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 > 分卷阅读142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420(1 / 1)

心的手段用了几千年了,但搞来搞去不过是编个小故事,写一篇文章之类的,在九成九的人都是文盲,交通完全靠走,通讯完全靠吼的时代传播效果极差,西汉的《二年律令》传了几百年了,天下百姓知道的没几个,无数人依然认为女儿是不能继承财产的,这宣传和改变民心就是这么得艰难。但胡问静一部戏曲和几个百姓哭着回忆过去就达到了旁人几百年的效果,真是了不起啊。 胡问静摇头:“这只是第一步,还有九十九步。朕目前只是让百姓接受和喜欢集体农庄,但是这还不够,朕还要百姓痛恨朕的敌人,乐意为朕效死。” 胡问静想过了,下一部戏曲就山寨《红色娘子军》,名字改成什么无所谓,中心思想一定是让农庄的男女老少心中涌起对门阀、对胡人的痛恨,对胡问静的无限忠诚和拥戴。若是这部新戏能够深入人心,那么胡问静的邪恶王朝才算坐稳了,再也不怕有人站出来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胡问静叹气:“只是,朕的时间不怎么够。” “《张悦儿》继续在各地巡回演出,朕估计热度还能再支撑三五个月 ,三五个月后朕也勉强也能写出第二个戏曲本子了。” 山寨一个经典样板戏竟然要三五个月?当然要了! 剧情可以胡编,台词可以乱写,但是歌曲呢?旋律呢?胡问静很是清楚《张悦儿》成功的原因是歌曲加内容,缺了任何一个都不会如此爆红,但她记得多少《红色娘子军》的歌曲旋律?几乎是没有!她只能从记忆中翻找其余简单的旋律抄袭、拼凑出一部全新的戏曲。这哪里是三五个月可以搞定的? 更糟糕的是胡问静不可能埋头写三五个月的戏曲本子,她还要处理政务,要考虑追击胡人,考虑卫瓘司马越等人的反击,要教育小问竹,还要练功。 胡问静可以放弃一切都不会放弃练功,没有一身武功,她与小问竹分分钟就会变成尸体。 每日的工作量如此大,时间安排如此紧迫,若是可以,胡问静当然希望新戏曲可以安排在一年甚至两年之后,但是三五个月已经是极限了。 一大群官员坚决摇头:“陛下何须这么着急,《张悦儿》再唱三五年都会是最畅销的戏曲,陛下可以慢悠悠地写戏曲。” 贾南风对此很是赞同,斜眼看胡问静:“这《张悦儿》的唱词和曲调真是太精彩了,百听不厌,剧情又贴近百姓,依我看只怕三十年内都会反复上演。”她微微可惜,若不是集体农庄将导致三十年后没人记得以前的苦难生活,这部戏足以红三百年的。她瞅了胡问静一眼,某种角度上而言,卫瓘的魔改反而是最朴实的、足以流传百世的,不论王朝如何更替,这恶霸、青天的对立戏码将会永恒不变。 胡问静苦笑摇头。 贾南风懂了:“陛下没有看过几部大戏吧?”胡问静的人生就是两个极端,穷得时候是快要饿死的乞丐,有钱的时候短短几年成了皇帝,胡问静每一天不是在砍人就是在阴谋害人,哪里有时间看戏?所以胡问静多半是不知道戏班子或者看戏的内情的。 贾南风慢慢地道:“其实不仅仅百姓没有娱乐,门阀中人也没什么娱乐的。” 百姓每日为了活命奔波,有个P的娱乐?“玩物丧志”四个字充分体现了百姓对“娱乐”的态度,一切“娱乐”都有原罪。 门阀中人的生活也没有百姓以为得丰富多彩,同样乏善可陈。 贾南风淡淡地道:“门阀中人的娱乐在十八岁以前就结束了。” 门阀中人有什么娱乐?最经典的就是写诗、画画、打猎、郊游。 可是这四个项目其实很容易就玩腻了。尤其是写诗和画画,十几岁的少男少女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才子,最热衷写诗和画画了,为赋新词强说愁,可是从十一二岁一口气写到了十八岁,若不是真的绝世才子,能有个P的新东西写出来的?曹操有才华吧,喜欢设宴表演新的歌赋了吧,可有看见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与他应和的?荀勖荀攸之流在少年时期就写得要吐了,谁有心思继续写?何况治理国家才是才华,写诗词能治理国家吗?也就只有出身低,偏偏又有满腹才华的曹操喜欢写诗词了,换个人在酒宴中歌以咏志早就被人喷成狗了。 这打猎和郊游也是如此。城外就这么点地方,天天去,去了十来年也厌倦透了。曹操有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张辽天天打猎吗?为了政治活动打猎是无奈,没事谁折腾自己。 豪门大阀中人的娱乐是极其乏味和无聊的,不然简简单单地投壶游戏怎么会成了经久不衰的游戏,每一个参与游戏的人仿佛智商都比不上八岁的孩子,还不是因为娱乐项目少得可怜,有得玩就不要挑了。 这看戏也是如此。 看着戏班子多,其实也就只有几部老掉牙的戏曲而已,不是公子佳人,就是合家欢,从小听到大,老老少少都会唱几句,百十年都没出过新戏。 贾南风看到胡问静古怪地看着她,知道胡问静不信,笑道:“你以为所有人都像你一样明明有大才,却愿意写下九流的玩意儿?有才华就该走仕途,次一级也要做学问,哪有写小黄文写戏本子作践自己的道理。” 贾南风微笑着,认真地道:“以《张悦儿》的独特唱词,哪怕天天看,我也能看一个月。” 好些官员点头,戏本子就这么几个,他们从小看到大,哪一个戏本子不是看了十几二十遍了,好不容易有一部新戏,而且剧情的走向也与以往的爱情戏、阖家团圆戏有巨大的区别,新鲜感还是蛮高的。 胡问静诡异地看着贾南风,认真地道:“朕知道啊,朕当然知道这年头缺乏戏曲,缺乏娱乐。”她在荆州就为百姓安排过缓解压力的娱乐活动啊,早就将这个时代的娱乐查得清清楚楚了。 “朕说只有三五个月的时间,不是指戏曲的淘汰。” 胡问静道:“戏班有限,几个县才有一个戏班,每个农庄一个月也才轮上了一次,三五个月后百姓不过看了三五次,唱腔都没学全呢,朕丝毫不担心百姓看腻了《张悦儿》。” 她苦笑着:“朕担心的是忆苦思甜。” 忆苦思甜是稳定人心,巩固集体农庄合法化和权威化的超级利器,胡问静要求各地必须每十天举行一次,三五个月后各地的忆苦思甜已经举办了九次到十五次,哪有这么多东西可以忆苦思甜的?只怕各地的百姓已经将心中的“苦”反复地拿出来炒冷饭,什么时候掉眼泪,什么时候嚎啕大哭都公式化模式化了,这忆苦思甜就会从稳定人心走向□□,反而增加百姓的厌恶,连累之前的所有成果。 “朕必须在三个月内搞定新剧本。”胡问静用力拍案几。此新剧本是特指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