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穿书后男主为我打天下 > 分卷阅读18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83(1 / 1)

发往盛京的书信一连十日不停。 这些事情楚霁看在眼里,却也没拦着。 他倒要看看,盛京城中的大小官员,还有哪个是脑子里拎不清的。 果然,能在盛京城内摸爬滚打多年而屹立不倒的,就没有脑子犯糊涂的。一个个都对此事避之不及,叫楚霁很是满意。 他们给王家严家的回信,都是先被送到楚霁的桌案前,然后才送到两家手里的。 全都是劝着两家莫要再与楚霁作对的车轱辘话。 这结果并不难预料。 论官职,哪怕是最被两家寄予厚望的靖北侯府,也早已是风光不在。不过就是个祖上世袭下来的虚爵而已,说得好听,却无实权。比起楚霁这个手握军政大权的两州之主来说,还真是有些不够看。 论帝心,楚霁在盛京时,便少有人能出其右。现如今,他又有寻找仙药和平定胶州这两大功绩在,何止是简在帝心? 论兵权,皇帝曾下旨,许楚霁在沧州养兵五万。现如今楚霁又统领胶州,胶州守军自然也可有五万之数。这加起来,楚霁便可手握十万兵马,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那种。 已然起兵的蔡旷尚且不论,大雍仅剩的十五洲,楚霁独占其二,又统兵十万,哪怕是大将军阿史那钜,也要避其锋芒。 没人想要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找死。 收到盛京的回信时,王家主与严家主二人几乎气了个仰倒。 一个一个的不敢出头也就罢了,竟然还说那么些倒霉丧气的话。 亏得他们平日里举全族之力,扶持他们在盛京发展,未曾想,竟然就是一群活脱脱的白眼狼。 两人正长呼短叹之时,忽然有下人闯了进来。 下人也顾不得请罪,喘着大气,断断续续道:“不好,不好了,外头来了,来了好些官兵,说是,说是要抓人呢?” 什么! “抓什么人?” “回家主的话,说是要抓三老爷、大少爷、四表少爷……”下人呼啦啦说了一长串的称呼。 随着下人说出口的话,两人只觉得脊背发凉。 官兵要抓的这些人,正是那日在府衙,楚霁扔给他们的纸上,明确记录了罪状的人。 哪怕是王裕,也赫然在其中。 “那严家呢?”严家主忙不迭问道,心中却早有猜想,只怕是用王家的遭遇不会有什么分别。 果然,下人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想。 无暇再去深思楚霁的用意,两人步履匆匆地向外头赶去。 果不其然,一队官兵正在院子里抓人,偏生他们手里又拿着州牧大人的诏令,任谁也奈何不得。 再往门口看去,一个黑袍小将正手持双耳戟,伫立在王家府邸大门之前。 高大的朱漆木门,在少年的映衬之下,无端就短了一截气势。 两人自然认得,这是那日跟在楚霁身边的人。 王家主和严家主毕竟远离盛京和官场多年,自然不晓得秦纵的出身。 他们只听说这小将军是姓秦,却不知是什么来头,竟有这般的本事,也竟然这般得楚霁信任。 这一场抓捕并没有持续多久,倒不是只有王家和严家的子犯事弟被抓,五大家族无一幸免。 只不过,另外三家都还算得上是不太糊涂,教出来的子弟也不像王家严家那般,倒没犯下什么杀人放火的重罪,尚有可恕。 在楚霁雷厉风行的铁血手腕之下,王家和严家终于忍无可忍。 他们也的确无法再忍耐下去,家中嫡系子孙几乎皆被下狱,实乃是亡族之像。 他们也必须做出反抗,让这位不过二十来岁的州牧大人知道,五大家族能在胶州只手遮天近百年,也绝不是个好捏的软柿子。 芒种之日,正是小麦夏熟之节。 农民忙着在田地里收割麦子,只要这一茬的麦子丰收了,那么便意味着青黄不接的时节过去,家中便能够有所余粮了。 可也正是这一天,蝉鸣呱噪,街上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关闭了。 旁的倒不是要紧的,可这粮油店铺的关闭,引起了百姓极大的恐慌。 在麦子完全收获以前,他们要靠着在粮油店购买粮食才能维系生活。 在麦子收割之后,若是能有余粮,他们也希望在这时节能卖出最新一季的小麦,以求能换个好价钱。 可这时节,真是买卖各有所需的时候,作为中转的粮油铺子竟然大门紧闭了。 除此以外,涉及到百姓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的店铺悉数关闭。 也就是这时候,百姓们才反应过来,他们这么多年一直赖以生存的商铺,竟全数掌握在五大世家的手中。 恐慌在群众之中蔓延。 很显然,以王家为首的五大家族想要以商业民生来要挟楚霁。 “他们是不是忘了,我叫楚霁,益州楚家的那个楚?” 靶场之上,楚霁随手射出正中靶心的一箭,手上的动作十足狠厉,语气却懒散随意,似乎当真是疑惑极了。 秦纵站在一旁,一手为楚霁打着伞,一手将箭羽递上:“还请主公示下?” 那态度,和楚霁是如出一辙的云淡风轻,随意极了。 “呵,”楚霁接过箭羽,搭弓射箭:“既然铺子不愿营业,日后也便不需再营业了。” 楚霁此前的布局在这时全然派上了用场。 正是因为五大家族传承百年,家族庞大,所以才有不少子孙,祖上也曾是嫡系,只是后来慢慢没落,不得不出卖家产来维系生活。 这背后的大主顾自然是楚霁。 不过半日的功夫,楚霁名下的各式店铺全盘营业,以极大的资金水准和库存数量再次盘活了整个胶州城的民生。 不止如此,楚霁正式下令,将一众涉及民生的产业,如粮食和油一类的,归于官府经营。 青黄不接时,由官府出面售卖粮食;五谷丰收时,亦有官府出资收购百姓手中余粮,以免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 大局已定,在王家和严家还在垂死挣扎之际,另外三家已经极快地反应过来。 他们不仅迅速令手下的店铺再次开张营业,更是以家中有子弟在官场为官,须得保持廉洁清正为由,献上了家族中的大部分土地,请楚霁划归官府所有。 他们这个反应,楚霁早已料到。 这三家家风尚可,被抓捕归案的不过是些可有可无的庶出旁支,并不会伤筋动骨。他们又有子弟通过了科举考试,在地方上任职为官。 这其中孰重孰轻,他们能够分辨清楚。 对于三家称得上是赔罪的行为,楚霁表示,伸手不打笑脸人,此事便算是就此揭过了。 三家献上的土地全部归为官府所有,后又分给了少地无地的穷苦百姓,极大地改善了胶州的民生,形成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