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三国]香草门庭 > 分卷阅读35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58(1 / 1)

于王司徒等人,对吕侯不过使之如剑,如今剑折不堪为用,其必弃之唯恐不及。” 荀光见其神色已有变化,当即又道,“我荀氏从未薄待功臣,吕氏出身并州,若非我兄之信任,何有今日?其背义如此,谁还能信重其人?至有今日,皆是咎由自取。” “今日,我来说服夫人,是想得全功,若夫人实在不愿合作,我只好私下与郝将军、成将军商议。” 魏夫人呼吸一滞。 “俱是为国效力,我家正欲得人,想来二位将军亦有功名之念。” “……你想我如何?” “吕将军暴病亡故,荀凤卿出身名门,忠勇善战,请以本部兵马托之,必不负君意。” 荀光将摊开手掌,虎符躺在掌中,光彩熠熠。 第246章 强弱之辩 “时机已至,不能再等了!” 除夕夜宴,袁绍向麾下众文武道。 眼下新年将至,长安虽稍有云波,却未见实乱,荀含光卧病二月,荀氏依旧平常行事,眼见不死,此时再不起兵,更待何时? 群臣见他主意已定,虽有田丰、沮授二人心怀担忧,却又有众将热烈响应,终不能使他该变心意。 郭图进言,“明公以大义伐荀,扶持王室,必列数荀恶,驰檄天下,方名正言顺。” 袁绍称善,当即命书记陈琳草拟檄文,并使人张坛作祭,祷于上天,并使方士卜之。 三卜皆吉,袁绍踌躇满志,于是于新岁元日,举骑兵五万,步兵十五万,共精兵二十万,分两路向关中进发,又有南匈奴单于于夫罗部三万,乌桓单于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各领本族,或一万,或数千,同来相助。 …… “拜帖?” 荀采缓缓执起竹片,又将之弃于案上。 “正是,贾祭酒道将赴河东,前来辞行。”侍童道。 “祭酒……军师祭酒,阿弟不知何处想来他不知家中无人招待么?” “这……”侍童茫然抬头,“女君之意,是请贾公离去吗?” “……罢了,请他正堂款待。”荀采唇角抽了抽,低头扶了一把发上木笄。 若无弟弟先前那话,原也无妨,如今不免心头添了一层不自在。 好在,贾文和的确端端正正的辞了行,言语举止克尽礼仪,荀采便也公事公办代弟弟说了几句劝勉之句。 几句话后,再无可说,贾诩也不多留,起身就走,她自此渐也从容,即当以主人之姿相送阶前。 走下最后一步石矶,贾诩忽而脚步一顿,回身望来,“放心。” 荀采抬眸一愣,未及言语,贾诩已垂眸,不再直视,只躬身垂袖一揖,“荀女君止步,就此别过。” …… 新年过后,春讯已近,虽未见绿意,风已悄然薄了冷峭。 尚书台内,司徒王允正翻看近日文书。 博山炉白烟袅袅,香味清远微凉,稍无烟气,嗅之身轻似已飞云端之上。 “怎么不见春耕安排?”他放下手中文书问道。 “去岁虫灾,秋后多令各地种薯、芋、胡麻等物,如今时节,天气又异,已请太学农学诸公往各处查看水土,待诸位博士归来,方才好定今春岁计。”荀彧回答。 “春耕乃是一年大计,如今还未定章程,延误至此,还要狡辩?”王允神色一厉。 “只恐今岁再起蝗灾,故需谨慎。”荀彧再次恭敬解释。 “你意今岁尤有蝗灾?”王允怒斥道,“旧岁蝗灾,俱是应荀太尉穷兵黩武,已有激起民变之实,如今政通人和,上天岂会再降灾异?” 众尚书站在堂外,低声议论。 “王司徒这是什么话。” “先前朝贺之时,还不是这等口气。” “不过是志得意满了,要弃荀太尉旧制。”法正轻哼一声道。 众人齐喑,继而共叹了一声。 “这几日,王司徒府中私宴,你们可有人受了邀?”一人低声道。 几个出身名门的尚书郎彼此看了看,都不作声。 “我倒是得了请帖,”又是法正,见众人都看过来,他才道,“不过未去实难奉承。” 他的话实在没法接,众人默了一默,有人忍不住开口 “听说长平侯先前也去了?” “这等小人……” “若非太尉赏识,吕奉先何有今日?” “并州蛮哪知忠义。” “但听闻这两日长平侯得了酒病,闭门不出了。” “这又是什么意思?” “看不明白啊……” 众尚书虽近中枢,但官职卑弱,案牍劳形,再加之尚书令荀彧有意阻挡,于权势之争见影不见行,云山雾罩,多竟看不分明。 殿外议论并未传进屋内,堂中,荀彧袖中收着代堂弟辞官的表章,听了王允这一番话,却如何拿得出。 原本计划朝贺次日上表,因故耽误两天,又因正月事繁,总不得时机,今日王司徒至尚书台览事,本来合适,却未料对方如此急不可耐又刚愎自用,怎好与之相谋? “族弟含光自拜太尉以来,无日不思重煊汉室,恢复社稷,连岁领兵在外,征程辛苦,司徒此言,未免太重了。” 王允勃然一怒,正待驳斥,忽得御史台传报至前 冀州袁本初,已于今岁元日起兵! 河东先闻消息,驿站快马,日夜兼程,刚刚传至长安。 “啊” 只听得,王允惊呼一声,向后跌坐下去。 …… “……向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时人胁迫,莫敢正言……及臻吕后季年,擅断万机,决事省禁…… “太尉荀柔,本系名门,然质性巧佞,奸柔媚上,以色见幸,翼以封侯…… “贪恋权位,父死不归……专制朝廷,兄弟并举…… “承资跋扈,流毒百姓,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邢戮在口,爵赏专由……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 随着举兵的消息,袁氏檄文也传至长安。 “……即日,幽、并、冀三州并进,书至,州郡各整义兵,举武扬威,并匡社稷……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又拘迫之难,如律令!”[1] 未央宫前殿内,黄门令高声宣读了袁氏檄文。 诸荀固然愤懑难忍,满座公卿更被袁氏“举武扬威”骇得震栗恐惧。 袁氏地广兵强,手下有田丰、审配、沮授等志士忠臣为谋,河北名将颜良、文丑,统帅三军,此时举兵,必然已做好充足准备,朝廷去岁又遭蝗灾,钱粮不足,何以克当? 不如与之和解? 可,如何与之和解? 隐晦的视线相互交错之际,彼此之间默契已生。 “陛下,舍一人而安天下,还望陛下应允!”有人出列伏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