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蘅问他:“今日大学士只夸了你?” 二皇子点头:“母妃放心,儿臣并未做高调之事。是大皇兄故意将话引到儿臣身上,儿臣才回答学士问题的。”他和大皇兄年龄不同,父皇任命的教他们读书的翰林大学士也是根据两人的情况教授。今日学士提了《论语》中的一个问题,大皇兄答不上来,却扯到了他身上。 母妃说过,在上书房不可太过高调,但也不必藏拙。 落蘅点头,对二皇子她还是很信任的,在过去两年里,二皇子[天资丹]、[才情丸]、[大力丸]可没少吃。她让二皇子不高调,是想着多智近妖,皇子聪明皇上高兴,但太超出年龄的聪明,却只会引起皇上的警惕。 “大皇子近日针对你的次数,似乎有点多了。”落蘅沉吟道。 二皇子没想太多:“大皇兄那个人,才学一般,心胸却不怎么宽广。儿臣进上书房也有一年了,进度慢慢赶了上来,他却仍然止步不前。学士夸赞儿臣次数自然会更多。大皇兄不自己进步,却怪儿臣抢夺他的风头。”他摇摇头,不太看得上大皇子这种行为。 “就你是个小大人,行了,去和你弟弟妹妹玩吧。” 落蘅看着他出去,心中慢慢思虑起来。 大皇子到底只有十岁,对皇位权利之类看得还不重。以往和二皇子之间关系也算亲厚,可最近一段时间,两人生出不少摩擦。 要说有什么变化的,大概就是蕙妃与恭妃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 这两年,皇上进后宫的次数不多,自她生下三胞胎后,宫里已经三年没有新生儿了。甚至这两年,连个有孕的都没有。 这些日子太后连连召见嫔妃,话里话外都是指责她们不用心,伺候皇上不佳。仿佛生不出孩子都是嫔妃们的错。 眼见着过了年开春又要选秀,落蘅就在想,与其在那些不熟悉的新妃里选择,不如挑一个熟悉的人。 没错,三年前给皇帝用的[不孕丹]药效快过了,落蘅打算在给皇帝用下一颗前,让宫里哪个嫔妃怀个孕。一碗[速孕汤]和一颗[生女丹]就可以实现。 这宫中与她交好的便属傅红缨、赵萱棠,张盈盈和沈从筠也不错。 其实真要选的话,沈从筠是最合适的,两人有同族情谊,沈从筠又无心宫中诸事,是个局外人身份。但落蘅想到沈从筠毫不掩饰地对皇帝的厌恶,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思来想去,落蘅决定选择赵萱棠。 落蘅在操心皇帝子嗣问题的时候,瑶华宫里也在商议皇嗣的问题。 裴姝放下袖子,温声问太医:“如何?” 太医垂首:“蕙妃娘娘脉象有力,身体康健。” 晚霞替主子问话:“既是康健,为何我家娘娘迟迟不曾有孕?” 太医沉吟道:“这怀孕之事,本就讲究一个缘分。娘娘未曾有孕,许是时候未到。娘娘年轻,有孕是早晚的事,不必太过心急。” 她怎么能不急呢?大皇子都十岁了,二皇子也有六岁,眼看着都要懂事成年了,可她却一直没有动静。家里一遍遍来信询问催促,她怎能不急?没有皇子傍身,裴家就算煽动言论请皇上立后,考虑她的可能性也甚微。 只凭当年的承诺?裴姝可没那么心大。皇上早就不是当初那个需要父亲扶持才能稳坐太子之位的皇子了。现在,不是皇上只得倚靠裴家,而是是裴家需要她当上皇后。 “行了,你退下吧。” 没了外人,裴姝敛去了温和,难得脸色沉郁。 晚霞看着心疼,不由劝慰:“娘娘,也不全是您的问题,这两年皇上来后宫的次数少,分到每个宫里的次数就更少了。等日后皇上常来,您自会有孕的。”一巴掌都数得过来的次数,哪那么容易有孕呢? 裴姝怔怔看着碳炉:“晚霞,你说,本宫当初是不是做错了,不该戳穿舒贵妃的事?” “怎么会?” “本宫当时急于求成,想除去势大的舒妃,却不该由本宫来戳穿这件事。”哪怕交给旁人来做呢?皇上来后宫的次数是不多,便是来了,不是去瑄妃那,就是去泠美人那里。即便好不容易来到她宫里,也像是点卯一般,不见情意。 时间长了,裴姝也渐渐回过味来了,她戳破舒妃红杏出墙的事不假,可同样也让皇上失了面子,皇上只怕是不待见她了。 晚霞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当年舒妃圣宠之盛,娘娘若是不出手,只怕那凤仪宫都有主了。除去舒妃这事没错,但就像娘娘说的,这事不应该由娘娘亲自来办。 “父亲在家信里说,最近朝中‘请立瑄妃为后’的言论不少?” “是。” 瑄妃出自沈家,二皇子又聪慧,三胞胎也都长成了,在许多朝臣心中,若要立后,瑄妃是最佳人选。 “瑄妃……”一想到瑄妃生了三个皇子,裴姝心中更难受了。 三个皇子是瑄妃的底气所在,那如果,她的皇子没了呢? 女主不是上帝视角所以不知道皇帝受伤的事哦 最后一个剧情妃啦 裴姝本来该是落蘅势均力敌的对手的,但因为戳破皇帝被绿失了圣心,又一直怀不上才会乱方寸。 感谢我影姐的有力相助! 第41章 五周目 崇明九年年底的年宴之上,后宫迎来了一次大封赏。 皇上圣旨:晋瑄妃沈氏为贵妃、蕙妃裴氏为贤妃、恭妃申氏为德妃,四妃之位只余一位。 另晋嫔傅氏为翊妃、纯嫔张氏为昭仪、嫔赵氏为静婉仪、泠美人沈氏为丽仪等十余位妃嫔。 后宫诸人都升了位分得了封赏,这个年过得喜气洋洋。 寿康宫里,太后躺在床上与皇帝谈话:“哀家年纪大了,这后宫里的事便是想管也没有精力。瑄贵妃和蕙贤妃虽然能力出众,但到底不是正宫,管束起宫人难免束手束脚。”一些小事倒不成阻碍,可那内廷的掌管太监和六局的几个尚宫都是宫中老人,他们不服管,瑄贵妃、蕙贤妃也没有办法。毕竟宫规有令,六尚局的尚宫只听命于皇后。 “哀家这几年病痛越来越多,说不准哪天就去陪你父皇了。皇帝,在哀家走之前,这后宫之中不能没有一个女主人啊。” 君昊安抚:“母后千秋万岁,凤体定会无恙的。至于后位空悬,朕也在考虑之中,皇后毕竟是国母,不可轻率决定。再加之,朕打算巡游宫外,精力都被这事牵扯,等此事了了,儿子定让母后安心。” 太后听了准话,这才欣慰地笑了,又提起了另一件事:“这几年宫里冷清得很,也没再传出过什么好消息,哀家想着,许是那些嫔妃们不顺你的心意,这马上春天就来了,选秀也可以安排上,给宫里添添喜气。” “你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