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死谏记实录 > 分卷阅读13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31(1 / 1)

寻找苏将军! 于是,这么一路颠沛,一路搜寻,苏青来到了这座驿馆。山河破碎,北戎人的铁骑所向披靡,数座城池闻风而降,叫北戎不费一兵一卒就长驱直入。 苏青的身后,是沦陷的疆土,是痛失亲人的孩童,是老无所依的黄发老人。他无力拯救任何人,但他知道,唯有战争止息,才能叫百姓重获安宁。 可战争止息,又要到何时?大绥真的能够扛过这一劫吗? 北渚听了苏青的话,唏嘘地叹了口气。原来,在他们离开之后,短短半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驿馆众人早已做鸟兽散,空旷的大堂桌椅混乱倾倒,显露出几分凄凉来。 “如果不是图南在城上施展妖法,那些半妖怎可能失控?一切皆是因他这妖道而起,他最应该死!” 苏青说完,用暴怒而凶戾的眼神凝视北渚。他是上过战场、见过鲜血的,自带了三分煞气,这般怒视别人,还真有些气势。 叶秉烛上前一步,挡在了北渚前面,以防苏青会丧失理智,突然暴起伤人。 “不管有没有图南,这一战在所难免。你怪不到图南头上,更迁怒不了北渚。” 北渚心中欢喜,揪住了叶秉烛腰间的配带,缓缓探出头道:“我与图南关系不大,其实也不是很熟……之前说我是他徒弟之类的,都是为了撑场面的谎话。”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况且我哪里需要拜他做师傅?他还不够格!” 苏青冷笑着,目光逡巡在北渚和叶秉烛脸上。早在枫叶岭时,他便察觉此二人之间,关系有些微妙。看他们如今的做派,应是彻底说开了。 军中多有男子互相排遣寂寞,苏青对此事也见怪不怪。可他忍受不了的是,在这乱世飘摇之中,他们还能互相扶持。 苏青冷哼一声,收回手中银枪,转身要去。 北渚道:“如今半妖横行,你那将军也早不复往昔。你何必去寻,又能去何处寻他?不如……” 苏青打断道:“这些半妖,都在去往一个方向。你难道没有察觉吗?” 一个方向? 北渚抬头看向叶秉烛。叶秉烛略一颔首,认同了苏青的说法:“它们都在往皇城的方向去。” 这一句,还真点醒了北渚!他们此行去往皇城,的确少有迎面相遇的半妖,大多是从身后追上。 这些半妖受人的控制,都在赶往皇城? 皇城是一个国家的核心,若是皇城沦陷,国将不国。大绥国运千年,不曾有过一次迁都,皇城是大绥的根基与底蕴,万万不可丢失。 甚至还曾有过一些说法,道皇城之下有龙脉护佑大绥,只要龙脉不灭,那么大绥不亡。 北渚想,皇宫之下倒的确封印着高山龙族的族长,说皇城下有龙脉,似乎并不是胡言。不过稷玄却是为了封印自己的真身,不是为了劳什子的护佑大绥。 苏青懒得与这黏糊糊的两个人废话,提枪走人,追着苏卫的方向离去了。 北渚却沉思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只觉并不简单。 半妖之事,当年没有图南,池安做不成。宜城之事,若非图南作梗,或许还有转圜拖延的余地。甚至自己从建木神女的封印中脱身,没有图南,也绝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有图南的影子。 此人千余年前便危害人间,处处制造恐慌,用童男童女来提升灵力,与北渚还有过节,如果不是有所图谋,为何要助北渚脱身? 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他又到底是什么人? “按照苏青所见,能控制半妖的绝不是池安。”北渚纳闷起来,“难道是图南?这个人的确不简单,可他控制半妖去大绥的皇城,目的是什么呢?” 北渚等了片刻,也不见叶秉烛搭话。他疑惑地瞥过眼睛,见对方脸色深沉,神色中是他很少见的阴郁。 几乎是一刹那,北渚鬼使神差地萌生了一个念头——叶秉烛知道什么,并且一直在瞒着他。 “叶秉烛……”北渚试探着唤道。 叶秉烛回神,那丝阴郁如东风拂过春水,刹那无痕:“要知道他的目的,我们去皇城。” 他那么若无其事,那么故作镇定,可北渚却莫名笃定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不是有事情没有告诉我?”北渚从不爱拐弯抹角,直接问出了心中所想。 叶秉烛沉默了很久。他垂着眼睛,直视着北渚,北渚从这双眼睛中看到了挣扎和痛苦,唯独没有恶意。 他的小雀鸟当然不会害他,他们说好了要浪迹天涯。 “北渚,你会等到一切都结束的。” 没头没尾的一句,北渚却没有再多问。因为从那双眼睛里,那双深色的漂亮的眼睛里,北渚还看到了名为“爱”的星星。 啊,北渚突然心口颤动,他捂住胸口想,原来爱是这般如有实质的东西。 此后二人一路南下,又行了月余,终于遥遥望见了皇城。这一路行来,二人遇见了难民无数,也遇到了不少半妖。北渚发现,这些半妖数量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他们都朝着一个方向,浑浑噩噩地前行,遇见人便吃。北渚救过一些,但是他的灵力有限,也拯救不了所有人。 或许是这幅分身实在不堪重负,北渚还昏厥过几次,都是如之前几次一样,眼前突然一黑便没了意识。不过好在每次都有叶秉烛在,他并不担心自己失去意识的时候,会被半妖给吃了。 大绥朝廷也组织过正规军队反抗,甚至民间也有百姓自发组成民兵团,但不管是遇见北戎军队还是半妖队伍,都是溃败。 大绥气数已尽。 这日,二人终于抵达了皇城的城门,可城门紧闭,无法入内。 城外聚集了无数难民,他们都是北方沦陷之地的百姓,流离失所,循着本能来投奔他们的君父。可惜这个天下人的君父,却将他的子民拒之门外。 城门外,密密麻麻地瘫坐着衣着褴褛的大绥人。他们大多又饿又累,男子居多,妇孺次之,老人则更少。北渚不止一次见过,在路上老人为了不拖累儿孙,主动离开的。他们什么都不带着就离开,就意味着死亡。 北渚曾经问过一个老人,为何不跟着儿孙一起。那个老人苦笑着,眼泪却从眼角滚落下来。她的眼睛很浑浊,似乎早看不清东西,声音却很慈祥柔软。 “我已经老了,活够了,活够了……” 真的会有人嫌弃自己活得太长吗? 北渚从前从不怜悯任何一个人族,因为他知道,人的命数是早就定下的,一生的苦果与福报,欢愉与难熬,都是必经的道路罢了。谁都会走这条路,这条通往死亡的路,所以不会有谁更高贵,不会有谁更值得可怜。 可看着那个老人独自转身,佝偻着摸索着扶住门框的干瘦背影,他忽然想,他明白了叶秉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