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 > 分卷阅读27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70(1 / 1)

到长安,今上虽然没有在明面上跟她撕破脸,但暗地里的打压是少不了的。 最让人恶心的是,今上把德妃和四公主接回了宫。 德妃在猎宫圈禁一年多,大病一场,命都丢了半条,此次回来不仅没有学会蛰伏,反倒更为高调。 并非她蠢,而是她看透了今上的手段——想要打压二皇子的时候,就把三皇子搬出来,二皇子和三皇子都不能让他满意的时候,又把“皇长子”从洛阳接过来。而此刻,今上感受到五公主与贺兰氏的威胁,便用得到德妃与四公主了。 因此,德妃趁此机会大肆开展“夫人外交”,联络起大半京中贵眷与五公主打擂台,在讨好今上的同时也是为了给二皇子和四公主铺路。 事实正如她所愿,那些从前争相讨好五公主的人,转而奔向了四公主。 平川军“造反”的事瞒得了寻常百姓,却瞒不过京中贵胄,从前在他们眼里五公主是“贺兰大将军唯一的外甥女,大昭最尊贵的公主”,如今却成了“反贼的同党,一个不慎就会身首异处”。 仿佛一夜之间,五公主就从人人追捧变成了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若放在从前,五公主就算心性再强大,也难免会窘迫难过。 然而,自从认识了楚溪客,看到他从一个小小的“庶民”挣扎出这样一番景象,五公主便突然觉得,长安这一方天地太小了,那些贵族小娘子们整日在意的嫁人生子攀高枝也太小了。 当她的心境彻底放开,也就不会把旁人的目光以及一时的困顿放在眼里了。 如今,五公主在楚记暗桩的帮助下,把仙草园和丸子坊换成了她自己的人,虽说生意远不如从前红火,却也没有辱没了“楚记”的名声。 阿肆则离开了皇宫,藏身于黑店,偶尔做一些五公主不方便出面的事,闲暇时间就是给钟离东曦写信。 写得不算勤,也就每日一封吧,内容大同小异,结尾高度一致:“阿兄,我想去平川。” 钟离东曦的回信也千篇一律:“不急。” 楚溪客笑得前仰后合:“你为何不让他来?” 钟离东曦道:“留小五一个人在长安,我不放心。” “不是还有贺兰贵妃吗?” “贺兰贵妃在明,终归不方便。” 楚溪客嗤啦一声把米饭倒进去,又挖上一大勺蟹黄酱,一边颠勺一边说:“你也不能太偏心,虽然五公主是你妹妹,可阿肆也是你弟弟,他俩年纪可差不了多少。” “他是男子,还是兄长,理应照顾小五。”钟离东曦多少有点子重女轻男在身上。 楚溪客眨了下眼:“五公主可不弱。” 《血色皇权》中,阿肆早早就被德妃害死了,五公主不仅搞死了四公主和二皇子,还和主角受对峙十五年,妥妥的大女主路线。 钟离东曦看向楚溪客:“你想让阿肆来?” 楚溪客颠着勺,回道:“是阿肆自己想来。” 钟离东曦俊眉微微挑起:“他想来,你就觉得应该让他来?” 楚溪客一心炒饭,没有注意到他微妙的情绪变化,只是随口说道:“不然呢?他自己想做的事,你这个做兄长的总要尊重一下,不能硬压着让他不开心吧!” 钟离东曦抿了抿唇,不说话了。 楚溪客把满满一锅豪华版“扬州炒饭”盛进盘子,想要偷偷喂一口给钟离东曦吃的时候,才发现他的王妃殿下正站在角落默默自闭。 “不开心?” 楚溪客飞快地回顾了一下刚刚的所有对话,连语气词都考虑进去了,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钟离东曦目光沉沉地盯着他,依旧没说话。 楚溪客轻咳一声,放缓语气:“你还记不记得咱们的约定?” ——有事就说,不可以不长嘴! 钟离东曦顿了一下,这才开口:“阿肆是皇长子的时候你就对他很好,吃海鲜自助你还主动跟他说话,给他介绍菜色,不让他吃太多;后来知道了我才是皇长子,你洞房都没进就离家出走了……” 楚溪客:??? “你再好好想想,我明明进洞房了,衣服都脱了才发现你是皇长子!” 钟离东曦:“嗯,换成我是皇长子,你就开始嫌弃了。” 楚溪客……简直无法反驳。 钟离东曦的怨念几乎要具现出来:“直到此刻,你都在帮着阿肆说话,想让他来平川,担心他不高兴,嫌弃我不尊重他。” 楚溪客脑袋钝钝地转了一下,突然回过味来,这人该不会在吃他弟弟的醋吧? 楚溪客哭笑不得地解释:“我关心他,是因为他是你一手养大的弟弟,险些为你丢掉一条命——事实上,在我知道的那个故事里,他确实为你陪上了一条命,这一点就连主角受都做不到——作为大嫂,我关心他一下不是应该的吗?” 钟离东曦挑了挑眉:“鹿崽刚刚说什么?” 楚溪客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我是说,阿肆是你弟弟,我作为——” 作为大嫂…… 他刚刚说的是大嫂吧? 钟离东曦缓缓勾起唇角:“嗯,既然是来自阿嫂的关心,那便让他来吧!” 楚溪客:“……” 第144章 楚溪客只短短休沐了一日,就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棉田的采收工作中。 平川城的一千亩棉田不是他个人的,也不是楚记的, 而是隶属府库,通俗说就是“国营”。 因此, 从种植到采收都是六部衙门相互配合, 平川的屯田兵执行,楚溪客负责出主意加监督。 说到屯田兵,就要提到大昭的征兵方式了。 如今,大昭正处于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过渡时期。 所谓“府兵制”, 笼统理解的话可以用“兵农合一”来形容,朝廷在各地设置折冲府, 本地军户轮流上番,轮不到的时候就在家种地, 自给自足。 “募兵制”征募的兵丁更贴近职业军人,脱离农业生产, 由朝廷派发军饷粮草,兵士们按照当地的情况行戍卫之责。 平川军的职业军人严格来说只有两万, 如今正在贺兰康的安排下进行“特种兵训练”。剩下的就是屯田兵,王城的建造, 盐湖与煤矿的开采, 以及这一千亩棉田都是他们在干活。 若是按照其他州的传统,屯田兵为官府干活不用给钱,不过,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楚溪客跟贺兰康商议之后, 还是给兵士们算了工钱。 包括这次, 需要人手采收棉花的时候,楚溪客也是优先从屯田兵的家属中选拔。 兵士们心内感激,干起活来更有动力,将棉田打理得很好。 此刻,看着一望无垠的棉花田,楚溪客的心都敞亮了。 当初,他壮着胆子离开长安,靠的不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