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穿到古代去养老 > 分卷阅读10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05(1 / 1)

出来的野菜,味道鲜美。老将军吃着饺子,突然把筷子一放,说道:“大海最喜欢吃饺子了。之前做的饺子我看他吃了十个。” 梁瑜放下筷子,和其他人一样望向父亲。今日李锦年忙着去府城那边查看分店所以不在家。玲玲也在早上被带到县城开店。所以桌上难免空旷些。而且看父亲这个样子,应该是想大海了。梁瑜看着桌上的饺子,的确大海最喜欢吃饺子。“爹,那要不我们带点饺子去给大海。姐姐,锅里还有饺子吗?” 李春花连忙起身笑道:“还有好多呢,我没有全下完。刚好也几天没见到大海了,不知道他吃得什么。他要是见到你们带着饺子去看他,肯定很高兴。”说完就拿着食盒把厨房里的饺子装起来,一盘生的,一盘熟的。生的留着大海晚上煮着吃,熟的饺子到书院再热热就能吃了。 梁瑜吃完饺子,连忙和钟叔一起把父亲扶到马车里。顺便把吵着也要去看哥哥的小杏抱上马车。当初从京城里驾 来的马车,如今刚好合用。也不用凡事都指望着以前那头驴车了。梁瑜接过李春花的食盒,“姐姐,我们看完大海后就去店里。等店里东西卖完就把玲玲也带回来。这样你们也不用再多跑一趟去接玲玲回家。” 李春花看着他们坐上马车,“这样也好,你们路上慢点。”梁瑜连忙应道:“好的。我们走了。”说完就驾着马车往前跑去。 梁瑜之前才送大海去书院,所以他驾着马车熟门熟路的往县城赶去。一路上听着车厢里小杏和父亲钟叔传来的说话声,梁瑜满脸的温柔。不知谁说到了什么,引得车厢里一阵哄然大笑。梁瑜看着远方被惊走的山雀,自己也笑了起来。 很快马车就停在了梨花书院的,里面没有读书声,梁瑜往里一看,原来大家正在吃饭呢。他把车厢里的父亲扶下来放到轮椅上。随后钟叔把小杏也抱了下来。小杏一下地就往书院里冲去,便跑边叫道:“哥哥,小杏给你送饺子来了。”梁瑜几人也笑着往里面走去。 因为大海的四个师兄家里就住在县上,所以他们都是回家吃完饭再回到书院继续上课。而大海住在书院,所以三餐都和先生一家一起吃。梁瑜进来就看到小杏已经靠着大海坐在一起了。而杜先生和夫人见他们到来已经站起来迎接了。 梁瑜先往前几步,把食盒放到一边的桌上。然后拱手说道:“杜先生,打扰了。今日家里做了点饺子,于是就冒昧前来请你们尝尝味道。”梁瑜说完这番话,不见回应。他看着杜先生,却见杜先生往自己身后看去。突然杜先生手一指,大声说道:“梁兄!”而自己身后的父亲也突然一拍手,“老杜!” 梁瑜看着杜先生和父亲热情寒暄,实在有些不解。没想到,他们二人竟然是认识的。这时手臂被杜夫人碰了一下,梁瑜回过神来,只听到杜夫人满脸慈爱的说道:“你就是梁瑜吧。你应该不记得了,我以前去将军府看兰儿的时候,你也才十岁吧。” 梁瑜一怔,他母亲的闺名正是‘兰’,看来他们应该是母亲以前的朋友。梁瑜对杜夫人礼貌一笑,只见杜夫人也笑笑,“我去热热饺子吧”。说完便提着食盒进屋。 那边杜先生正对老将军说道:“没想到,他真是你儿子。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 觉得眼熟。但后来又觉得不像,毕竟你们应该呆在京城才对。不过没想到,如今在这里能见到你。怎么,你舍得离开京城了?” 老将军笑道:“我都一把年纪了,也是时候含饴弄孙了。我会来到这里是一句话说不清的。不过能见到你也是缘分。你怎么会在这里教书?”说完看向四周简单的环境。 杜先生也笑道:“我这也是一眼难尽啊!”说完两人对视一眼,都哈哈大笑起来。正此时,杜夫人端着热好的饺子出来了。老将军连忙让杜先生吃饺子,“快尝尝这饺子,这可是我家里人做的,本来是特意带给大海的,这下便宜你。” 另一边大海已经开心的吃着饺子了,看小杏还眼巴巴的看着,大海连忙也给小杏夹一个饺子。梁瑜见此笑道:“大海,你自己吃吧。小杏中午吃了一碗饺子,再吃多就该撑了。” …… 李锦年是天快擦黑才到的家,不过到家他就发现了今天老将军的心情似乎很好。虽然自从老将军来这里后,心情一般都是不错的。但今天似乎额外的好,具体表现为他给李锦年夹菜了。就这让李锦年狐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李锦年听梁瑜说杜先生是将军府旧识,以前也是在京中做官的。今日送饺子给大海时,杜先生和老将军相谈甚欢。李锦年仔细一想,老将军平时呆在家里也没有什么认识的人,这次遇到旧友难免高兴起来。不过这样也好,杜先生住得不远,偶尔两人也能聚聚。 于是在大海要放假那天,李锦年去接大海的时候,顺便邀请杜先生也去李家村和老将军聚聚。之后几乎每逢假日,都能见到杜先生和老将军一起斗嘴喝茶的场面。家里的客房也一直为杜先生和夫人留着。 这日老将军和杜先生在院子里喝着茶,聊着过往。已经过了农忙时节,村里的孩子们也都三五成群一起玩耍。杜先生看着那些玩泥巴的孩子,再看看在屋里认真练字的大海,不禁叹了口气。 老将军抿一口茶,撇了他一眼。“好端端的,你怎么叹气了?可是这点心茶水不合你胃口?” 杜先生苦笑道:“梁兄,你就别打趣我了。这点心还是我带来的。我只是看这些孩子这个年纪不读书不知礼只知道玩耍。将来他们也只会像他们父辈一样,成为一个农夫,而他们的孩子 也会像他们现在一样。这样一直循环下去,祖祖辈辈都会是农夫,何时才能出人头地呢?” 老将军白了他一眼,“得了吧,现在又有几个能读得起书。更别说这些孩子长大成为农夫有什么不好,能让自己吃上饭就行。又何必出人头地呢!” 杜先生再次苦笑,“相当年,我读书是立誓要报效朝廷造福百姓,如今也只是个教书先生而已。而梁兄你当初又是何等的英姿勃发,如今却只能在这个小村庄里拖着病体苟延残喘。一身武功一身功绩又有何人知晓呢!”杜先生说完,便拿起茶盏一饮而尽。 老将军半晌没有说话,“最起码老子现在过得快活。”之后同样拿起茶盏一饮而尽。 李锦年走到屋檐下便听到杜先生和老将军的一番话。他想到一句话‘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应该是他们的内心对照。老将军来到李家村后,虽然日子过得逍遥,但其实除了偶尔与杜先生相聚外,他也许会感到孤独。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也只有钟管家父子和梁瑜陪着他。 治疗孤独的最佳疗法是忙碌。当下李锦年心中做了决定,他要办学校。他要把村里适龄的孩子都招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