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还没有太多版权意识——也是因为还没出现过后世恶心的盗版事件,总之榜上有名的文人都高兴极了,呼朋唤友地给自己的诗文投票,戏楼的名声也在他们谈论中越发大了起来,文人们都说说戏楼老板不畏权贵,是难得有见识的商人。 一时间,戏楼每日人满为患,那位戏楼的当家花旦更有人人千金一掷只为见她一面。 在京城这种热闹的大环境下,第二件事的发生就格外无人注意了—— 京城外的一处名为“小石村”的村落,被赐了“善耕之村”。 据说今年收税的时候,收税官震惊地发现他们村里的人每亩地能产四石粮食! 比一些村子的地里多产了近乎一倍! 说来也巧,这名收税官已经在这个位置上整整待了十六年了,因为他没有家世又没有向上打点的财力,一直都只是个收税的小官,这日看到一亩地竟然能产四石的村子,他连忙上报给他上一级的官员。 农事官与管辖京城事务的京兆尹一起上报给了皇帝,皇帝不以为意,草草写下“善耕之村”赐给小石村了事。 最后还是韩太师出山面见了皇帝,不知道他对皇帝说了什么,总之第二天皇帝下令今年减一成赋税,并令全大周推行小石村的施肥犁地法。 据说韩元离开后,皇帝发了好大一通火后召见闻永望入宫去了别苑,不知道闻大人又找来什么新奇的玩意,总算让皇帝回宫的时候有了点笑脸。 ... 小石村。 全村老小都互相搀扶着看村口那块刚由官爷们立好的“善耕之村”石碑。 “可……这法子不是咱们的啊……”就连村长都无措了。 他们第一反应是这样岂不是成了欺君之罪,“善耕之村”可是当今天子亲笔写下的! 小石村的人何曾见过这等场面! 天子御赐,官爷们亲自来立石碑,他们都是庄稼人,自然知道一亩地四石意味着什么,但是…… 贵人的庄子也是用的这法子啊。 而且他们是跟着贵人学的! 朴实的小石村百姓想到他们可能抢了贵人的功劳,一时间又是惶恐又是不安。 就在这时,那个叫大壮的黝黑汉子站了出来:“村长,庄子管事的说了,咱们只管接着就是,这就是贵人那边的意思。” 村长惶恐的心才有了一丝安定。 “再有官爷来问咱们这施肥法子,咱们只管写下来交上去。” 大壮将庄子主事交代他的话重新说了一遍,村里的人惶惶表情才变了。 石二嫂平时最为泼辣,嗓门大,胆子越大。 小石村的一群爷们都畏手畏脚的,石二嫂不屑地从鼻子里喷出口气,率先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摸起来这块“善耕之村”。 有了石二嫂打头阵,村子里其他人也慢慢放开了。 村人们上到老人下到扎着个小揪的孩子,都摸了摸那块“善耕之村”。 直到村长拿粗树枝驱赶他们各回各家,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他们都是没见识的最朴素的庄稼人,他们之中大多数人连城外都没去过,也就更不知道皇帝御赐的“善耕之村”到底有多大的意义。 只是,小石村的每个人心里都涌起一股热流来,他们小石村一定能种的更好! 村人们都记得贵人庄子里的主事说过,这法子用好了,地会一年比一年肥的,别说一亩地四石,就是五石,六石也要得! 明年整个大周都会用开施肥法,他们得更好,才能对这块“善耕之村”当之无愧! 一时间,村里人人都有了无限干劲一般…… .. “交了税,咱们还剩下这么多粮食咧。”大壮的爹娘盘腿坐在屋里盘算着。 大壮的爹心一横,“把这点粮食卖了,今年多买点柴火,今年冬天都少出去,搁屋里暖和暖和。” 他转头问大壮:“大壮,你说咧?” 大壮大口喝着碗里的茶,“俺都行。” 大壮的娘揣着手笑了:“要是……年年都像今年这样……就好了。能攒下来点钱,给大壮说个媳妇。” 一家人就这么坐在屋里,一时觉得有些恍惚。 这是他们第一年有这么多粮食——即便这个“多”只是相对的,至少他们家都能吃上一口饭了。 大壮的爹再去买点柴火,他们说不定就能过个不那么难熬的冬天。 为什么要买柴火? 如今大周的山林几乎都是有主的,普通百姓别说进去捡树枝,就是被世家的护卫看到,就算不打死,打残也是没处说理的…… 谁让按照大周律令,他们踏进去就算偷窃了呢。 像大壮一家人这样情景的在小石村不少人家里都有发生。 一亩地四石粮食,就能让他们家里有些许余粮,肯定吃不饱,但是一家人只要省着吃都能吃上几口,让孩子不用再因为吃不到饭饿的嗷嗷哭泣,男人女人不用再饿的身上浮肿无法动身。 明年这时候,不仅小石村,或许大周百姓都能有一口饭吃。 ... 而对于现在的大周百姓来说,这条诏令的下发意味着他们今年能过个比往年饱一些的年了。 至于开春要用什么劳什子施肥法,那就是年后的事情了! 现在他们看见的只有“减一成赋税”。 熬一熬,熬过去就好了。 他们是这般想的。 只要能熬到春天,他们就能去种地,种出来,就有粮食,有粮食,就有饭吃了。 一年又一年,只要还活着,不都是这么过来了吗? … 醉仙楼。 “减一成便减,此事不值得我们费心思。”一人说,“让你做的事如何了?” 这人头顶斗笠,让人看不清其中面容。 “已经都准备好了。”他对面的人赫然是姜元化。 “既然他们想杀了大周皇帝,咱们就帮他一把。”男人的声音带着几分愉悦。 姜元化也笑道:“倒怕他没那个胆子。” “姜兄,你知道人的软肋……都在哪里吗?”斗笠男人笑够了,像突然想起来什么一样直起身子问对面的姜元化。 姜元化端起茶盏,淡淡道:“您说笑了,姜某孤身一人,已无软肋。” “您若是愿意和姜某讲讲,姜某洗耳恭听。” 斗笠男人像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一时间,屋子里只剩下了他的笑声。 第44章 牛油火锅 “姜兄真是……”斗笠男人停住笑后才说,“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位在大周朝堂日益露出爪牙的姜丞相,以清流之态瞒过所有人一直养精蓄锐到今时今日的他,究竟在想什么连斗笠男人都不能轻易下结论。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