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成本买卖,金额不大,顶多是没收教育,二是父亲被追认为烈士,爷爷年纪大,带着五个孙子,没有正式工作和收入来源,做点小买卖谋生,比较容易获得同情,也不会被重罚。 没想到马安民真帮了他这个大忙,买了一百斤瓜子,现在只要将说服爷爷去卖瓜子就行了。 远德厚一听说要让他去卖瓜子,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快得远夏都有点意外:“爷爷,你不怕别人说你投机倒把?” 远德厚说:“怕啥?一点瓜子而已,我们老家村里放电影、赶集的时候,也有卖葵花籽的,他们不怕,我怕啥?” 远夏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农民出身的爷爷这辈子就没把投机倒把这事跟自己联系起来,这倒也好,原先就怕爷爷不肯卖。 弟弟妹妹们对着两大袋瓜子惊奇不已,他们也不是没吃过瓜子,街上偶尔有人挎着篮或挑着担卖瓜子的,用一个小小的竹筒做量筒,一角钱一筒,倒在口袋里,或者用旧报纸卷成一个圆锥状装起来,他们也会买来吃。 小小的瓜子仁特别香,他们舍不得吃太快,总是一粒一粒慢慢剥,能吃很久,比一角钱十颗的硬糖还能吃得久。 没想到现在他们自己家里也能卖瓜子了,当然感到兴奋。 “太好了,以后我们家也有吃不完的瓜子了。”重阳兴奋得蹦跳起来。 远夏笑着说:“也不多,才一百斤,不会吃不完的。” 远秋问:“哥,那我们什么时候去卖瓜子啊?” “明天就去。” “太好了!”弟弟妹妹们都欢呼起来。 于是当天下午,他们包完饺子,就开始炒起瓜子来。 瓜子最常见的吃法,自然是炒着吃。但如果想有特色一点,就得研究更多的吃法,比如煮瓜子。 远夏知道瓜子可以有很多口味,比如五香、焦糖等,但他也只是吃过这些口味,并不会做,所以还得尝试一下才行。 明天就是春节了,孩子们多多少少都会从父母长辈那儿拿到一些零花钱,年轻人也会趁着假期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个时候买上一两包瓜子慢慢嗑,别是一番风味。 可以预见,明天的瓜子不会不好卖。 第9章 摆摊 年三十晚上,远夏祖孙一直忙着炒瓜子。 这事儿远夏从没干过,所以第一次就翻车了,炒得过熟,有点儿糊了。 盛出来晾凉的时候,余温将瓜子烧得更糊了,吃起来一股子苦味,好在第一次炒得不多。 他们在走廊上炒瓜子,动静还挺大,左邻右舍都好奇地过来看热闹。 远夏笑着说:“待会儿炒好了,大家都尝尝。” 结果第一锅就糊了,自己吃都不太行,更别提送人了。 李玉英会炒瓜子,先是理论指点了一番,得知翻车后亲自过来帮忙:“我来帮你们炒。其实炒瓜子最好用洗干净的河沙一起炒比较好,不容易糊。没有沙子,用食盐也成,就是比较浪费,这盐以后就不能吃了。” 远夏说:“没事,就用盐吧。”这是做生意,得投入成本,一包盐也才一角五分钱。 在锅里倒上一包盐,先炒热盐巴,再加入瓜子,耐心翻炒,这次没有烧,刚刚好。 不过倒出来晾凉的过程中,瓜子被余温加热,还是稍微有点过火,不过不影响食用。 他们知道了,瓜子炒熟倒出来还得搅拌散热,不能炒好就不管了。 第二锅瓜子,远夏让弟弟妹妹们拿去分送给左邻右舍了。 几个小的送瓜子给邻居们,自然也少不了对方的回礼,重阳得了一把大白兔奶糖,远春得了一口袋江米条,远冬则被塞了一个苹果和两个橘子等。 整个楼层因为远夏家里炒瓜子的事热闹非凡,大家互相串门,孩子们在走廊上嬉闹,别提多热闹了。 远夏继续挥动锅铲,炒得胳膊发酸,终于才炒出两锅火候刚刚好的瓜子,大概有个七八斤的样子。 他扭动着胳膊,笑着说:“这钱看来也不好赚哪。” 正在裁报纸的远秋远秋说:“我说我来,你又不让。” 远夏说:“我都这么难受,你还能受得了?” 主要是这瓜子得一刻不停地翻炒,否则就会受热不匀而焦糊。 远秋用一个装一两的量筒将瓜子盛出来,倒进裁好卷成圆锥状的纸筒里,再折叠包好。 量筒是远德厚刚刚赶制出来的,锯了一段晒衣竹竿的尾端,然后打磨光滑的。 祖孙六人听着矿石收音机里的庆新春节目,热热闹闹地度过了一个忙碌而充满期待的大年夜。 他们家的亲戚都不在本地,过年自然也就不用走亲戚。 跟往年在肃阳过年的传统一样,兄妹几个去给楼里的叔伯阿姨拜年,收获了满袋子的糖果。 远夏家里也准备了一些糖果点心,招待过来串门的邻居和孩子。 不过这次来他们家的大人孩子多数都很有心,吃食只拿一点点,不愿意多拿。 远夏便用瓜子来招待大家,这个比糖果点心便宜,抓一把放在口袋里,能吃很久,大家也都喜欢。 串门回来,远冬和重阳急切地问:“大哥,我们什么时候去卖瓜子啊?” 远夏对远冬说:“别急,等吃了午饭。” 终于,在几个小的无比殷切的期待中,远夏将包装好扎在塑料袋中防潮的炒瓜子用篮子盛了,又用布袋将散装的装上,推着自行车,出去卖瓜子。 今天远德厚和两个女孩不去,远夏带着远冬和重阳先去试探一下行情,明天就让远冬陪爷爷去。 远夏的二八大杠的横梁上坐着重阳,后面坐着远冬,远冬的胳膊上挂着篮子。远夏本想将篮子挂在车龙头上,远冬不让,非要自己挎着,也不嫌沉。 一路上远冬叽叽呱呱说个不停:“哥,我同学孙胜利想让我帮他做一个矿石收音机,材料都他自己买。我说得收五块钱盒子和加工费,他说不要盒子,我就跟他要两块钱加工费,你觉得怎么样?” 远夏笑出声:“你同学你还收钱?” 远冬说:“为什么不要钱?这是我劳动和智慧所得,他要是会做,就自己做,我自然不会收他的钱。” 远夏哈哈笑着表扬他:“不错,很有头脑。劳动本来就是有价值的,你帮他做吧。他是你同学,可以让爷爷做个盒子送给他,这样合情又合理。” 远冬还有些不太情愿:“爷爷做盒子老费心了,不想麻烦他。” 远夏说:“可爷爷喜欢做木工,就算不赚钱,他觉得帮了你的忙,会觉得很高兴。” 远冬将信将疑:“是吗?那我回去问问爷爷愿不愿意帮忙。” 远夏一边走,一边留意着街上的人群,看人群往哪边去了。 路过人民公园的时候,