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武周]问鼎 > 分卷阅读87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73(1 / 1)

咬了咬牙,不知对方到底真是无意提起的此事,还是有备而来。 在吐蕃境内的阶级划分,确实相当严重。 别看他在这些族人之中被选作了领头人,但他这个“头人”连一方千户都混不上,甚至还是挂名在那囊氏的千户名下。 非要算的话,在外人看来,他自己也不过是个奴仆而已。 就算侥幸要比其他奴隶多出些许私产,还有着让一部分人听从他行事的本事,可一旦上头有令,他也只能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都给交出来。 这才是让他对于这群不速之客心生惶恐的缘由。 他怕自己做错了决定,就算没死在这群周人的手里,也会在将来的某一日,死在他的“主家”手中。 而对于后者来说,若是想要他的命,甚至可以连理由都不要。 但也就是在他心中不断权衡顾虑之间,他听到那武周使者说道:“这就更不用担心了。倘若我大周兵马推进,直抵逻些城下,你们这些人都要重新被编入州郡户籍之下。” “早年间奉行的是租庸调的缴税制度,但在边地,动辄有豪强私藏人口,侵吞田地,用租庸调缴税名目繁多,还容易让富户从中逃税。我大周已在南诏、辽东等地奉行两税法,以地纳税而非以户纳税。” “此外,我们还将当年用于灾年与战备物资调派的度支巡官作为监管官员,严令边僻之地不得在两税法外私立名目。又以平准署官员考量各地当缴税赋,平抑物价,确保新税法推行。” 这头人自觉自己也算是部落之中的聪明人,还是难免在听到这里的时候露出了几分茫然。 这什么租庸调和两税法,他听不明白啊? 大概是他的疑惑表现得太过明显,那使者叹了口气,解释道:“这么说吧,两税法下,土地越多,交税越多。在监管有力的情况下,你们这些人要想买得起棉衣,吃得起饭是绝无问题的。” “当武周大军攻克吐蕃王城之时,这藏原之上,也将再无奴隶之说!” 他将手边的另外一件棉衣递交到了那头人的面前:“你觉得这是收买也好,或者是什么其他的东西也罢,但我们出行之前,太子还有一句话让我们转达——” “她说,这是她给出的许诺和……凭证!” …… 棉衣很轻,但放在人手中的时候,却好像有着逾越千斤的分量。 第294章 对于这些长期处在尚论大族统辖之下的吐蕃人来说, 今日所听到的种种对他们来说,简直像是梦中才会有的东西。 这一方部落的领头人虽然对于两税法这样的缴税律令依然一知半解,却还是在挽留了这些“武周商人”留在此地过夜后, 如饥似渴地听着对方讲解与之相关的条文法规,也听到了更多对他来说陌生而又新奇的东西。 毕竟,在吐蕃, 根本没有平准署这样的部门来调整物价,更不存在什么朝廷居中调控物资调配, 让更多地方的人能以合适的价格买到需要的东西。 “这片土地上的东西都是归属于那些大贵族所有的。和王室联姻次数多的,就变成了尚族, 比如这一带所属的那囊氏。在朝中当大官次数多的, 就变成了论族……” “他们需要什么东西,就从领地各处征发,哪里需要花费一点金银资财, 至于我们这些人,只要能够活命下来就好了, 怎么还会去想从其他地方买到东西。” 所以度支巡官这样的东西,在这位头人听来, 也只觉格外的费解。 可在听到对方解释这个官职是因灾年运送物资而来的时候,他的脸上又难以避免地露出了一份羡慕的神情。 抗灾这种事情,在他们听来更是有些不可思议。 藏原地界上冻土耕作不易,放牧又易受到天灾的影响,出现饥荒灾情简直是再寻常不过的情况。 “那你们的领主都是怎么做的?” “能怎么做?”头人长出了一口气, “若不是怕我们死掉的人太多, 会让其他奴隶主前来掠夺牛羊, 大约他们都不想过问,生怕被我们拖累。” “有些时候我们也会想……同样是人, 为什么有些人就能做天神后裔,朝堂重臣,有些人却只能和牛羊为伍,图个生存尚且不易。” 上天何其不公道!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又转头问道:“说来,你方才提到,你们的度支巡官要在灾年调研各处物价,将大批货物从一个地方运载到另一个地方。那……” “若是度支巡官的家族领地上灾情严重,难道不怕他们先将物资运送到自家的地方上吗?” 在这位头人看来,这真是个最棘手的问题。 可他的话刚刚问出,就见面前的几人各自神态不一,却有一点相似,那便是直接笑了出来。 那武周使者更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兄,你难道以为,度支巡官这个官职,是以家族传承的方式选拔的吗?” “难道……难道不是吗?” 在吐蕃的朝臣里,虽然也有异军突起之人,但这些位高权重的人或多或少都和当年悉勃野家族走出雅砻后的追随者有关。 “大论”这个最是举足轻重的位置,确实有着往复的轮换,但整体上来说,高官的姓氏大差不离便是那几个。 说这是上位者世袭也并不为过。 那么倘若在吐蕃存在度支巡官这样的官职,或许真要如同他所担心的那样,会成为一个最适合以权谋私的职位。 可在中原并不是这样的。 “在中原上国之地,文字存在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久到百姓之中懂得识文断字的人,并不只归世家所有。我大周的皇帝陛下更是英明神武之才,提出以糊名取士的方式选拔官员。” “当上了官员还不算安稳。朝廷有监察官员和朝集使,会对官员的一举一动做出考察,百姓也能通过铜匦上书提出建议、对官员发出声讨。若是政令不佳,便无法再在这个职务上做下去。” “上到宰相下到属吏,都是能者居之。出自显赫门庭的家族,确实能让他们比寻常人少走很多弯路,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能直接平步青云,执掌天下人的命脉。” “当然,按照皇帝陛下和太子的说法,糊名取士推行至今也不过才几年的时间,官场之上门荫入仕的风气还没被彻底瓦解,印刷术的推行也还不足以颠覆一部分经文的上流垄断,我大周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才能让天下有才之士尽数汇集于神都……” “但这已经很好了。”头人一边听着那位武周使者往下说去,一边忍不住在口中喃喃。 什么糊名取士,什么印刷术,同样是他听都没有听过的东西。 他只能从对方接下来给他的讲解中知道,糊名取士,是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