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军被拦截在外的时候,当他说出“伪教爪牙拦路”的时候,也正是这些种子被催生破土的时候。 只希望,钦陵赞卓那边的配合也不要让他失望。 …… “外头是什么声音?” 韦氏将军忽然自梦中惊醒,便听到了一阵嘈杂异常的动静。 他匆匆起身朝外走去,试图问明个情况。 哪知道刚刚走出营帐,便看到了一阵突然升起的火光。 他本以为,在他成功将钦陵赞卓拦截在河谷另一头后,能暂时得到一夕安寝,等到将此地的战况送到逻些城后,他也理所当然地能从赤玛伦那里得到下一步的指示。 却怎么会在本已该当平静的战况中,出现了这样的变数! 他也当即发觉,那绝不是一道寻常的火光。 只因随同火光而来的,还有一阵响亮的喊杀之声。 韦将军面色一变。 他此刻到底不是身在卫藏四如的土地上,若是突然之间被大勃律的军队所进犯,对他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 别忘了,为了确保卫藏四如的其他防线不会受到影响,他带来的兵马并不算太多! 可他怕什么来什么。 韦将军刚刚披挂上身,便听到士卒来报,在夜色中前来进攻他们的人,都有着甲胄在身,还各个身手矫健,以至于在仓促之间应战,落在下风的竟然是他们! 别看敌军只有步兵来袭,但在这等昏暗而局促的军营之中,只要不强求直接斩将夺旗,当然还是步兵更为合适得多。 韦将军当即大怒:“他们真是反了!” 既然钦陵赞卓还被拦截在河流对岸,那么来袭的敌军自然只有可能是大勃律的兵马。 这不是背后捅刀又是什么? 谁给他们这样的胆子! 可他不知道的是,当这场乱战袭来的时候,大勃律的国王甚至要比他还要迷茫困惑得多。 “你说,信诚法师带着人反了?” 大小勃律早年间分裂,还是因为吐蕃入侵的缘故。 不愿渡河而去、留守原有疆土的便是大勃律,受到吐蕃的影响最大,也在政治、文化上最像吐蕃。 虽然这两方未必没有早年间的积怨,但在韦氏将军驻扎于此地的时候,他们是绝无可能有什么反心的,更不用说是去欢迎远道而来的武周兵马。 但他不想做,有人却想用他的人去做。 那报信的随从满脸苦色:“兵器库的看守和守城的将领都是信诚法师的信徒,听说法师的弟子抓到了烧桥的罪魁祸首,正是那韦将军的下属后,直接响应了信诚法师迎接王师到来的口号,将府库之中的兵甲全分给那些佛教徒了。” 信诚早年间在中原的时候,就曾经听从武清月的吩咐,将寺庙之中的教徒以武僧的方式栽培,在抵达藏原之后也不例外。 当他们有了兵甲在手后,竟是一点也不逊色于寻常的士卒。 对于信诚法师的信任和尊敬,更是让这支明明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也有着难得一见的令行禁止。 这才在直接朝着吐蕃营地杀奔而去的时候,就这么被误认成了正规军。 可就算是这样,大勃律的国王也不能理解一点。“ 难道我们的军队在发现此等异样的时候,就一点也拦截不下来?” 那随从赶忙带着国王往高处走去,示意他往另外一头看去。“您看那里!” 他们想拦的,自然是因为还有其他的原因,让城中的舆论风向发生了额外的变化,让他们拦不了了。 只见那隔河相对的地方,连夜举起在那里的火把将其映照得近乎通明。 哪怕还相隔着一段距离,大勃律的国王也能看到,陈兵于对岸的,并不仅仅是钦陵赞卓所统率的军队,还有……还有小勃律的兵马。 那些早年间因不甘于被吐蕃驱策的同族,搬迁往北三百里,却还和他们多有联系,便足以让人从军队的制式和排兵布阵的轮廓中看出身份。 而更为特殊的是,他们竟不是被敌军押解到岸边的,而是与敌军形成了泾渭分明的界限,各自驻扎在一边。 若是汹汹来袭的敌军心存的只有吞并灭国之心,根本不可能给他们以这样的自由。 除非…… 除非他们真如信诚法师所宣扬的那样,是为了让此地的子民脱离伪教的魔爪,这才抵达此地。 大勃律的国王脸色变了又变,忽然一把抓住了侍从的手:“我要亲自去见信诚法师!他现在在哪儿?” 他一面因此人的煽动力而觉恐惧,另一面又到底是因这突变中众人的反应,对他生出了几分尊敬之心。 然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侍从在此刻的回答:“他……他说自己有天授战术,为了减少有识之士的伤亡,更应该在此刻身先士卒作战,以便斩获胜利。” 所以他此刻,当然是在那吐蕃驻军的营地之中。 也在信徒的庇护开道之下,接连攻破了吐蕃戍防最为薄弱的两块营地。 而后将搜罗得到的行军物资,全部分给了今夜临时参战的信徒。 逐渐扩散在营中的火势,让韦将军哪怕收到了信诚亲自作战的消息,也不得不先放弃直接去找信诚的麻烦,而是选择破营而出。 哪知道,也正是他的这个后撤决定,就让他直接掉进了信诚布置在后头的陷阱之中。 当大勃律的国王终于如他所愿见到信诚法师的时候,他一并见到的,还有被人五花大绑的韦将军。 信诚恭恭敬敬地行了个佛礼:“先斩后奏实非我所愿,在此给您赔个不是。但引正道入藏之事,实不可拖延了。” 大勃律的国王额角一跳:“你是要让我们临时修缮桥梁?”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还大有可能会造成不少的人力损失。 若信诚当真要这么说的话,他真要新仇旧账一起,跟这位法师算一算! 然而信诚却神态从容地给出了答复:“不,我是说,伪教爪牙被擒,可以邀请象雄旧部前来此地聆听真经教诲了。” 大勃律的国王目光中闪过了一缕思量之色。 他听得出来信诚话中的意思。 他是说,桥梁重建的事情可以不急,更要紧的事情是,他要再拉几个一同反对吐蕃的盟友! 第286章 而恰好, 这些人要前来此地,还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在昨日的火烧桥梁之后,确认钦陵赞卓暂时没有了渡河的可能, 韦氏将军朝着逻些城送出了一份战报。 战报之中,他虽然对于烧桥得手倍感欣喜,自觉没有辜负赤玛伦的嘱托, 但还是被钦陵赞卓越过葱岭和坦驹岭的速度吓了一跳,深怕对方在道路受阻的情况下, 还能实现飞跃而过,便在战报中说道—— 希望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