有人直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