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武周]问鼎 > 分卷阅读70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00(1 / 1)

之下的报信人面目模糊,唯独那一句话, 还在清楚地回荡于他的脑海之中。 他确实是在说,襄王薨了。 襄王李弘过世了! “你在说什么浑话!”李治勃然变色, 朝着信使怒斥,“什么叫做襄王薨了!” 信使接到了示意匆匆赶了上来, 抵达了李治的面前, 以更为清晰的声音作答:“襄王感染痨瘵之疾,加之本就体弱,一时之间疾病恶化, 便这样……薨逝了。 ” “这是襄王临死之前写给天皇天后的信,也一并被送来了京中。” 信使的声音越说越低。 他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这短短两句话中,面前这位天子的脸色已经急剧地褪去了血色, 仿佛他只要再多说一个字,对方身上就会多加最后一根稻草,将他给彻底压垮。 都说陛下处死梁王李忠、许王李素节,又将前太子废黜为襄王,在父子感情上堪称淡漠, 但他此刻的表现, 分明不是这样的。 在他脸上, 一个父亲失去了心爱孩子的痛苦,被展现得何其分明。 可倘若李治在此时知道这个信使所想的话, 必定会告诉他,那两个孩子和他没什么感情,又如何能够和他看着一点点长大也一度寄予厚望的李弘相比。 从名字里都能看出这其中的区别来。 就算他已意识到,李弘绝不能担当太子重任,也被他的糊涂给气得一度晕厥过去,在李治的心中也只是想让李弘去襄阳继续安心静养而已,从未想过要了李弘的性命。 他是糊涂,不是真有悖逆之心,那他这个做父亲的又为何不能原谅他呢? 或许在事隔一段时间,不会再有人觉得李弘能被起复的时候,他们父子还有重新把酒言欢的机会。 可现在,随着这条突如其来的李弘死讯,所有的希望都泡汤了。 李治的指尖死死地扣在城楼的墙垛之上,试图凭借着这份疼痛,来让自己保持足够的清醒。也或许是在试图用这个举动,抵挡住此刻的天旋地转。 但太难了。 对他来说太难了…… 为何他这个风疾发作频频的身体都还没走到油尽灯枯的一天,他的弘儿却会被疾病带走,甚至都没能给他重逢再见的机会,就已撒手人寰而去啊! 苍天何其不公! 他颤抖着声音:“将……将弘儿的那封信给我。” 在这一刻,他甚至忘记了面前还有其他外人,若是注重帝王仪表的话,他该当称呼李弘为襄王,而不是弘儿。 剧烈的眩晕感让他在接到那封信的时候,险些让其脱手而去。 还是一旁有一只手先一步扶住了他,也按住了那封信,才让其没被失手抛到门楼之下。 李治转头,就对上了武媚娘同样沉痛而惊愕的面容。 是了,襄州这个风水宝地,还是他和媚娘商定之下才选出的。 弘儿病逝,媚娘这个做母亲的绝不会比他好受多少。 但现在襄王病逝,天子体虚病弱,她又不得不让自己振作起来,接下这封噩耗。 “打开看看。”武媚娘沉声开口。 在骤然惊闻李弘过世消息的瞬间,武媚娘也险些以为这是个笑话。 她是放弃了李弘不假,但从未想过如同对待李素节一般,以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方式对待李弘。 她也一直觉得,这个儿子的体弱多病,不堪大任,或许也正好能让他避开随后的争权之斗。 可谁也不曾料到,他的死讯会来得这样早,也这样让人猝不及防。 没有人能在这样的消息面前,完全无动于衷。 这封由李弘在病重将死之时写出的来信,也随即呈现在了她的面前。 病重之时的落笔飘忽,在信的头两句话中就已不难察觉,但他依然选择亲笔将这封信给彻底写完。 而毫无疑问,这是一封很长的信。 长到对于一个病患来说,最后的几个字简直像是在耗尽他最后一点心血写成。 李弘在信中说,他在刚刚抵达襄州后不久,襄王妃自当地学了个酿酒的方子,便是在隆中老龙洞中取水酿酒,名为隆中酒,而后将其埋在了襄王府的酒窖之中,也算是在来到襄州后寻个修身养性之事,本想留待数年后启封,看看能否新成佳酿。可惜天时不与,未能见到酒水酿造成功的时候,他就已先一步病重至此。 但好像,他也没这个资格去可惜什么东西。 事实上,在医官为他做出药石无医的评价之前,他不仅没留意过这酿酒之事,也没留意过其他人。 明明在废黜太子的诏书下达之时他就已经知道,自己多年间的所作所为,和放任臣子将自己作为武器,实在是配不上这个太子的位置,就连襄州也是个好地方,他却始终不知满足,觉得自己遭到了莫大的苛待。 直到如今,死亡当前,他才终于有一点回转醒悟。 只是他已经不起沿途奔波,无法再将这些话向着阿耶阿娘说出,只能借着这封信来略说一二。 他也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世家之毒,在于无形之间。 他们鼓吹助力,让他觉得自己仅有的三分本事也成了五分。 他们煽风点火,让他始终对于重回太子宝座心怀希冀,又在听闻李贤成为太子之后怒火攻心。 他甚至必须承认,直到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他依然在嫉妒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做不到像是他的名字一般,成为道祖在人间的化身,摆脱世俗的欲望。 又或许他在写到这里的时候,也不过是将他原本对于手足亲人的嫉恨,转成了绝不愿意让有些人好过的报复心,而不是……不是他终究看破了自己的处境,做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所以,阿耶阿娘大可不必因为一个懦弱而平庸的儿子去世而觉得痛惜。 李贤有他这个前车之鉴,该当能够担任好太子的位置。 安定外有功业内修德政,在这个镇国公主的位置上能走得长远。 周王和太平年岁尚小,也上有兄长与姐姐遮蔽风雨,更无需他的担心。 …… 在写到这里的时候,他有点想念曾经了。 当时的他刚刚接到太子监国的委任,而不能直接跟随阿耶阿娘前往并州巡幸,然后前往东都,于是一有遇事不顺心的地方,就直接嚎哭出声,最后终于能够被接到父母的身边。 或许,如果能在当时就让他从这个太子的位置上退下来,他还有可能有另外一条路。 但凡事本就没有如果可言,他也始终将这个太子的位置当做是属于他的私财,那就注定了,他能提出这个假设,也仅仅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这个东西。 仅此而已。 在失去了之后他才终于发现,世上有太多需要留恋的东西,其实远比那个太子之位重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