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敞建议大楚朝建立道德学说。” 贾南风不满地看了一眼小问竹,说详细点啊。 胡问静慢慢地摇头,道:“朕不能从儒家思想中去芜存菁。” 王敞叹了口气,胡问静说白絮执拗,其实胡问静才真是执拗啊。 胡问静道:“朕知道孔儒很多东西都是从其他学术之中抄来的,也知道很多东西其实与孔儒无关,忠君爱国,善良诚恳等等美德岂会是孔儒发明的?但是朕别无选择。” 她严肃地道:“你说得对,儒家深入华夏五百年,这天下各处都有儒家的痕迹,天下人十之(八)九把所有道德文化都归到了孔儒之中,不知道孔儒的核心只是礼和仁。” “所以,朕在废儒之中不能留下一 点点的缝隙,唯有矫枉过正,让所有人以为碰了儒家就会被流放到竹州沙州。过得几十年,没人记得儒家究竟是什么了,朕才能将儒家或者诸子百家之中被儒家采用的精华推行到天下。” 王敞摇头:“几十年?陛下能忍受几十年的危机?”他铁了心今日把话说透,大楚朝是个比大缙朝好几百倍的朝代,他不忍心看到大楚朝刚立国就陷入战火。 胡问静认真地回答:“不能。别说几十年的危机了,就是几年的危机朕都不能忍。” 王敞认真地看着胡问静,难道他看走了眼,胡问静已经有办法解决百姓的忠心度问题了? 胡问静认真地道:“有,真有,而且朕已经执行了多年了。” 上策其实是将皇权置于法律之下,人人平等,交出皇位,皇帝轮流做,或者分权。但是胡问静没有这么伟大,她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违反“公平公正”的方式。 …… 某个集体农庄中,有社员找到管事求情:“我三日后想要调休一日。”一群社员用力点头:“我们也想调休。” 管事不解:“为什么?”农庄的活计只要没有兴修水利或者收割庄稼什么的大工程,平日调休并不影响农庄的工作,但是这么多人都要调休就有些不太对头了。 一群社员惊讶地看着管事:“你不知道?《贾充传》啊!” 管事陡然想起来了,三日后就是县里的戏班子的新戏《贾充传》的开场日。《贾充传》是最近朝廷新出的戏曲,早一个月就在宣传了,什么集结了大楚最优秀的编剧写的史书级大戏,什么受到官方认证,什么真人真事,符合历史,忠于现实,什么大楚朝最优秀的作曲家写的歌词,什么看完之后男默女泪,什么不看不是大楚人,什么我们都欠朝廷一张戏曲票,总而言之大楚朝上上下下就没有不知道《贾充传》的,不看《贾充传》仿佛就是落伍了,错过了整个世界。 一群社员哀求道:“我等了好久的《贾充传》了,若是不去看,睡觉都睡不好。”“我已经答应了孩子去看戏,若是不去,孩子会哭闹的。”“只要答应了调休,我什么都答应你。” 更有社员愤怒地道:“这种爱国戏曲就该农庄组织所有人观看,不看还是不是大楚人?” 县里,一群百姓挤在戏班子门前张望,虽然戏班子此刻还在排练,闭门谢客,但是隐约听到一些唱词就让众人心痒难搔。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注2】 一群百姓心驰神往,真是好听啊。 有百姓神秘地道:“我隔壁邻居的表弟的三叔在戏班子里打杂,知道一些《贾充传》的内容。” 一群百姓纷纷挤了过去,有人叫道:“到底讲了些什么?”有人叫道:“不要剧透!”其余百姓奋力把那反对剧透的人赶走,不想被剧透就滚蛋。 那剧透百姓看着四周一张张充满了渴望的脸,得意地道:“这戏讲得是太尉贾充颠沛流离的人生,从贾太尉年幼时讲起……一直颠沛流离,被前朝皇帝司马炎怀疑,打压……” 另一个县城之中,戏台下挤满了人,别说坐票了,站票都卖完了,过道上挤满了人。 一个百姓惊讶道:“想不到司马炎这么无耻!”戏台上正在上演剧情,司马炎知道贾充家有贤妻,竟然想要勾引贾充的妻子。这皇帝竟然勾引臣子的妻子,还有天理没有? 另一个百姓道:“这有什么稀奇的?有昏君看到臣子的妻子漂亮,直接召进宫中(奸)淫的呢。”又是一个百姓道:“这司马炎有后宫数万,好色不是众所周知的吗?” 戏台上剧情继续,一群百姓提心吊胆又细致勃勃地看着,不知道贾充有没有被戴绿帽子啊。 戏台上,司马炎被拒绝后大怒,捏造罪名将贾充的妻子一族流放了。 一群百姓叹气,这贾充真是艰难啊。 剧情继续,司马炎派人毒死了贾充的两个儿子。 一群百姓对司马炎恨之入骨,几岁的孩子有什么错,竟然孩子都不放过? 有百姓叹息道:“怪不得。”一直觉得大缙朝的太尉贾充竟然联合胡问静篡位,实在是无耻到了极点,没想到此刻一看简直是理所当然,不篡位就不是人了。 一个百姓恶狠狠地道:“贾充算能忍的,换成我早就打死了司马炎了!”一群百姓点头,皇帝对臣子生了杀意,还屡次下(毒)手,能怪臣子反杀吗? 剧情不断地前进,贾充遇到了本朝皇帝陛下,立刻慧眼识珠,长跪不起;贾充与皇帝陛下共同对抗司马炎的陷害,贾充数次为皇帝陛下挡住暗算;贾充为镇压皇帝陛下身上的污妖王的邪气,爬上雪山之巅寻找可以激发胡问竹身上的神灵力量的草药……贾充为胡问静努力一辈子,临死的时候道,‘我的两个女儿都是愚钝之人,恐怕被人利用,你让她们种地去吧。’胡问静摇头道,‘你是朕的忠臣,对朕忠心耿耿者,朕必不让他的子孙后代忍饥受冻。朕许贾家丹书铁券,只要大楚朝不灭,你的子孙后代就永享荣华富贵!’ 无数百姓用力点头,好人有好报,对皇帝忠心耿耿,皇帝就保证忠臣的子孙后代富贵连绵,很正能量啊。 有父母教育子女道:“我们现在有吃有穿,比贾充小时候好多了,你们一定要比贾充更努力,我们以后一定会过得更好。” 有年轻人握紧了拳头,这忠君爱国之后风光大葬,子孙拿到丹书铁券等等真是太励志了。“我若有机会,也会为陛下挡住刀剑,也会拿到丹书铁券!”想想子孙后代拿着丹书铁券的模样,他身上的热血就开始沸腾了。 某个军营之中,一个士卒握紧了长矛,站得笔直。贾充可以凭借忠心耿耿而成为大楚重臣,福泽延绵,他为什么不可以同样凭借忠诚成为朝廷重臣?至少他比贾充能打多了。 …… 洛阳城,贾府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