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汉唠唠叨叨地说完了自己的大半辈子,也不知道县令老爷为什么要他说,说完后学着地主老爷们的作风,拱了拱手,畏畏缩缩地看了一眼戴竹,不敢说话,小心翼翼地下了台。 戴竹带头鼓掌,无数社员一齐鼓掌,那老汉有些惶恐,又有些得意,这辈子没有这么多人为他鼓掌过。 戴竹俯视台下,大声地道:“王老汉的人生吃了很多的苦,他的爷爷奶奶,爹娘都因为门阀压迫而死了,但是他终于在集体农庄找到了幸福。让我们再一次鼓掌祝福他有个幸福的往年。” 热烈的掌声过后,戴竹道:“大家伙都有悲惨的过去,还有谁愿意与我们分享?” 一个小伙子抹着泪水,大声地道:“我来!”他三步并作两步上了高台,道:“我是王小锤,我家本来有八口人……一个门阀老爷看中了我娘……我娘就死了……” 掌声、站在高台之上被无数人关注、心中隐忍多年的愤怒和委屈……无数社员的心仿佛被打开了什么开关,一个个主动上台,讲述自己悲惨的往事。 等大多数人都说过了,戴竹这才道:“过去的生活有多差,现在的生活有多好。我们不能忘本,我们要忆苦思甜,我们的幸福就在我们的手中,大家一定要推翻门阀的统治,一定要加入集体农庄,得到幸福的人生。” 无数社员用力鼓掌,浑不知手掌早已拍得通红。 戴竹挥手:“大家伙听戏吧。”乐声响起,戏子们纷纷登台,熟悉的唱曲飘荡。 台下无数社员只觉这次倍感投入,戏中的一幕幕都像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哪怕是听到欢快的《北风吹》都泪水四溢。到最后打出“世上只有集体农庄好,有集体农庄的孩子是个宝”的时候,无数社员大声地欢呼,死命地鼓掌。 戴竹站在一角用心记下,没想到朝廷的“忆苦思甜”配合戏曲之后这么好用。 …… 另一个农庄中,一群人围坐着,一个人站在中央,声泪俱下地说着自己的过去:“……从出生之后就没有吃过一口饱饭……最穷的时候三天只吃了一碗野菜粥,第二天还要在地里干活,直接晕了过去……” 一群人擦泪,只觉这农庄的生活与过去相比真是幸福啊。 有人大声道:“以后我们会越过越好的。” 无数人鼓掌。 …… 各地官员的公文中都表明“忆苦思甜”与“样板戏”结合,收拢人心的效果棒呆了,原本对农庄没收田地,没日没夜干活的牢骚和怨恨越来越少,可喜地出现了有人自发地宣扬集体农庄的美好,不用缴纳佃租,不用担心灾害,吃得好,谁离开集体农庄谁就是傻瓜等等。 胡问静松了一大口气:“好像稳住了。”样板戏加忆苦思甜的威力就是这么牛逼。 贾南风佩服地看着胡问静:“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简简单单的忆苦思甜将过去的佃农生活彻底踩在了脚底,谁都不觉得回到佃农生活会有多幸福,而样板戏更是将心中隐藏的悲痛直接化成了实质。 胡问静鼻孔向天:“朕就是这么无耻。”量其他人也不知道胡某嘴中的“无耻”是指胡某抄袭样板戏和忆苦思甜等等手段,只会以为她笼络人心的手段“无耻”。 贾南风果然啐了一口,道:“休要得意!” 胡问静继续看天,其实心里只觉运气好到了极点。 作为从小生在杭州,长在杭州,上学在杭州,工作在杭州,除了旅游没有出过杭州一步的21世纪青年,胡问静神奇的不知道杭州市长是谁,就这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落后态度造成了她对政治经济学敷衍了事,在大楚朝贯彻公平的时候竟然生搬硬套,出现了手段与情况不匹配的狗屎情况。 “追求公平”出现在华夏的土地之上,并且被无数先贤选中并为之付出生命,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华夏大地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痛,又尝试了无数西方传来的理念,从1840年一直折腾到1921年,经历了无数失败,缴纳了无数学费,这才发觉适合华夏的思想只有追求公平,人类的最高理念必然是追求公平。这长长的81年的时间不仅仅是前辈贤达试错的过程,更是华夏的无数百姓从自身的角度亲历一次次的变革,体会哪一种思想、体制、主义更优秀的过程。华夏大地上能够“从容”地开展各项土地制度的变革都是有大量的数据支持和民意支持的,甚至可以说是在对儒教“道德治世”的观念彻底崩塌后,在无数种对土地私有化的改良失败后的最后选择,所有人都知道其余道路走不通,只有追求公平可以救华夏。 但是在这个晋朝的平行世界之中,百姓对国家、民族、资本、生产资料等等的见识、思想、体验距离1949年的百姓一大截,压根不认为田地共有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心中理想的社会就是“男耕女织,阡陌相通,鸡犬相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三五乡贤主持村中诸事”,几乎本能地反对跨越时代的集体农庄。 如同1912年有人震惊“天下怎么可以没有皇帝”,这个时代的百姓的心中其实是“天下怎么可以没有门阀老爷地主老爷”。 这个思想是如此的普遍和“天经地义”,全天下也就胡问静一个人不这么想,胡问静如何去给众人洗脑? 胡问静老实承认超前一步果然是疯子,集体农庄制度毫无征兆的冒出来,缺乏各种对旧有制度和实现的颠覆,在这个时代显得太过激进了,而她为了最快速度的完成对荆州的掌控,处理民怨的过程更是激进中的激进,明知道是一辆破车依然全力踩油门,一点不考虑车子会散架。 胡问静确定现在几乎可以说是到了某个阶段的终点,在开往下个阶段之前必须停下来修理这破车了。可是她该死地对处理眼前的矛盾毫无办法。 流量和舆论洗脑?那需要抖音和微博,胡问静连收音机都没有。 给百姓大量的好处?胡问静压根就拿不出好处! 制造新的矛盾转移视线?胡问静一直是这么处理的,但是这个时代的人缺乏民族和国家概念,对胡人的态度一直处于“外地人杀外地人”关我P事的境界。 政治废物胡问静日夜苦思,终于决定彻底山寨红旗的手段。 打土豪、样板戏、忆苦思甜,红旗的三大法宝每一样都不需要手机,不需要先进思想,不需要百姓的见识,却有胡问静在教科书上体会不到的优点。 那就是接地气。 只有最接近百姓的生活和心灵的东西才是最能够打动百姓的。 胡问静毫不犹豫地使用了样板戏和忆苦思甜两大法宝,效果果然杠杠的,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荀勖真心佩服道:“陛下才高八斗啊!”一群官员点头,笼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