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武周]问鼎 > 分卷阅读8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55(1 / 1)

手给准备好总是没错的。 她也相信,在这场万众期待的出征送行之后,阿菟必定会给她交来一个比任何人都出色的答卷! 而在洛阳城郊,雕版印刷的作坊接连一月不息。 直到几乎未经手过几人的答卷、出题人和印制考卷的人都被陆续送往合璧宫“禁闭”。 而后在六月的制举正式到来之时,被送入了考场之中。 油墨印制而成的试卷,在气味和“笔迹”上都跟手抄的文字大不相同,让这些身在考场之上的考生都倍感新奇。 但他们来不及新奇太久。 武周初立,各地官员势必会迎来一批更迭。 他们已错过了两年前的糊名取士,没能成为当今天子的第一代门生,自然要把握好这第二次机会! 这场考核不似早年间的科举一般科目繁多。 比如明字科就因书法人才预备额外取用在今年被叫停了,文词雅丽科等偏门取士的科目也被取消,只剩下了标准的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算五科。 偏偏相争的士人又要远比其他年份的制举更多。 所以他们能做的,便是尽可能地在这张已将题目印刷清晰的考卷上,将他们的答案写得尽可能出彩! 什么女子掌权乃是阴阳悖逆,他们该当予以申讨? 在能够入朝为官,甚至是出将入相的诱。惑面前,寒门士子只会铆足了劲往上去拼。 而那些真正看到曙光的女子,更有人在数月的跋涉后方抵达了洛阳,踏入了春官贡院的考场之中。 不过这一次,没有了单独设立的珠英学士的名目。 所有考生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制举的参与者! …… 六月,其实并不是个适合举办制举的时间。 饶是洛阳的紫微宫会比长安那头稍凉爽一些,自贡院廊庑之下吹过的,也已是一阵阵燥热的风,根本带不走任何一点热气,反而让这些考场像是一座座蒸笼。 “陛下说这也算是一场考验……” 这话应当是没说错的。 颜真定作为此次的监考巡官之一,自走廊上朝着考场之内望去,看到的便是一张张额角带汗的面容。 但在出人头地,甚至是逆转命运的机遇面前,这也不过是她们需要越过的最简单的一道门槛罢了。 她忽然有点期待,看到那些糊名送来的考卷了。 …… 也差不多便是在此时,武清月所统领的大军终于越过了日月山口,抵达了青海湖畔。 相比于酷暑难耐的洛阳,这里的气温大概要更像春秋时节。 按照武清月让人制作出的简易温度计显示,这里大约只有20度出头。 可气温的宜人,显然并不代表这环境也很舒适。 当西平长公主接到武清月抵达的消息匆匆赶来的时候,就不太意外地看到,又有一批士卒因不适应高原的环境倒了下去,是被人抬入军帐继续诊治的。 其中还包括了不少年纪不大的女兵。 “这是……” 武清月答道:“那是我需要着重栽培的军队,先让她们适应适应吧。” 之前的两次出征西藏,和长期让士卒进驻西藏都护后建立的驻兵医疗体系,都没有浪费它们的价值。 营地中的种种发病情况,都被很快对症下药地平复了下去,以防出现医治不当而情况加剧的麻烦。 正因如此,虽然刚一抵达此地,就倒下了不少人,在武清月的脸上也并无多少慌乱之色。 这是预想得到的情况,自然没什么好慌张的。 何况,此次自中原发兵四万,在西藏都护和西海都护还能再补充两万兵马,再加上吐谷浑和东女国的随同发兵,光是人员调度会合都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正好能让这些抵达藏原的士卒先适应一阵。 她也随即朝着武妙元说道:“先让他们驻扎在此地吧,劳驾西平姨母陪我往西藏都护走一趟。” 武妙元也没纠结于这头的情况,应了声好。 只是跟上武清月策马而行的脚步后不久,她又一改先前迎接大军的严肃神情,轻声笑了出来:“你将那个对我的称呼一改,我都险些没反应过来你在喊我。” 她在吐谷浑国中的时候,人人称呼的都是王太后,和早前中原王朝还是李唐的时候并无区别。 但现在武周太子到来,却是称呼的一句西平姨母,而非早年间的弘化姑母。 这一句称谓的改动,竟是让人有种恍若隔世的怔然。 说来也对。 她的西平长公主封号,不是按照和前朝皇帝之间的关系,而是改姓为武后,被认作了当今天子的姊妹。 确实该当从姑母变成姨母。 武清月回得却是另一桩事:“可您不觉得这个封号更吉利也更应景吗?姨母以吐谷浑王太后的身份坐镇边陲,为朝廷得以派遣驻兵深入西藏腹地立下了汗马功劳。近年间吐蕃势力一步步收缩,也正是西部将平的迹象……” “行了行了,仗都还没打,你就先别恭维我了。”武妙元摆手回道。“若非要说有西平迹象的话,我倒是觉得,文成做的事情比我要多得多。” 在西行的路上,武妙元和武清月说道,别看吐谷浑的大权因为慕容诺曷钵身死、慕容忠孝顺,几乎全在她这个王太后的手里,吐谷浑的一些陈年陋习,除非正式瓦解国祚,或者将其中的贵族彻底杀光,否则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改变的东西。 倒是文成那边,所有的东西都是从零开始的。 “何为从零开始?” 武妙元回道:“等你到了就知道了。” 因为并无大军跟随,武清月抵达的时候,西藏都护这边还没有提前收到消息,文成都护在将士卒征调至乌海后,自己却没留在此地,而是去做其他事情了。 好在留守于乌海的驻兵在获知了太子到来后,很快给她和武妙元指示了方向。 在又策马奔行了几日后,越过了几处导向的哨站后,武清月才终于看到了那座规模不小的牧人营地,也在营地之中的篝火旁看到了文成。 她就坐在三块石头堆成的土灶边上,正在慢条斯理地将晒干过的牛粪堆进陶锅之下,充当今日煮汤的燃料,乍一看简直像是个最朴实不过的藏民。 只在抬眸朝着周遭看去的时候,才让人留意到,相比于她那一身耐脏耐用却也朴素的棉衣,她的气质绝非寻常牧民所能拥有。 她并未留意到武清月和武妙元的到来。 谁让那群围坐在她身边的孩童正在各自说些什么,完全压过了她们二人走近的脚步声。 武清月的耳力绝佳,明明还离得很远,就听到那个距离文成最近的小姑娘在说:“当然是我最有能耐了!我听阿妈的话,这半个月里跑了三个部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