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6(1 / 1)

手,“快滚快滚。” 魏琳觉得自己自作多情,但事实和她猜得八九不离十。 圣上听闻报纸是太子和一个庶人子一起捣鼓出来的,兴趣一下就减了半截。 赵博士的心也凉了半截。 圣上也曾是关内贵族出身啊……他想了想,自请在国子监再教半年书。 对庶人的偏见,已经深深刻在这些大贵族的脑子里了,赵博士同为庶人出身,不想自讨没趣。 圣上虽然觉得有点可惜,但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他半生的不得志,是否和皇帝有关呢?他头一次冒出了这个想法。 赵博士的纠结魏琳不得知,她拉着姚成宣去食堂吃饭,姚家家教甚严,很少给姚成宣送饭。 他被迫看着魏琳粗鲁的吃相,没忍住:“你是饿死鬼投胎吗?” 魏琳一边往嘴里塞一边含糊道:“是啊!” 姚成宣无语,又对她说道:“听说蔡祭酒有意辞官。” 告假这么久,潜在意思就是告诉皇帝,这官儿我不想当了!你赶紧换人吧! 他得知蔡祭酒看重魏琳,魏琳却好像一点都没有察觉到,想了想还是告知她这件事。 “啊?”魏琳的嘴角还粘着一粒粟米,不可置信地追问,“真的吗真的吗?” 她是一点都不知道这些官场所谓的潜规则。 姚成宣的优越感又冒了出来,从鼻孔里哼出一口气:“当然了,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 庶人子就是蠢笨,连这种事情都不懂。 在考试上被魏琳打击得体无完肤的他,终于在另一个方面找回了一点自信。 “可是……”魏琳想了想,又耷拉下眼睛,“好吧,算了。” 蔡祭酒走了,新的祭酒会让她这么胡闹吗?国子监还能改革吗?学生们的实践报告怎么办? 她还想看见这群弱唧唧的学生们跑八百米呢! 魏琳想写封信问问蔡祭酒,但她尚不知蔡家的地址,连着几天都把自己憋在房间里不出来。 直到八月,蔡祭酒才从凤州老家回到了长安。 一同来的,还有一封辞呈。 作者有话说: 提问:魏琳穿越前经历了什么让她变成了干饭王? 第11章 粟米 ◎古代版变形记◎ 蔡祭酒向皇帝请辞。 不同于赵博士的待遇,皇帝挽留了他很久。 魏琳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跑去找他。 她自认为两人的交情还算不错,尝试询问他辞职的原因。 蔡祭酒摸了摸她的头:“我想了很多,但仍是空中阁楼。” “现在,我想去脚踏实地地做一些事情。” 说到这里,蔡祭酒又笑了起来:“你的那个实践,就很不错啊。” 魏琳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跑去把学生们的实践报告抱来给他看。 “哎呀呀,”蔡祭酒仔细地看着他们的报告,很是高兴,“他们居然能认出粟米未脱壳的样子来了。” “姚家的十一郎,居然学会织布了,哈哈哈哈哈哈!”他忍不住大笑起来。 姚成宣要是听到了,估计又会气个半死。 但这些实践报告再生动有趣,也无法阻挡蔡祭酒离开的决心。 皇帝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他。 蔡祭酒最后帮魏琳干了一件事,把考试时间规定好了,监考博士们再也不用自带干粮进考场了。 “一直叫我蔡祭酒,现在,你可以叫我蔡九郎了。” 蔡家九郎,蔡卓。 蔡卓把胡子刮干净,整个人看上去年轻了十岁,他钻进马车,挥挥手,和前来送别的人们道别。 国子监门口有许多人来相送,魏琳混在其中,赵博士站在她身边,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博士……”魏琳开口道。 “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赵博士瞅了她一眼,坚决表示不当她的万事通。 行吧。魏琳摸摸鼻子,又跑回校舍窝着了。 第二天,她跑出国子监,准备去买点糖糕的时候,正巧看见蔡卓在门口扫地。 魏琳:“?”辞个职而已,已经沦落到扫大街了吗? 蔡卓看见她,挥挥手笑道:“魏郎,好巧啊。” “巧……”魏琳点头,好奇地凑近他,“蔡君干嘛呢这是?” 身为晚辈,魏琳喊不出蔡九郎,只能称君了。 “这个啊,”蔡卓浑身充满了干劲,喜气洋洋道,“我要在这里开一家私学!” “不要束脩,谁都可以来听!”反正蔡家有的是钱,不缺这点东西。 魏琳:…… 她回头看了看国子监的大门,又不可置信地转过头来。 在国子监对面开私学?! 从老东家跑路后,还要撬老东家墙角?而且就在对面? 蔡卓辞职后,门生遍布天下的梦想依旧没变,他拍拍魏琳的肩膀,笑道:“国子监多是官宦子弟,我教庶人子,不会有冲突的。” “我知道,”魏琳挠了挠脸,“只是没想到,呃……我们这么快就碰面了。” 蔡卓被她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 看来从国子监辞职之后,他再也没有了那些包袱,整个人终于不拧巴了。 魏琳耸耸肩,对此她只能评价,不论是蔡祭酒还是蔡君,都是很有想法的人啊。 …… 蔡卓还真在国子监对面开起了私学。 国子监改革要经过一道道程序,但他的私学不用,自己做主套了魏琳的主意。 来上学的多是殷实人家。 蔡卓作为一个世家公子,能做到这份上已是不易,魏琳表示理解。 笔墨纸砚,哪一样不需要钱呢? 让连温饱都没解决的庶人来上学,未免有些何不食肉糜了。 没有了蔡卓的支持,实践一科也没有落到实处。不过上次一起出去的学生们自发的拉起了队伍,呼呼啦啦领了一群人,请求魏琳再带着他们出去。 她在国子监内已经小有名望了,这次的人比上一次还多。 “又不是什么好玩的事……”魏琳嘀嘀咕咕,又想起来,对于这些只通经书的学生们来说,恐怕还真的觉得实践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就跟城里人进村一样,觉得哪里都有意思。 “走吧走吧。” 魏琳带着他们去了太子的庄子上,庄子内自备农具,她分给众人,让他们去种田。 学生们挽起裤腿,站在田埂上面面相觑。 劝农诗会作,但是种田……真不会啊。 魏琳早有准备,找来了附近的农户,请求他们教这群富贵公子们种田,报酬是一小袋粟米。 她赶在秋收之前进行了这一次活动,不然一袋粟米根本不足以找到人。 长安多种粟和麦,现在只有南方种了水稻。 在学生们还拘谨站着的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