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前任登基为帝之后 > 分卷阅读4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9(1 / 1)

匆领了陛下的吩咐,来姜府送些东西。 “姜大小姐可在?” 他并非传旨而来,师傅交代过不可大张旗鼓,进了姜府必得恭谨谦让,替陛下将物件好生转交给姜小姐。 宫中来使要寻韫棠,姜老夫人不知那位天下至尊意欲何为。 姜尚书今日休沐,与同僚一同在外宴饮。安氏在后院打点给柳府柳太夫人的寿礼,门厅中主事的只有老夫人一人。 她道韫棠晨起后入宫了回尚仪局,问了一句有何要事。 韶平犯了难,让人捧出一方紫檀描金雕花的锦匣。陛下命他们将此物送到姜府姜大小姐手中,可大小姐不在府上,难不成要再换到尚仪局? 他仔细揣摩陛下的用意,若是师傅在必定能为他指点迷津。 不过按师傅传的话语来看,将此宝匣送到姜府就算是完成了大半差事。 他说明来意,老夫人沉吟片刻,道可将此物交与姜大小姐。 韶平顺水推舟答应下来,留下东西告辞。 姜老夫人让人客气地送了他出去,封了厚厚的赏银。 她抚着这方名贵的宝匣,没有察看属于韫棠的物件,道:“先放至我房中罢,待大小姐回来再给她。” “是,老夫人。” 李嬷嬷问道:“可要先让人进宫知会大小姐一句?” 姜老夫人沉默许久:“……不必了。她回来自会知晓。” …… 尚仪局内,韫棠正忙于嘉会节的善后事宜。 照理来说,嘉会节后仍有一日休沐,但尚官六局要忙于后续收整事务,只有一半的女官能休憩,另一半要等到后日。 韫棠昨日得了清闲,是以今日入宫换下忙碌了整整一日夜的女官,让她们歇口气。 她远在皇城,自然不知晓家中还有另一件大事。 午后姜尚书回府,特意等老夫人午憩醒后来给她请安。 “母亲。” 他扶着老夫人在主位上坐下,与老夫人叙了会儿话,引入了自己的来意。 “儿子今日在茶楼中遇见了景王世子,与他喝了两盏茶。” 姜老夫人安静听他下文,姜尚书屏退了服侍之人,只留下两个心腹。 “世子言谈之间,有意求娶韫棠。” 姜尚书有五六分把握,姻缘大事,双方不必把话说得太明白,彼此心照不宣。 “世子殿下还下了拜帖,说三日后要来府上拜见。” 这算是给足了诚意。姜尚书面上已忍不住有喜色,他原本还在为长女的婚事发愁,却不想有这样一桩好姻缘等着。 不怪他沉不住气,景王府一品王爵,数百年来屹立不倒,在朝中地位超然。西南大片封地富庶,玉石珍宝药材出产无数,韫棠若是嫁过去做世子妃,就是享不尽的富贵。 近几代景王妃都出自京城,有皇家撑腰已成惯例。姜尚书对自己的长女很有信心,必定是担得起世子妃乃至王妃之尊的。再者,有韫棠对景王世子的救命恩情在,想必景王夫妇也看重她。 他已官至二品尚书,姜家几代位极人臣,于仕途上是没有再要提携的了。有了景王府这个亲家,姜家地位立刻水涨船高。韫棠嫁得高,她的几个妹妹议亲时就更有底气。 姜尚书一条条说得分明,姜老夫人自始至终都未开口。 “母亲以为如何?” 他是真心想促成这桩婚事。就算不是十拿九稳,只要景王世子有意,那便很有胜算。 儿子对这桩婚事志在必得,姜老夫人闭了眼:“旁的不提,你当真舍得将韫棠远嫁西南?” “这……” 姜尚书一时语塞。 -------------------- 第36章 议亲 母子二人对坐无言,姜尚书手中茶盏端起又放下。 反复两次,斟酌良久,他开口道:“母亲,韫棠是我嫡长女,儿子自然是盼着她好的。若非因为……”他顿了顿,家中亦谨言慎行,“她的姻缘大事也不会蹉跎至今。” 因韫棠外祖母的缘故,这孩子年幼时即有机会出入宫廷,一来二去便与当今陛下相识。 彼时朝廷是中宫嫡出的大殿下正位东宫,储君之位稳固,诸位皇子更是安分守己。 虽说帝位无缘,但七殿下裴晗乃娴贵妃所出,其母族凌氏战功赫赫,出身之高仅在太子殿下之下,又早早得封睿王王爵。 姜尚书很满意长女与睿王殿下青梅竹马的缘分。他本就无意卷入权力的最中央,睿王殿下出身高贵又受陛下宠爱,再合适不过。是以他一支顺水推舟,事情也的确按着他预料的方向发展。 如果没有意外,他的长女便是板上钉钉的睿王妃,他从未考虑过旁的亲事。 孰料天有不测风云,明安太子一朝薨逝,东宫之位虚悬,诸皇子争立。 姜家历来有祖训,不涉党政,持身中立。 更要紧的是,睿王殿下在夺嫡中丝毫不占上风,他不敢贸然押宝,祸及满门。 宫中虽未赐婚,但明眼人都知道他家长女与睿王殿下间的关系。 他没有表态,凡遇此话题皆含糊而过。 睿王殿下亦未明确要他站队,甚至说,他从未刻意拉拢过他。 那段时日他摇摆不定,甚是煎熬。 须知从龙之功乃多少臣子梦寐以求。且若是睿王殿下继承帝位,他就是未来的国丈,远非旁人可及。 但他不能赌上整个家族兴衰。 在漩涡中没有处多久,睿王殿下遭了陛下贬斥自请离京,与帝位再无缘。 他当时立于朝堂之上目睹一切,直感慨自己没有被利益冲昏头脑,匆匆倒向睿王。 而庆幸之余,又生怕姜府被连累波及。 朝中同僚的目光有意无意看向他,他挺直了腰身,没有为睿王求情半句。 家中韫棠亦是个懂事的。为大局考虑,她与睿王殿下断了联系,撇清了姜府干系。 睿王离京赴边关之后,他才长舒一口气,又为长女时时留心京中流言,怕长女清誉有损。 不过好在京都中从无人提起此事,令他放心不少。 京中形势变幻莫测,他暂且搁置下了家中女儿的婚事,以免她们无辜受累。 留在京中的几位皇子明争暗斗愈演愈烈,储位之争持续数载。 不断有皇子被贬斥幽禁,朝中结党的大臣人人自危。 那时又有谁能料得到,最后是睿王殿下赢下了帝位。 大位名分尘埃落定的那一日,他在书房中坐了一夜。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虽未偏帮睿王,却也未曾落井下石过。睿王继位后清算时自然轮不到姜家,称得上无功无过。 至于韫棠与陛下间的旧事,不免棘手。 再三考量之下,他想将韫棠送去京郊别庄避避风头,亦是出于保护长女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