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她的手,用气力的风旋将她包裹住:“记住这种感觉,然后跑起来。” 糜氏的力气很大,如今又穿着【破军】,她闭了闭眼睛,努力的记着那股风在身体表层旋转的感觉,她没发现,阿婉的手早已离开了她的手,看向她的眼神更是多了几分说不出的惊喜。 阿婉怎么也没想到,糜氏的悟性居然这么高。 “跑起来。”突然阿婉的声音在旁边响了起来。 下意识的,糜氏瞬间迈开脚步窜了出去。 阿婉走到枣红小马身后,拿起青龙白玉索狠狠的抽了一鞭子,枣红马嘶鸣一声瞬间冲着糜氏冲了过去。 “阿蝉——”赵云一惊,下意识的一把扯过里飞沙,翻身上了马追了出去。 却不想,枣红马直接冲到糜氏身边,头猛地低下,抵住糜氏的后腰猛地一挑,糜氏瞬间腾空飞起,稳稳的落在马背上。 糜氏一把拉住缰绳,枣红马用极快的速度狂奔了起来。 等跑完一圈重新绕道他们面前时,不知为何,福至心灵一般的伸出手,一把拉起曹贞,将她甩上了自己的马背。 骑着里飞沙的赵云被狠狠的甩在了后面。 此刻这匹枣红马达到了马生巅峰,超越了传说中的宝驹里飞沙。 这一刻,枣红马是兴奋的,它迈动着马蹄子,跑了一圈又一圈,直到糜氏累得不行了,才缓缓的停下来,眼看糜氏就要从马上栽倒下来,赵云连忙追过去将糜氏接到怀中。 而坐在糜氏身后的曹贞却低头看看自己的手,仿佛明白了什么。 被阿婉挑中的这些人都是根骨极佳的人,学习速度很快,所以这一天,糜氏教会了赵云,赵云则教会了他的几个弟子,基本都是带上马跑一圈就学会了,只是这些人气力太差,跑一圈就脸色煞白,仿佛随时都能昏过去一样。 唯独荀灵和曹贞,年岁太小,只能骑着小马驹溜溜。 到了傍晚,阿婉带着荀灵与曹贞回了濮阳城内。 “师父。” 却不想,刚进城门就看见一个熟悉的丁香色身影站在那边,他身边则站着穿着青色衣服的诸葛亮。 “三郎,阿亮。”阿婉顿时愣住,连忙骑着踏炎乌骓跑过去:“你们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不差人去唤我。” “也是刚到不久,我们先去寓所见了荀先生。” 庞统笑了笑,又看向牵着里飞沙的赵云:“师兄。” “师兄。”站在旁边的诸葛亮也对赵云行礼,然后看向阿婉:“师父,母亲与兄长此次都来了,如今皆在寓所那边等待着你。” “好,我现在就过来。” 倒是庞统脸色有些复杂的看向阿婉:“叔父他……拒绝来东郡。” 阿婉的手微微一颤。 她早就该想到了。 庞德公此人实在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乡野名士,他不愿投奔任何一个主公,他只愿隐居在山水之中,可他却又不介意和这些主公交往,无论是刘表,还是公孙瓒,还是曹操座下谋士郭嘉,他都能相处的极好。 所以,让庞德公来东郡终究是一件难极了的事。 “那你叔父如今还在鱼梁洲么?” “不,他如今上了山隐居去了,等荆州事定,恐怕才会再回鱼梁洲。” “既如此,那便随便他罢。” “嗯。” 庞统点点头:“不过叔父为我和阿亮布置了不少功课,我给了叔父许多香丸,每逢月中月尾,我会让驯鹰带我和阿亮的功课回去给他看,他亦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功课,临走之前,我将身上的熟宣都给了叔父,还有两方上好的墨。” 阿婉闻言顿时安心许多:“既不妨碍功课自然是好。” 说着,又看向诸葛亮:“我们先回寓所,将你家人安置下来。” “是,师父。” 阿婉回头看向曹贞:“阿贞送阿灵回去,子龙送送糜氏。” 吩咐完了便带着自己的两个弟子,头也不回的走了。 等到了寓所,阿婉就看见荀彧正在与诸葛瑾说话,数月不见的诸葛瑾看起来更加的丰神俊朗,剑眉星目,坐直着身子,一股子少年英气勃发的感觉。 荀彧与他说话一边说一边眼角含笑,很显然,对这个小将极为的满意了。 看见阿婉进来,荀彧还开玩笑似的说道:“大娘子慧眼如炬,总是能寻到不少好苗子。” 【?作者有话说】 文若:不错啊大娘子,总能找到能干的小将军啊。 诸葛瑾:抱歉,我真爱孙策小霸王,拒绝老男人! —————————————————————— 前天第四更,今天第二更,继续码字,找状态中。 话说,我婆婆给我做了不少零食,啃的我已经不想码字只想吃零食,话说,我婆婆特意给我带的螺蛳粉……那个味道啊‘香飘万里’,感觉楼下要投诉!。 第95章 “没什么可感激的,阿亮是我看中的弟子。” “文若真是会说笑。”阿婉笑了笑。 荀彧可不觉得自己在说笑, 不过此刻也不适合说太多,他还有事要忙,起身便告辞了。 诸葛瑾看着荀彧消失的背影,再回头看向满面笑容的阿婉, 连忙行了个礼:“多谢婉夫人, 此次襄阳风雨飘摇, 若不是婉夫人邀请, 恐怕我要护持弟妹母亲十分艰难了。” “不妨事,不嫌我多管闲事就好。” 阿婉可是知道诸葛亮还有个叔父诸葛玄在刘表那边做属吏,得知诸葛珪病重,诸葛玄便接了兄长一家来荆州, 后来因为诸葛珪身亡, 他才去将兄长遗孀子女给安置在襄阳, 并为他们买房安置, 让他们安心守孝。 只可惜,诸葛玄在刘表帐下并不出彩, 想要护持兄长一家实在困难。 如今诸葛兄弟孝期未满,阿婉自然是先分个院子给诸葛家安置下来。 于是不一会儿,阿莺就领着几个丫鬟走了进来,她对着阿婉屈膝行礼:“娘子,屋舍院落已经准备好了。” “好。” 阿婉点点头, 然后对着诸葛瑾笑了笑:“诸葛公子请跟我来罢。” 诸葛瑾起身跟着阿婉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道:“莫要唤我公子, 日后唤我阿瑾或大郎都可以。” 虽说还有些不赞同诸葛亮拜阿婉为师, 可阿婉如今庇佑诸葛家乃是事实, 而且诸葛瑾早已对自己的前程有了规划, 自然也想与阿婉搞好关系, 以期望自己离开东郡以后,阿婉能帮着照顾好自己的弟弟妹妹。 “好,阿瑾。”阿婉看着那张有些别扭的脸笑了。 诸葛瑾年岁不大,可长得却十分高大,大约是因为常年练武的缘故,站在那里就有一种属于武将的精神气儿。 再加上诸葛家虽不是士族,却也是寒门,在诸葛珪任上时,他便十分注重三个儿子的教育,诸葛瑾自然读了不少书,所以他的身上还有一股读书人的气质。 这会儿走在阿婉的身侧,带着几分少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