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在此刻的环境下,对面倒是能够看清楚他们的所在,他们的人马却已在第一波冲杀之中四散奔逃,以至于根本分不清敌在何处,我在何处,更遑论聚集在一起朝着对方发起反击。 或许他唯一能做的,只是一把扯过了亲卫,奋力叮嘱道:“速报佐平,尽快撤离此地!” 敌方来得太过突然,就算他们对于山势更为熟悉,在这仿佛已经漫山遍野都是的呼喝里,也根本只有被追赶驱逐的份。 与其死个不明不白,还不如尽快逃离。 在亲卫离开传讯后,他也连忙拉扯起了一支队伍,凭借着黑齿常之留下的几道栏寨往东撤离。 可还没等他撤出多远,就看见四面围拢而来了攒动的人影,将他的退路给截断在了当场。 当他眼见着另一群人也被逼退到中间的那一刻,他和来人相顾苦笑,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那不是道琛等人又是谁。 这些追兵显然就是缀在他们身后而来的。 想想也对,这些和尚在反叛军中的地位不低,又极有辨识度,不先抓他们又该抓谁。 但眼下不是推诿责任的时候。 两方既然恰好撞到了一起,不如尝试一道突围。 可沙叱相如还没来得及说出自己的这个盘算,就听到了一阵更为沉闷的声响。 他抬眼朝着敌方看去,就见在那当中出现了一批铠甲更为精良的兵卒,显然不是寻常身份,分明是对方的精锐到了。 不,不只是精锐! 那其中被簇拥着的一人年过六旬,虽有些文人模样,却俨然正是敌方统帅! 在对方手握的长剑上,恰有一抹残存的殷红之色,被雨水稍一冲刷便顺着剑身往下流去,直到彻底滚落进了地里消失不见。 但这疾步行来之中的肃杀之气,伴随着身后立起来的帅旗,却是分毫不减。 也正是随着此人的到来,周遭的兵卒越聚越多,像是连林木都已成了他们的扈从。 沙叱相如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朝着刘仁轨问道:“来者何人?” 他就算是死,也得死个明白。 下一刻他就听到的了对面中气十足的声音:“大唐驻熊津都督府长史刘仁轨,奉命讨贼!尔等若想活命,速速弃械投降!” 至于这讨贼之举到底是奉的陛下的命,还是公主的命,在任存山混战之中,显然没那么重要。 倒是阿史那卓云那头,才真应该叫做奉公主之命行事。 她这一路为的不是直接参战,而是确保山上之人无法顺利逃走。 否则,若是让重要人物逃逸,潜入百济民间,迟早要在此地出现动乱。 她的目标,乃是斩草除根! 那些随同她行动的士卒,基本都是在从青州出发的海船上就混熟了的,见她沉静地盯着前方的山道,对于山上的搏杀之声置若罔闻,也没人对她提出任何的质疑。 好在也就是在那头的声音稍稍和缓下来一些的时候,在场之人都在雨声中辨别出了另外一种声响。 那是有人在匆匆逃难、踩踏过了泥泞山地而发出的动静。 听到这个由远及近的声音,阿史那卓云顿时扣紧了手中的刀。 也几乎就是在对方露面的一瞬间,她直接下达了围攻的信号! 蜂拥而来的士卒从林木之下一跃而出,朝着这些本已狼狈至极的百济士兵杀来,惊得不少人在仓促间甚至惊掉了手中的武器。 而最为惊骇的,莫过于身居其中的鬼室福信。 他原本还觉庆幸,就算任存山忽然遭逢劫难,先上前迎敌的还是沙叱将军,又有道琛这些醒目的存在,让他在被困于敌群之前还有逃走的机会。 可哪曾想到,他竟直接一头撞进了“狼窝”之中。 公主允诺的功勋,让这些参战士卒只恨不得能多擒获或者斩杀几个百济叛军,尤其那居中一人,在衣着上与其余众人有别,身价必定不菲,更是成了狼群面前的鲜肉。 只是要数行动最快的,大概还是阿史那卓云。 两军交战,本就要比拼士气。 此刻一方意图以大功保住自己的参战资格,另一方却满心只想着逃走,在士气上说是天差地别也不为过。 鬼室福信还在慌神之中,就已见自己的面前迎来的一把利刃,和一双雨水沾湿也不改野性的眼睛! 是否要将其生擒根本不在阿史那卓云的考虑之中。 在开战之前刘仁轨就已说过了,百济叛军可杀! ------ “公主!” 一身泥污的信使快步登上了山城阶梯,拨开戍卫山中的士卒,一路高呼着直奔百济王宫而来。 雨早已在昨日就停了,甚至在午后还出了太阳,于是一点也不奇怪,他身上的泥污已成了板结的状态,就连他的脸上也有干涸的泥点子。 但大概也不会有人指责他此刻的失礼。 因为当他行到李清月面前的时候,便听他朗声奏报道:“刘长史令我来报,鬼室福信伏诛,沙叱相如、道琛等百济叛将被俘,长史领军杀敌两千多人,俘虏得百济叛军四千人,还有山中以及周遭民户正在统计之中。” 信使语气激动,“恭贺公主,任存山大捷!” 第104章 李清月几乎是在闻声之时便已拍案而起。 那信使话中, 最令人振奋的“任存山大捷”五个字让她听得最是清楚! 好啊,刘仁轨和卓云果然都没有辜负她的期待。 这条消息的到来,意味着她对百济叛军的算计已成功走出了最关键的两步。 而任存山的战果比起泗沘城的守卫战来说, 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鬼室福信、沙叱相如,还有那道琛和尚,没有一个被漏掉的。其中和百济皇室相关的鬼室福信还直接被诛杀在当场—— 果然是大捷之相! 她原本还有几分担忧的想法, 都在听到这句兴冲冲的报喜之时烟消云散。 在这份战果达成之后,如果说百济反叛军的势力还剩下什么人的话, 也就只有那还在倭国境内的百济王子扶余丰了。 可他要归国,起码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而在此之前, 李清月必定会和刘仁轨刘仁愿一并,将百济境内的隐患给彻底消除。 所以此人绝不会是问题的关键。 李清月便只是朝着那报信之人追问道:“我方损失人手如何?老师和卓云都没事吧?还有老师预计何时启程回返泗沘城?” 信使认真答道:“因为我方进攻任存山是在雨天,交战多有不易, 加上山中百济士卒不少,还是有五百多人的伤亡, 好在基本都是伤者。” “在我启程之前,长史已收到了公主让他不必回援的消息, 便没急着返程,而是用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