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他迟疑了,说话也就慢慢停了下来,看着众人。
沉默,大家竟然是相当默契地沉默了一会儿。
“你不会是觉得我们害怕了吧?”最开始说话的还是晏几道,到底是认识时间更长的人,也能从苏景先的表情里面,猜中这个人的想法。
晏几道的表情从沉重到不屑就是一秒钟的事情,“你放心好了,我们太虚的人从不畏惧困难!”
晏几道的这个口号喊得相当及时,其他人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呢,正好就顺着晏几道的话一起喊了起来,当然,也是大家的本意。
“就是!我们太学哪里会是这种胆小怕事的人。”
“每次你俩都包揽了前两名,哦不,现在是前七名了,我们都没说什么。”
“换成国子监的那批人,估计已经在调查你们喜欢什么颜色的麻袋了吧。”
大家说笑了一会儿,表情也都恢复了严肃,有人站起来剖析自己的内心。
“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家里也没有什么当官的爹或者爷爷的,但是我知道,我们读了书,就和不读书的人不一样,当然,这种不一样不是说我们读书人的地位就要高。而是,我们知道了更多的事情,就要带来更多的价值。”
“就是,读书明礼,我们应该当一个更优秀的人!”
这人说着说着还有点卡台词,中间磕磕绊绊的,不过最后这句话,他说得很有力。
像是“优秀”对他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评价一样。
有了这个人的带头,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人站出来,大家没有说前路危险,只说自己的心志坚韧。
苏景先看着这些人,像是看到了以后,多年之后的华夏,也是这样,哪怕在绝境中,也会努力挺起自己的脊梁。
苏景先因为知道历史,甚至可以说是知道“未来”,所以总是在闲暇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来“靖康难”,这像是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让他紧张,让他想要做更多的事情。
但是,今天却是难得的,有一种心口漏风的大洞,在被一点点填补上的感觉。
“加油!只要我们一起加油,大宋就会有美好的明天!”
苏景先看着所有人,大声地喊了一句,“不就是辽吗?我们干它!”
又过了一个月吧,在辽国的使臣到汴京之前,汴京有了新的变化。
大街小巷像是一夜之间多出来了很多套圈,他们的礼物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是手上的圈子,像是同一款,以及定价,也是一个类型的定价,问是不是彼此认识,有的人会说和谁谁谁认识,有的人则是微微一笑不回答,也有人直接好奇反问认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