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但是她觉得,赵城可能真不是疼哭的。 不过,这要紧吗?不要紧的。适当的吓唬,有助于坏脾气的病人对医生进行良好的配合! 因为手术的缘故,今天张司九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就匆匆忙忙到了医馆。 这样大的手术,这样简陋的医疗条件,她是真的害怕出现感染。 所以,她不亲自查房怎么也没办法放心。 赵城昨晚睡得并不好,疼,加上听云虽然脾气好,但照顾人上还是差了点,以及环境没有家里舒适,所以赵城一会儿醒,一会儿睡,总之没睡特别好。 而且,为了伤口抗感染,赵城的汤药特别多。 喝多了汤药呢……就有个毛病,那就是特别容易想上厕所! 赵城两条腿都有伤,那根本动都挪不动,所以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解决。 听云毕竟不是他熟悉的人,所以还有点不好意思。 因此,赵城脸色很憔悴,眼睛又红又肿。 看上去没了嚣张和狂怒,只剩下了可怜。 看见张司九,赵城哑着嗓子提出了要求:“让我的小厮来守夜,成不成?” “如果你的腿今天消肿得多,可以进行缝合了,那就可以让你的小厮来。”张司九也很干脆利落的答应了。毕竟,听云又不是护工,没道理一直守着赵城。 昨天守了一夜,听云今天人也挺憔悴,看着都让人心疼。 张司九觉得,不能残害未成年人。 赵城舒了一口气,诚心诚意道谢:“多谢。” 他满心感激,但却没想到一个问题:这个事情,需要说感谢吗?这不是应该的吗? 张司九也觉得是应该的,所以还觉得赵城挺有礼貌的,态度上更加温和一点:“没事,有需求就提,以你舒适为主。毕竟心情好了,身体才能恢复更好。” 赵城更加满心感激了。 张司九看了看赵城的伤口,发现伤口水肿已经消退很多,而且并没有发炎或者坏死迹象,心情也很好:看来一会儿就可以进行缝合了!缝合之后,伤口就可以上药,进行包扎,到时候抗感染效果就更好了! 不过,赵城有点儿低热。 但从问诊结合脉象上来看,应该是没有大碍,应当是手术后正常反应。 张司九嘱咐赵城如果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立刻就告诉他们后,这才去找了程万里。 程万里昨晚也没睡太好——半夜他也查房好几次,就怕赵城出事。 这会儿,程万里坐在那儿,正打盹呢。 张司九坐到程万里旁边:“老程,我觉得今天就可以给赵小郎君缝合了。我刚看了一眼,消肿效果很好。说明咱们药有效。” 程万里睁开眼,打了个哈欠:“能缝了?那就太好了。缝上之后,就能用药了。这样,赵小郎君痊愈,指日可待。” 张司九点点头:“只要没有感染出现,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只要伤口愈合能出院了,咱们也就能脱手。他的腿也就保住了。” 在这样的医疗情况下,保住了赵城的腿,还是很能让医馆出去吹一波的。 程万里问张司九:“你觉得,他最快多久能恢复?” “伤口结痂,就可以离开医馆,回家休养。但要下地走路——其实两周之后,我建议就可以慢慢的扶着东西走了。拖久了,反而容易瘸。”张司九实话实说。复健这种事情,是要吃苦头的。但不复健,效果就肯定不好。 越是怕疼,不用腿,那等你想用了,只怕就会发现腿都没有那么灵活——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很有可能是心理性的。 第403章 背锅侠 杨元鼎回来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听说了医馆的事情,当时就吓了一大跳:“那司九不会有事吧?她可不能当背锅侠啊!” “背锅侠”这三个字怪新颖,于是杨县令他们齐刷刷看向了杨元鼎,静待解释。 杨元鼎言简意赅:“就是背黑锅,那锅底不是黑的吗?背在背上,又沉又黑,还倒霉。形容就是这种情况,明明很无辜,却要给别人顶罪。总是背锅的,就可以称之为背锅侠了——” 杨元峰反应过来:“九娘什么时候还背过锅了?” 杨元鼎摆摆手:“这个事情不重要,先说医馆的情况!” 杨元璋就把医馆情况说了,包括张司九他们如何用手术知情书和手术同意书化解危机的事情,都说了。 最后,他着重提起了赵城的情况:“听说赵城很配合治疗,而且还特地让小厮传话出来,说不许为难医馆的人。我觉得,还挺难得的。” 听完了这个,杨元鼎眨巴眨巴眼睛:“不对吧?我和二哥在锦官城听到的,可不是这么回事。这位郡王府小郎君赵城,名声可不太好。听说十分骄纵,不好相处啊。他能这么乖巧老实?” “反正事实如此。”杨元璋其实也觉得不太合常理,但事实如此,谁也不能说是假的。 “不行,我得去看看。”杨元鼎顾不得骑马一天的劳顿,看一眼天色还早,急匆匆就往走。 也好在已经见过了杨县令和周氏,所以这会儿还真可以没有丝毫心里负担的小跑离开。 杨县令和周氏对视一眼,都忍不住失笑——该说他长大了呢?还是该说他没有长大呢? 杨元鼎反正没想那么多,一路小跑到了医馆,张司九正换衣裳,准备回家呢。 猛然看见杨元鼎,张司九还愣了一下,怀疑是不是自己眼花看错了。 等杨元鼎露出标致性灿烂笑容,张司九瞬间淡定:嗯,没看错,是他,是他,就是他! “回来了?”张司九上下打量一下杨元鼎,发现他晒黑了点,不过,看上去人很精神,应该这段时间过得还挺不错。 杨元鼎也打量了一下张司九,发现她情绪稳定,半点没有愁容,就确定了:嗯,没事。 “你要回家?我送你。”杨元鼎看出来张司九打算回家去,于是提了这么一句。 张司九点点头:“嗯,正要回家。走。” 她估计杨元鼎是有话跟自己说。 事实上,杨元鼎一路就没停下来过。 从他出门那一刻起,所有的所见所闻,他都不厌其烦的给张司九绘声绘色描述了一遍。 他的语言和动作都很生动,所以,张司九听得也很津津有味,尤其是听到那些吃的玩的,更是心里痒痒,心想有朝一日,自己也去试试—— 杨元鼎这个时候,就从怀里摸出一包零食来:“尝尝,龙须酥。我特地带回来的。我看着卖糖人现场做的。一口一个,香得很。” 龙须酥之所以叫龙须酥,是因为它全是头发丝一样细的糖丝儿团起来的,看上去精致得不得了。 不过,杨元鼎摸出来的这一包,已经压扁了。 说是龙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