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首要目的,是给大宋把敦煌的这个新太守给挪走。
敦煌已经当了他们太久的粮仓了,想到了就来,没吃的了就来,没钱了也来,来的次数过于频繁,以至于他们反倒是受不了自己的生活被新太守限制。
那姓范的太守,不仅有新的、威力更大,能对他们铁蹄造成伤害的新火药,在日常上也是处处限制他们辽,甚至组织了自卫队伍,按时定点的巡查。
更可怕的是,就像是这人对西夏的手段一样,那神出鬼没,最主要的是似乎眼神特别好的手段也用在了他们大辽身上。
每次自卫队的人也好,武器也好,都是比他们这边更好,而且,如果他们过于精装,也会直接替换成大宋的兵,直接开始小规模的作战。
根本不像是以前的太守!
以前的那些个软蛋,哪有人敢这么面对面的硬刚?
这范太守,必须、一定要被调离敦煌!
辽国使臣的想法,实则和很多看不惯范仲淹的人正好对上,当然,在刘世元案之前。
刘世元案发生之后,范仲淹在敦煌这件事,成了很多人庆幸的事情。
还好他不在汴京啊,不然这个脑子里像是只有一根筋的家伙,岂不是要借题发挥,又把他们本就很规矩的朝堂生活,变得更加规矩?
托苏景先的福,宋仁宗这次也是没有放过那些看似没有参与刘世元案的其他人。
没有用法律武器,而是像范仲淹那次一样,又多了很多要填的步骤,当然,新的步骤比旧的要干脆利落,其实某种程度上是节省了原本的时间。
但是这也更清楚地显现了,一些人一开始偷偷摸摸仗着自己职位之便偷的官家的钱,有一批人又被下了监狱。
而幸存下来的那批,有些是没有做这样的事情的真好人,有的嘛则是……
要么自己会做假账且天衣无缝,把自己贪污的部分都悄悄写进了损耗中,加上贪污不大,损耗稍稍多了一些完全让人看不出来。
要么就是手上掌握了这样的会做假账的人,也是让自己又多喘息了一部分。
不过这部分人,究竟是自己的本事大,还是宋仁宗想要给这朝堂保留下来一部分人,免得没有人能用而让朝堂陷入瘫痪的境地,这就衡量不出来了。
这些东西,都和刚刚才知道辽又要来的苏景先没有关系,他在小心翼翼地盘点自己的库存。
“这次没有狄青将军了,不过好在我们还有伟大又厉害的韩文彧!”
苏景先拍了拍自己的小垃圾们,“相信韩文彧苦练套圈,也是能够超过那些个使臣的。”
“所以……”韩文彧看着那些据说是玻璃制品,但是她自己怎么看怎么觉得漂亮的东西,“你要用这些东西去骗辽国使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