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46(1 / 1)

前, 那就不需要改革。 还能维持百年,说明这个制度现在运行得很好, 她不需要担心。 同伊丽莎白一样, 贵族们也永远不会反思他们对农奴的压迫到底有多厉害, 百年后的政策威胁不到他们的利益, 他们同样很快将这件事抛在脑后。 【除了失败的农奴解放以外, 叶卡捷琳娜还进行许多其他改革。】 【比如医疗方面。她不仅建立了俄罗斯首个医学院, 而且自己出钱建立了弃婴收容所,并在后来下令在全俄罗斯每个省都必须建立一所医院。】 【她还为推动天花疫苗在俄罗斯的接种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天花这个词一出, 整个宴会厅都有些悚动。 天花是让整个欧洲谈之色变的疫病之一。 上到王室贵族下到平民奴隶, 在天花面前可不讲究血统高低贵贱。只要感染,任你是国王,也不会多一分生机,能活下来的人都是幸运儿。 即便能活下来, 也不可避免会在脸上、身上留下丑陋的疤痕。 从前他们都对此无能为力,从未听说过有还有疫苗存在。现在听到这个消息,众人先是不可置信,下一秒, 眼神都狂热地盯着水镜 【1767年,天花又开始肆虐, 叶卡捷琳娜身边的人因感染天花而亡。这个人离保罗相当近, 是其老师帕宁的未婚妻。】 【保罗是目前皇位唯一的继承人, 他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在叶卡捷琳娜近距离目睹有人因天花死亡之前,奥地利皇室已经付出过相当大的代价。玛丽亚·特蕾莎的三个子女、长子的妻子都死于天花,她本人则在感染后侥幸未死。结婚前,叶卡捷琳娜还曾见过彼得感染天花后毁容的脸,她对天花的恐惧根植在心里。】 没听到疫苗,先听到噩耗的奥地利大使呆住了。 伊丽莎白也有些怔愣。她没忘记自己的未婚夫也是死于天花,彼得也感染过天花吗? 不对!结婚前?! 现在也是结婚前,明年也是结婚前,彼得到底是什么时候染上天花的?! 【当时在英国出现了一种天花接种技术,也就是人痘接种,比起后来的牛痘接种风险更高,危险性更大,但比直接感染天花要安全得多。叶卡捷琳娜得知后将掌握人痘接种技术的苏格兰医生邀请到俄罗斯,并提出由自己优先接种。】 人痘?牛痘?苏格兰医生? 众人只觉得一口气上不来,说话能不能说清楚,这位苏格兰医生是谁啊?! 还有技术是什么技术,为什么没有详细内容?! 伊丽莎白有些心梗,奥地利还好说,彼得的危机近在眼前。 【出于谨慎,医生一再建议叶卡捷琳娜先等一等,等到在其他人身上先试验过,确保安全性之后再为女皇接种,但叶卡捷琳娜还是决定身先士卒,后来在劝说下,勉强同意了医生先实验的要求。】 【1768年10月12日,叶卡捷琳娜接受了接种实验,注射了从一位感染天花痊愈的少年身上提取的天花脓液。接种实验非常成功,随后她就为保罗安排了接种,十几年后,又为孙子亚历山大一世安排了接种。】 【有了叶卡捷琳娜的带头作用,俄罗斯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有200万人接受天花疫苗接种。当然,这个数字如此庞大也是因为后来发明的牛痘技术更安全,更适合大范围推广。但也正是叶卡捷琳娜的表率作用以及对疫苗的推广让俄罗斯免受天花肆虐之苦。】 众人迅速从中提取了关键信息。 “莱斯托克!你听到了吗?”伊丽莎白吩咐道:“立刻带人按照神迹的方法去做实验。” 莱斯托克不大情愿。 接种的方法说的不明不白,要找一个感染过天花的人意味着他要和天花病毒接触,谁知道他会不会被传染。 但他不能拒绝,只能委婉道:“陛下,要是有人不愿意实验?” “你不会找农奴吗?” “给他们钱,不论死活,都有赏钱,自然有人愿意,如果还不行,就承诺试验后放他们自由。” “是。”见无法推拒,莱斯托克只能领命,不过他打定主意将这事交给其他人去办。 伊丽莎白不关心莱斯托克的心思,她只要结果就行了。试验成功以后首先就给彼得接种。 见伊丽莎白有了行动,各国大使们也放下心来,他们只需要等俄罗斯的结果就行了。 不过之后也需要送信给各自的君主,万一俄罗斯这边实验得比较慢呢?保险起见,多做点准备总没错。 【除了医疗方面的改革,叶卡捷琳娜还致力于推广教育,同样将学校建设到每个省、市,并且创建了一所女子学校,鼓励女性接受教育。】 【不过在立法方面,叶卡捷琳娜的尝试就不太成功,但也没有像解放农奴一样彻底失败。】 【从1765年开始,叶卡捷琳娜致力于修改俄罗斯的法律。俄罗斯当时使用的律法还是1649年实行的,已经不再适用。为此,叶卡捷琳娜亲自伏案,历时两年半编纂了一部《训谕》,整部《训谕》完全出自她本人之手。】 【这部法典相当冗长,里面的内容颇为繁杂,有不少都是直接摘抄自叶卡捷琳娜早年间读过的和启蒙思想有关的文章,但里面不乏许多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 【比如对酷刑的批判,反对以言获罪。较为宽松的言论氛围和叶卡捷琳娜后来放开对私人出版许可的限制,都使俄罗斯的文化、出版、启蒙思想的思潮得到了广泛进步。】 【同时社会上还兴起了一股批判思潮,甚至涌现出鼓吹废除农奴制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一些还获得过由女皇下令成立的自由经济学会颁发的奖项。虽然最终,这些作品并没有对解放农奴做出过贡献,但它侧面反映出当时言论自由的氛围。】 俄罗斯人对此没什么反应,倒是各国大使不由点头,这和他们崇尚的思想一致。 【叶卡捷琳娜将辛苦撰写的《训谕》提交给了议会和贵族,双方将其中不可接受的内容删减四分之三后最终定稿,删减后的版本被印刷出版,发往欧洲。】 【《训谕》甫一面世,其内容就被大加赞赏。各种赞誉有多少是因其女皇身份而得到的无法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里面的内容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并且某些观点可能相当超前,因为这本书在法国被列为了禁书。】 啊? 众人忍不住露出讶异的神情。 虽然不想承认,但无可否认的是法国文化对整个欧洲大陆的影响。 除了拉丁语外,法语大概是在欧洲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了。法国几乎是文明的象征。在场的所有大使中,敢说自己没有接触过法国文化的几乎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