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8(1 / 1)

奇地趴在上面瞅,就见到一个蛋糕的标志。 “今天有谁过生日吗?”他问。 余妈妈睨了他一眼:“我女儿过生日啊。” 她女儿,不就是他姐姐??余圆不淡定了,气得拼命跺脚:“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不提前告诉我?!” “告诉你干嘛?你有钱送礼物?”余妈妈好笑地看着他,毫不留情地戳他的痛处,“我可记得,你都欠了我好几个兰博基尼了啊……” 余圆小朋友,口袋一毛钱没有,空头支票倒开了不少,一会说要买法拉利,一会要买保时捷,还许诺等以后长大了,给他老妈买不同颜色的兰博基尼,一天一个颜色,换着开! “那……那也得跟我说一声啊,我可以给我姐姐画画!”对!他可以画画送给姐姐,余圆眼睛一亮,小腿一迈,飞快地跑回屋子里,拿出他的彩笔盒,开始涂涂抹抹起来。 今天恰好周五,学校放学早。余简抱着同学们送给她的礼物,走在乡间小道上。 “阿简,你猜猜我送的什么?”黄暖凑到她眼前,指了指最上面的一个礼品盒。 “你送的是手表,心怡送的是食谱。”余简抿嘴笑。 “你怎么知道?!”黄暖惊呼,猜的一点没错,“你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吗?” 哪里是蛔虫。黄暖从一个月前就在杂志上偷偷看手表的款式了,还咨询了班上好几个喜欢戴手表的同学。心怡的心思更好猜了,余简但凡是多看什么一眼,她就会记在心里。而余简最近关注最多的,恰恰就是各种食谱。 “没劲!”黄暖气呼呼地撅起嘴,一点惊喜都没有嘛! “好了,跟我回家吃蛋糕,我爸说他找京城有名的西餐大厨做的,好吃得不得了。”想到余建国的形容词,余简哑然失笑,也起了好奇心,这个饱受他夸赞的蛋糕究竟是什么样。 …… 一个硕大的蛋糕摆在圆桌中间,顺时针不断地旋转着。 余简沉默地闭上了眼。 其他人也沉默地闭上眼。 只有余圆,一双黑漆漆的圆眼顺着蛋糕不停地转动,那上面写着什么来着,啊,想起来了:“姐姐,蛋糕那个是寿字唉!” 也不知道是谁憋不住,先笑出了声。这下,众人再也忍不住,跟着一起哈哈大笑。 黄暖擦着笑得泪都出来的眼角,再一次看向这个奇特的蛋糕:“那个桃子下面还有叶子耶!” 陈心怡也笑了好一会,指出另一处奇特之处:“那一圈是裙边?” 在这个以简单为美的时代,余爸爸给她寄了一个特大号的中式寿桃,还裱了一圈一圈的玫瑰花,寿桃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寿字。 余简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期待了一整天的蛋糕,竟会是颗大桃子。 第73章 生进二十四气(1) 年二十五,余建国召开了余家食肆第一年总结大会,给每位员工发了工资,又包了大红包,请他们吃了一顿想念了很久的大餐。 周小妍喝多了,抓着余建平的衣袖不肯放,恋恋不舍地说:“建平大叔你就不要回去了,过年咱们余家食肆照常营业!我愿意天天来上班,大年初一也来!”说到底,就是舍不得那好吃的酱猪手。 弄得余建平哭笑不得。 “来,咱们大家一起喝一杯,希望来年咱们余家食肆更上一层楼!”余建国站起来,率先举起杯子,众人跟着一起大喊:“更上一层楼!” 这些个员工里,大多都是跟周小妍一样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此刻却个个内心澎湃,斗志昂扬。 年二十六,余家食肆挂上了暂停营业的招牌,只留着两盏古式红灯笼长亮着,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 余家两兄弟,收拾好了行李,踏上了回饶乡的路程。 一路上,余建平都很沉默,还隐隐约约有一点不安。 “别担心,老太太不会怪你的。”余建国拍了拍他的腿,让他放轻松。 余建平没说话,只是扯了一个不算特别好看的笑容,眼神却飘向机窗外面的云层上。 近乡情怯。 这大概就是他此刻最好的写照。从饶乡去京城二十多年,他从一个青葱小伙也快到了垂垂老矣的年纪。家乡啊,是存在记忆里,那无法触碰的伤痛…… 两个多小时的航程,飞机很快抵达羊城机场。不同于京城的干冻,南方的冬天连空气里都有一股湿意。 早就习惯了北方气候的余建平,一出机场大门,生生地打了个冷颤。 “建国,建平,这里!”余妈妈借了邻居的车,在羊城接他们,同行的还有余家两个孩子。 “爸爸,建平叔。”余简泛着笑意迎上去,接过他们的行李箱。倒是余圆大概刚睡醒,还有点迷迷糊糊的,抱着他姐的大腿,躲在后面不出声。 余建国一把把他拎起来,抱在怀里打了下屁股,小家伙才喊了句:“爸爸。”又扭头叫人,“建平叔叔。” “阿简,你怎么又瘦了?”余建国看着女儿清瘦的脸颊,手臂上青筋都浮了,很是心疼,“是不是学习太累了?” 他想说,如果太累,就随便考个大学,不用非要读京城大学。但一想到女儿坚持了这么久,肯定不会半途而废。 又说道:“看来,我跟你建平叔得好好给你补充营养了。”必须得趁着过年让她多长几斤肉。 余建平看着余简的样子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自己没有孩子,倒是真心对余简和余圆,尤其是余简,要不是建国不答应,他还真想认他当干女儿。 谁不想有个漂漂亮亮的闺女软软糯糯地喊声爸爸呢! 羊城到饶乡还要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余简细声细语地跟余建平说着饶乡这些年的变化,从道路的修整到公园的开发,从商业街的兴起到小吃街的没落,一点一点,事无巨细。 余建平认真地听着,不知不觉就入了神。 西澳村的变化不大,整个岛上还是淳淳朴朴的民风。这两年渔业发展得不错,很多年轻人都回来承包了海场,或养鱼或育蟹,村子里比以前多了好些人气。 “建国回来啦?听说你在外头开餐馆啦?生意兴隆哈!”开轮渡的老伯在这条海路上开了大半辈子的船,见了余建国开心地打招呼,又瞧着后边跟着的人好是面熟,走近了仔细端详,半响才反应过来,“这……这是建平吧?” “王叔,我是建平。”在这句没有任何指责和怀疑的话语里,余建平的心陡然平静了下来,他露出今天以来第一个发自内心的笑,握上王叔的手,用着饶乡本地话说,“您还是跟以前一样,一点没变。” …… “建平啊,忙完了来家里吃饭,咱们好好唠唠!叔家里藏了好茶叶,等你来了泡一壶!”几人到了目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