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们说,现在有确凿的证据,之前常有的胸痛咳血症状,都是因为误喝生水导致的。” “每年献祭求神统统都是陈规陋习,中原人也不会拿我们去肥田种地。” “但是阿妈……”那小姑娘鼓着腮帮子,一脸无奈,“我跟他们说这些,还不如说下次暗访看到他们全喝开水,就多发几只小羊羔来得有用呢。我这么一说,那几个皮孩子当场就出去捡牛粪了。” “您是知道的嘛,这个天气又不用取暖,他们可不乐意多捡这些,耽误他们在草场上摔跤角力。” 文成噗嗤一笑:“我看你不止干了这些吧?” 那小姑娘也很是坦荡,“我也没干什么啊!就是路上途经的一个部落里躲着个北布巫医,是之前从遥远的逻些城过来的,据说是几年前没来得及回去,后面就回不去了。” “那些老顽固可信他的伎俩了,我到的时候就见他们听了这庸医的话,在取人骨做法器呢。” “您派出去的人经过的时候他们就装出个听命令的样子,实际上还是偷偷信奉这个。我聪明得很,才不跟他们正面起冲突,直接装作是放牧借宿,顺带把人给绑了,就捆在羊肚子下头带出来了。” “至于怎么料理他?那自然是阿妈来决定的事情。” 她满脸邀功地朝着文成看去,就差没将自己想要挨夸的话说出口。 武清月低声问道:“她怎么管文成叫阿妈?” 武妙元见怪不怪:“这些被文成一个个接触过去的部落里,愿意听她的话做武周子民的,尤其是那些年纪不大的孩子,也不知道是从谁开始的,都喜欢管她叫阿妈。大概是因为文成给她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吧。” “不过要我说,这些人也是遇上了个好时候。太子应当也是知道的,吐蕃的文字发明至今时间不长,卫藏四如之外的地方没有那么多识字的人,正好能让她们从头学起。” “文成在这头开设了识字课,认字多的能当个胥吏,多领些酒肉回去,结果喊她老师的没见几个,喊阿妈的倒是更多了。” “当了三年都护,多了上万个孩子,我可做不到这种耐心,要不怎么说文成有本事呢。” 武清月终于没忍住笑了出来。 这是什么藏族版本的一日为师终身为母吗? 但想想文成是以这等下基层的方式,逐渐让这些藏民心向中原,又觉得被一点点融入称呼之中的母亲,又分明没有任何的问题。 也就是在此时,文成像是终于发觉了这个声音并不属于营地之中的人,转回了头来。 落日的余晖正投照在来人的身上,便让她清楚地瞧见,一个三年未见的熟人,遥遥朝着她投来了一个赞许的笑容。 “……安定。” 不对,不能再叫安定了,该当叫做太子殿下。 她拍了拍身旁小姑娘的肩膀,“你们先回去吧,我晚些来找你说那个巫医的事情。” 小姑娘点了点头。 很快,那些喊她阿妈的孩子都先被带回了帐篷之中,只剩下了武清月三人坐在那篝火旁。 先前营地之中嘈杂的声音也很快平息了下去。 见已并无人打扰她们的对话,文成这才开口问道:“开战的人手都到齐了吗?” “我还以为你会问,我们为何会来这里。” 文成摇了摇头:“就算你们不来找我,我原本也打算在这两日回去的,没什么区别。再说,这西藏都护也早该来经由你验收一番,也好让你知道,当年并没有选错人。还是先说我问的那个问题吧。” “你觉得呢?”武清月并不介意听听她的看法。 当年她选择主动请缨留守西藏都护,所想的应当不只是教导藏民学会守礼知义,也想给进攻卫藏四如充当前哨。 武清月有理由相信,她应当还做了不少的事情,并不仅仅是收了那么多的孩子。 文成想了想,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敢问太子,钦陵赞卓在何处?” 进攻吐蕃,这个要报家族大仇的人绝不可能缺席。 那么现在,他在哪儿? 第284章 武清月没有隐瞒文成的必要。 她坦然回道:“他在小勃律。” “小勃律?”文成的神情一怔, “若是我没记错的话,禄东赞死后,赞悉若和钦陵赞卓能在吐蕃内部重掌大权, 正是因为——” “正是因为他当年接连出征大小勃律,清扫吐蕃以西趁势崛起的小国。”武清月接下了话茬,“便也难怪吐蕃在失去了钦陵赞卓这个助力之后, 就连芒松芒赞的死讯都没有对着小勃律告知。” 这既是为了确保吐蕃内部不会额外生出什么变故,却又何尝不是一个示弱的表现。 那既有钦陵赞卓这个昔日的雪域名将在手, 武清月也绝不会放过这个优势! 澄心她们远航插手拂菻与大食之间的战事后,正是由钦陵赞卓统兵向东, 和驻守在碎叶水的刘旋与郭元振会合, 再给了大食以迎头痛击。 随后,一路人马带着停战后的拂菻、大食两国使臣前往中原,澄心率领船队踏上归途, 韦淳留在碎叶城协助刘旋一并商定边防界线之事,而钦陵赞卓…… 他不在这三队人马之中的任何一路。 而是带着先前进攻大食的兵卒, 自西域募招而来的兵将,和拂菻国君士坦丁四世所提供的一支人马, 直接前往了小勃律以北的葱岭地界。 在这里,他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演兵,将这支五六千人的队伍训练得能够熟练听从他的军令行事。 而后…… 便是一封武周太子意图出征吐蕃的诏令,送到了他的面前。 当年韦淳找上武清月主动请缨随军出海所说的那些话,有些说错了, 有些却没有。 比如说, 她以为王玄策和尉迟循毓能够加入队伍, 是因为他们能帮助武清月带兵,自泥婆罗、大小勃律等地入侵吐蕃, 实现两路合击之策,其实是猜错了。 因为彼时的武清月还不打算对着吐蕃动手,王玄策等人另有用处,她要抓住的也是拂菻和大食开战的契机。 但韦淳也猜对了一件事。 若要进攻吐蕃腹地,越过唐古拉山脉的屏障,完全靠着堆上士卒的性命,硬闯那座雪岭绝不可行,从大小勃律入手增加一路兵马势在必行。 而统领这一路人马最合适的人选,只有一个。 钦陵赞卓! ------ “报——” 清晨的吐蕃逻些城忽然被一声急促而高亢的军报传讯打破了平静。 这封军报也被很快送到了赤玛伦的面前。 但更为准确的说,这不仅仅是一封军报,还是一封……求援信。 写信之人正是小勃律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