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王家主和严家主奔波了三天,等得王裕和严祈都晒得蜕了一层皮,二人才顺利见到了楚霁。 丈量土地一事便这么被定了下来,虽说楚霁并没有释放王裕和严祈,但让二人稍感欣慰的是,王裕和严祈也终于不用整日被曝晒在阳光之下。 土地勘测一事由王家和严家最先开始,随即又在整个胶州实施。 对此不满的自然不在少数,但五大族之首的王家都松了口,其余的世家和豪绅也就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可有些土地,实在是来得名不正言不顺,甚至还为此闹出过人命来。 这种时候,当然没有家族愿意认领这些土地。 倒是好办,没人认是吧,楚霁印信一盖,从前的地契悉数作废,直接充公。 这可叫那些人肉疼不已。 这些土地能让他们不惜人命也要抢过来,可以想见,是何等良田。 事到如今,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后悔也来不及了。 时间一格不错地往前走,在胶州的土地被一尺一寸地丈量时,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场也如期举行。 这一场科举在两百多名秀才中又选出了五十名进士,这些人根据考试排名和在答卷中展现出的特质被任命为胶州的大小官员。 在这些官员走马上任的当天,楚霁亦公布了一项新政 ——摊丁入亩。【1 】 废除了从前朝起便承袭而来的人头税,按照个人所拥有的土地面积摊入田赋之中。 楚霁丈量土地的目的,终于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田少者则赋税少,田多者则赋税多。 为官者和从军者稍有福利,按照职位高低,能减免赋税的土地不等,但数量也并不大。 超出这一部分的土地,则与平民百姓相同,需要缴纳同等的税赋。 这可让整个胶州炸了锅。 平民百姓奔走相庆,在州牧府前长跪不起也不足以表达感激之情。 世家豪绅咬牙切齿,恨不得咬下楚霁的一块肉来。 第一百一十章 摊丁入亩的政策推行下去不过是一道政令的颁布, 可若是想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却是件久久为功的事情。 因着有在沧州实施摊丁入亩政策的先例和经验,楚霁在原有的政策上做出了一些改进。 胶州的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已经做好了统计, 按照土地多少,楚霁将税赋分为了五个等级。 拥有耕地少于十亩的人,属于贫苦农民, 这一部分人约为整个胶州人口的18%,其生活极其艰难。好在,在楚霁实施的新政之下,这一部分人既不需要缴纳人头税, 也无需缴纳土地税,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生活成本和土地负担。 拥有土地数量多于十亩,少于三十亩的, 为土地不充裕的自耕农, 这部分大约占胶州人口的65%,这部分人所需缴纳的土地税较少,在他们能够负担得起的范围之内。 这两类百姓加起来,已然超过了胶州人口的80%。由此便可以想见,整个胶州世家豪绅土地兼并的现状有多么严峻。 下一层级的便是拥有土地三十至六十亩的百姓, 这部分人属于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 约占人就的10%,拥有整个胶州州15%左右的土地。按照新政的政策, 他们属于正常缴纳税赋的人群,并不会受到新政实施的太大影响。 随之便是对新政颇有异议的地主乡绅, 他们占整个胶州人口的3%, 却每人拥有六十至一百亩的土地,总数约是胶州土地的25%。 这部分人的税收比例较高, 这一点自然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但他们也只不过是普通百姓,或许手中有那么一点儿权力,或许背后有那么一二靠山,但面对楚霁,无异是以卵击石。所以他们虽心有不满,倒也没有动什么歪心思。 反应最为强烈的自然是五大家族。 对于拥有土地面积在一百亩以上的人,楚霁要求额外征收土地税,税赋高昂。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税收比例下,买地买佃户对他们来说不仅毫无裨益,甚至是一件有损利益的事情。 久而久之,世家们不得不放手,土地也就会渐渐地回到百姓手中。 可楚霁有心整顿世家,剪除一二,等不了这么久。 王家和严家的事情已经铺垫了这么久,自然要再添上一把火。 近日来,王、严两家的来往愈发频繁,另外三族亦收到了王家的邀请,平白使得胶州的空气中都隐约透露出紧张的氛围。 五大世家中的另外三家现在还处于观望状态,既不与王、严两家过从亲密,也不对楚霁的新政予以支持。 但王家和严家可是快要坐不住了。 新政摆明了是针对的五大世家,王家更是首当其冲,严家亦是如此。 新政对于为官者和从军之人有所优惠,从军自然不在世家子弟的选项中,那么便只剩下为官和考取功名了。 可在楚霁入主胶州之前,他便已然将两家在胶州为官的子弟一把撸了个干净。 你说你家有人在盛京为官?不好意思,甭管你在盛京是多大的官职,在这胶州地界上也不管用。 两家又因为抵制科举制度,两家子弟纷纷罢考,现如今,想要在胶州官场上找到哪怕一个姓王或是姓严的,都是奢望。 这可真是搬起石头砸着自己的脚了。 “严老弟,我听闻令堂出身靖北侯府?不知可否说动一二,请靖北侯为我等筹谋?” 王家的会客厅中,王家主屏退下人,只留下严家主细细商量如何应对楚霁新政一事。 虽说楚霁已经按照约定将王裕和严祈放归家中,但新政一事,实在是一件动摇世家根本的举措,让王家主如鲠在喉。 说起靖北侯,严家主那是颇为骄傲。 他母亲便是已故老靖北侯的第三女,虽说不是嫡出,但身份地位在整个盛京都是数得上的。这论起来,当今的靖北侯还得称他一声表哥呢。 再者,靖北侯虽说是个侯爵,但并不如严家扎根胶州那般家底深厚,每年严家上供给靖北侯府的节礼那可不在少数。 “这个好说,待我修书一封,送到盛京。想必以靖北侯府的地位,拿捏一个楚霁还是不成问题的。” 一向眼高于顶、只手遮天的王家主这般好声好气地同自己说话,严家主不由得有些飘飘然,说话间也带上看得意的神情语调。 王家 主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心里却有些不屑。 严家原算不得什么大族,后来有幸娶了靖北侯府的三小姐,这才一跃成为了五大家族之一,能与他平起平坐。 面上不显,王家主也附和道:“我也会联系在京中的亲戚好友,设法打压楚霁的嚣张气焰。” 二人商量了好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